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坎山镇隶属于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位于东经120°21′41″~120°26′35″,北纬30°10′01″~30°14′13″之间。地处萧山东部航坞山西麓,东与瓜沥镇相邻,南接凤凰山与衙前镇相连,西与新街街道交界,北连南阳街道。镇人民政府驻距萧山城区14千米。辖区东西最大距离7.84千米,南北最大距离7.77千米,总面积34.68平方千米。截至2011年末,坎山镇辖区总人口49519人。 清嘉庆十八年(1813年),始设立坎山乡。1958年10月,为坎山公社。1962年,复设坎山镇。1969年2月,坎山镇、坎山公社、光明公社合并为坎山公社。1984年,为坎山乡、光明乡。1985年4月,坎山乡改镇。截至2012年10月,党山镇辖4个社区、19个行政村,镇人民政府驻孙家弄村武肃路228号。 2013年8月30日,撤销瓜沥镇、坎山镇、党山镇建制,合并设立新的瓜沥镇。 2011年,坎山镇农业总产值2.97亿元,比上年增长8.5%,农业增加值占镇域生产总值的7.9%。农民人均纯收入18920元。工业总产值95.4亿元,比上年增长13.3%,工业增加值占镇域生产总值的62.1%。财政总收入2.9亿元,比上年增长11.3%。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2亿元,比上年增长17.6%。人均财政收入5856元。[1]

历史沿革

北宋太平兴国三年(978年),属凤仪乡坎山里。 元至元十六年(1279年),为二十三都五图。 清雍正七年(1729年),属凤仪乡坎山庄。 清嘉庆十八年(1813年),盈丰东半部及梅仙等十团沙牧地划入坎山,始设立坎山乡。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为坎山镇和坎北、坎西、坎衢、桃源、山田、江滨6个乡,属第六区。 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6个乡并入坎山镇,隶属衙前区。 1949年5月,坎山镇属坎山区。 1950年10月,为坎山镇、新华乡、劳动乡、生产乡和三盈乡、凤凰乡部分。 1956年2月,为坎山乡、生产乡。 1958年10月,为坎山公社。 1961年7月,属坎山公社、三岔路公社。 1962年,复设坎山镇。 1967年,三岔路公社更名为光明公社。 1969年2月,坎山镇、坎山公社、光明公社合并为坎山公社。 1971年2月,为坎山公社、光明公社。 1984年,为坎山乡、光明乡。 1985年4月,坎山乡改镇。 1992年5月,光明乡并入坎山镇。 2013年8月30日,撤销瓜沥镇、坎山镇、党山镇建制,合并设立新的瓜沥镇。

行政区划

截至2011年末,坎山镇辖塘上、振兴、下街、新凉亭4个社区,凤升、勇建、荣新、工农、张神殿、群谊、东社、孙家弄、甘露亭、八大、沿塘、梅仙、建盈、三盈、国庆、万安、民丰河、三岔路、新港19个村民委员会,共23个群众自治组织;下设46个居民小组、280个村民小组。 截至2012年10月,党山镇辖4个社区、19个行政村,镇人民政府驻孙家弄村武肃路228号。[2]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坎山镇位于东经120°21′41″~120°26′35″,北纬30°10′01″~30°14′13″之间。地处萧山东部航坞山西麓,东与瓜沥镇相邻,南接凤凰山与衙前镇相连,西与新街街道交界,北连南阳街道。镇人民政府驻距萧山城区14千米。辖区东西最大距离7.84千米,南北最大距离7.77千米,总面积34.68平方千米。其中陆地31.3平方千米,水域3.38平方千米。 坎山镇政府

气候

坎山镇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南缘,气候特征为冬夏长,春秋短,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温暖湿润。

自然资源

截至2011年末,坎山镇耕地面积30643亩,林地面积6255亩。

人口

2000年末,第五次人口普查坎山镇总人口4.8万人。 截至2011年末,坎山镇辖区总人口49519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18714人,城镇化率37.8%。另有流动人口32702人。总人口中,男性24128人,占48.7%;女性25391人,占51.3%;14岁以下6751人,占13.7%;15~64岁31215人,占63.0%;65岁以上11553人,占23.3%。总人口中,以汉族为主,达49191人,占99.3%;有苗、土家、畲、回等11个少数民族,共328人,占0.7%。其中苗族151人,占少数民族人口的46.0%;土家族89人,占27.1%。2011年,坎山镇人口出生率8.82‰,人口死亡率4.89‰,人口自然增长率3.93‰。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1428人。[3]

经济

综述

2004年,坎山镇实现工农业总产值525820万元,农民人均收入9873元。 2007年,坎山镇实现工农业总产值92.6亿元,增长22.7%;农民人均纯收入13095元,增长10%;实现财政总收入1.9亿元,增长38.8%。 2011年,坎山镇农业总产值2.97亿元,比上年增长8.5%,农业增加值占镇域生产总值的7.9%。农民人均纯收入18920元。工业总产值95.4亿元,比上年增长13.3%,工业增加值占镇域生产总值的62.1%。财政总收入2.9亿元,比上年增长11.3%。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2亿元,比上年增长17.6%。人均财政收入5856元。

