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埃德蒙·罗斯丹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埃德蒙·罗斯丹法国剧作家。生于官吏家庭。最初写诗,曾出版诗集《嬉戏》。所写剧本以韵文为主,大多描写骑士与美人之间的爱情纠葛,充满幻想和离奇的情节,悲剧因素和喜剧气氛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带有浪漫主义色彩。代表作为《西哈诺·德·贝热拉克》、《雏鹰》。另有《虚构》、《远方公主》等。

人物生平

埃德蒙·罗斯丹生于1868年,卒于1918年。为了求学,青年时他离开家乡马赛来到首都巴黎,学过法律,后来由于对文学特别是戏剧的挚爱而走上文学创作的道路。最先发表的两个剧本未引起反响,但以一个诗集初露锋芒。1894年,剧本《幻想家》演出成功,加上紧随其后的《远方的公主》《撒马利亚女》,使他踏入法国著名剧作家的行列。《西哈诺》非同凡响的成功更使他名声大震,得到极大的荣耀,1900年他又推出力作《雏鹰》再次获得成功,翌年他便被迎进了权威的法兰西学院。不料,荣誉的光环成功的桂冠却使作者感受到了压力,他惧怕失败,总想写出更好的剧本,因而感到困惑不安心力交瘁。出于健康的原因,他离开巴黎到法国西南部巴斯克地区的康柏致力写作。然而,为广大观众顾盼己久的《尚特克雷》于1910年公演时痛遭失败,令观众甚为失望。最后他留下未完成、出版后也未受瞩目的《唐磺的最后一夜》憾然离世。

人物影响

19世纪末,埃德蒙·罗斯丹的《西哈诺·德·贝吉拉克》犹如一声春雷震响在法国戏剧舞台上,人们惊喜地欢呼:浪漫诗剧又回来了!五幕诗剧《西哈诺·德·贝吉拉克》出版于1897年,当年12月28日在巴黎圣马丁门剧院首演获得空前好评,造成轰动效应,评论家称这几乎是19世纪法国戏剧的最大成功。作者一夜之间成了法国甚至世界的知名人物。

人物评价

罗斯丹的剧本充满浪漫主义的艺术魅力,论者认为他是“使浪漫主义重新焕发青春”的剧作家。[1]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