基础设施与经济社会空间组织
![]() |
《基础设施与经济社会空间组织》,金凤君 著,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地发展,传播知识信息手段[1],除了书籍、报刊外,其他工具也逐渐产生和发展起来。但书籍的作用,是其他传播工具或手段所不能代替的。在当代,无论是中国,还是其他国家,书籍仍然是促进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必不可少的重要传播工具[2]。
内容简介
《经济社会空间组织与效率:基础设施与经济社会空间组织》系统阐述了基础设施在经济社会空间系统构建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其在发展中所遵循的规则:从集成角度探索了基础设施体系发展的机理,总结了高效利用国土理念下基础设施对功效空间构建的影响。
《经济社会空间组织与效率:基础设施与经济社会空间组织》分三部分,第1章到第四章为基础设施建设的理论部分。重点阐述基础设施的基本范畴、规律及其在经济社会中的空间建构功能;第五章到第七章为专题部分,重点讨论基础设施建设的基本依据、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及其空间效应的评价方法;第八章到第十章为实践部分,以交通基础设施为对象,重点讨论其建设在我国经济社会空间组织与结构演化中的作用及作用机制。
《经济社会空间组织与效率:基础设施与经济社会空间组织》可供相关领域的研究学者和规划工作者以及相关部门的管理者参考。
作者介绍
金凤君,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突出贡献者称号获得者,博士生导师。目前任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经济地理与区域发展研究室主任,中国地理学会经济地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常务理事,国土经济研究会理事,中国区域科学学会国土规划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交通系统工程协会会员。 长期从事经济地理学与区域经济研究工作。在基础设施发展理论与规划、区域发展规划、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等领域有丰厚的学术积累和丰富经验。先后组织了30多项科研课题的研究工作,主持完成了一系列重大规划的研制任务,包括21世纪国务院颁布实施的第1个区域规划——"东北地区振兴规划"的研究与编制工作,发表论文上百篇,出版著作十多部。
参考文献
- 跳转 ↑ 涨知识:古人用什么方法传递信息?,搜狐,2017-04-03
- 跳转 ↑ 书究竟有何用?,搜狐,2017-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