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基准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基准
 

释 义 :在测量工作中用作起始尺度的标准

应用领域: 机械加工

基准是机械制造中应用十分广泛的一个概念,机械产品从设计时零件尺寸的标注,制造时工件的定位,校验时尺寸的测量,一直到装配时零部件的的装配位置确定等,都要用到基准的概念。基准就是用来确定生产对象上几何关系所依据的点,线或面。[1]

分类

1、按功用可分为:设计基准和工艺基准(重点)。

设计基准:在设计过程中,根据零件在机器中的位置、作用,为了保证其使用性能而确定的基准。

工艺基准:根据零件的加工工艺过程,为方便装卡定位和测量而确定的基准。

2、按重要性可分为:主要基准和辅助基准(重点)

主要基准:决定零件主要尺寸的基准。

辅助基准:为了便于加工和测量而附加的基准。

3、按几何形式可分为:面基准、线基准、点基准。

面基准:零件上的某个平面(底面、端面、对称平面)。

线基准:零件上的一条线(回转轴线)。

点基准:有时是一个点(球心、顶点)。

基准的选择要求

尺寸基准的选择,是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因为基准是否正确,关系到整个零件的尺寸标注的合理性。尺寸基准选择不当,零件的设计要求将无法保证,并给零件的加工测量带来困难。

1、设计基准反映了零件设计要求,一般把它作为主要基准,重要尺寸一般由设计基准标出。

2、工艺基准反映了零件加工、测量方面的要求,必须兼顾。

3、在选择尺寸基准时,最好能把设计基准和工艺基准统一起来(基准重合)。

选择方法

1、轴的径向尺寸基准是轴线,沿轴线方向分别标出各轴段的直径尺寸。重要端面、接触面(如轴肩)或重要加工面作为长度方向的基准。

2、轮盘类零件通常选用轴孔的轴线作为径向的尺寸基准,重要端面(加工精度最高的面和与其他零件的接触面等)作为长度方向的基准。

3、叉架类零件在长、宽、高三个方向的主要基准一般为孔的轴线、对称面和比较大的加工面

4、箱体类零件的长、宽、高三个方向的主要基准一般为轴线、对称平面和较大加工平面。

在设备图中常选用如下尺寸基准:

1、设备简体和封头的轴线或对称中心线。

2、设备筒体和封头焊接时所用的环焊缝。

3、容器中接管法兰的密封面。

4、设备安装时所使用的支座底面。[2]

选择时的注意事项

1、该联系的尺寸一定要相互联系起来。任何一台机器都是由许多零件装配而成。因此一台机器中各零件之间总有一个或几个表面相联系,常见的联系有轴向联系的直线配合尺寸;径向联系的轴和孔配合尺寸;一般联系的确定零件位置的定位尺寸。

2、零件的主要尺寸要在图样上直接标注。零件上的主要尺寸一定要直接在图样标注出来,这样可以直接提出尺寸精度、形位公差的要求,避免加工误差的积累这样来保证设计要求。

3、标注尺寸不能标注成封闭尺寸链。标注尺寸时一定不能标注成封闭尺寸链,尺寸链中任一环的尺寸精度都是各环尺寸误差之和。因此这样标注尺寸不能保证设计要求。

选择原则

1、工件的重要表面必须保证余量均匀,如床身导轨面、机床工作台及钳工平板等这些工件表面要求硬度高且均匀。所以在毛坯制造时重要表面向下,表层金属细致均匀没有气孔、夹砂等缺陷,加工时常只要切除一层较小而均匀的余量,保留组织紧密耐磨的表层,从而延长使用寿命。

2、零件每个表面都需要加工的,应选择加工余量公差最小的表面作为粗基准,这样能够保证不会因某一加工表面余量不够而造成废品。

3、对于零件不加工表面与加工表面有相对位置要求的,应选不加工表面作为粗基准。

4、选择作为粗基准的表面应尽量平整,没有飞刺、浇冒口的残渣,这样不但减小了定位误差,又能保证零件是夹紧的。

5、所选择的粗基准一般只能使用一次。因为粗基准粗糙度高低不均匀,如果重复使用会产生较大的定位误差[3]

参考资料

  1. 基准和标准 有什么区别?,百度知道
  2. 基准的选择,百度文库,2018-07-01
  3. 基准选择原则,百度文库,2019-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