第一产业

2011年,坎山镇生产粮食3670吨,其中小麦1141吨,玉米925吨,水稻374吨。蔬菜种植面积12297吨,产量32590吨;油菜种植面积675亩,油菜籽产量102吨;大豆种植面积9411亩,产量2785吨;花卉苗木种植面积31869亩,品种有龙柏、女贞等,产值20651万元;茶叶种植面积118亩,产量2吨。 2011年,坎山镇生猪饲养量34756头,年末存栏14910头;家禽饲养量21.5万羽,上市家禽14.4万羽;生产肉类2633吨,其中猪肉2432吨;禽蛋15吨,养蜂320箱。 截至2011年末,坎山镇累计造林1500亩,其中防护林1300亩。水果种植面积120亩,产量378吨。 2011年,坎山镇水产养殖面积303公顷,产量5281吨。渔业总产值0.22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7.4%。

第二产业

坎山镇工业结构形成电气电缆、机械五金、纺织印染、建筑建材等四大支柱行业。 2004年,坎山镇有5家企业产值超亿元。 2011年,坎山镇工业总产值95.4亿元,比上年增长13.3%,工业增加值占镇域生产总值的62.1%。 2011年,坎山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65家,实现工业增加值10. 1亿元,比上年增长10.2%。其中大中型工业企业8家,实现工业增加值7.5亿元。销售收入达到亿元以上的企业19家,其中5亿元以上的3家。

第三产业

2011年末,坎山镇商业网点787个。社会商品销售总额达6.3亿元,比上年增长17.6%;城乡集市贸易成交额1.6亿元,比上年增长11.3%。邮政业务收入645万元。全年电信业务收入7818万元。 2011年,坎山镇进出口总额2.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6.2%。其中出口1.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7.6%,主要产品有轻纺原料、服装、纺织制成品等。 2011年,坎山镇各类存款余额26.6亿元,各项贷款余额12.3亿元。[4]

交通运输

党山镇境内有杭州湾环线高速公路、杭金衢高速公路、八柯线、衙党公路、新东公路、新红公路和区主干河道北塘河、解放河等纵横交叉,穿越镇境。其中杭州湾环线高速公路境内长5.1千米,双向8车道,有机场1个出口;杭州机场高速公路过境,境内长5.4千米,双向6车道,有机场1个出口。京福线国道过境,境内长9千米。县乡(镇)级公路5条,总长22.8千米。境内通航河道6条,总长18.9千米。 2011年末,坎山镇镇区道路总长度40.3千米,道路铺装面积0.5平方千米。镇区桥梁8座,总长度0.31千米。镇区公交汽车线路4条,运营里程达9千米,年客运量59万人次。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11年末,坎山镇幼儿园6所,在园幼儿1435人,专任教师79人;小学4所,在校生3392人,专任教师185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1605人,专任教师119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成人文化学校1所,在校生201人,专任教师11人;民工子弟学校1所,在校生624人,专任教师30人。 2011年,坎山镇教育经费达8700万元,比上年增长14.9%;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7250万元,比上年增长21.3%,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为18.5%。

文体事业

2011年末,坎山镇文化艺术团体29个,会员801个;镇文化站1个,村文化活动中心23个;公共图书室24个,藏书8.8万册。

医疗卫生

2011年末,坎山镇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14个,病床33张,固定资产总值1303万元。专业卫生人员95人,其中执业医师22人,执业助理医师18人,注册护士26人。2011年,坎山镇医疗机构(门诊部以上)完成诊疗31.45万人次,住院手术469台次,出院病人1600人次。 2011年,坎山镇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率为535.6/10万,农村安全饮用水普及率、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均为100%。

社会保障

2011年,坎山镇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90户,人数153人,支出28.49万元,比上年增长1.3%,月人均155元,比上年增长0.9%。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510户,人数1277人,支出227.86万元,比上年增长3.7%,月人均149元,比上年增长2.4%;五保集中供养38人,分散供养4人,共支出58.54万元;医疗救助81人次,支出57.2万元。 2011年,坎山镇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239人,抚恤事业费支出226.66万元。 2011年,坎山镇有敬老院1家,床位72张;社区服务设施42个,其中社区服务中心19个,其他社区服务设施23个。慈善分会1个,全年接受社会捐款230万元,发放救助款100万元,使814人(次)困难群众受益。 2011年末,坎山镇户籍人员参加各类社会养老保险34877人,参保率79.7%。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数32518人,参保率97.2%。[5]

基础设施

2011年末,坎山镇镇区自来水厂1座,铺设干线水管13.0千米,生产能力0.5万吨/日,年工业用水84万吨、生活用水82万吨,居民自来水普及率100%;排水管道43千米,污水中转泵站2座,日污水处理能力1600吨,工业废水处理率100%。 2011年末,坎山镇镇区拥有35千伏及以上变电所3座,主变压器10台,总容量320.6兆伏安,高压输电线路4条,总长度4.6千米,用电负荷13.1万千瓦。年售电量累计完成0.67亿千瓦时。 2011年末,坎山镇镇区天然气管线13.4千米,供气站2个,天然气用户5778户,其中工业用户15户,居民用户5763户,燃气普及率100%,月天然气平均用量27.2万立方米。 2011年末,坎山镇镇区公园2个,公园面积5.8公顷,园林绿地面积10公顷,其中公共绿地8.6公顷,绿化覆盖率10.7%。

邮政电信

2011年末,坎山镇邮政网点1个,投递路线单程总长度35.9千米,乡村通邮率100%。电信企业1家,服务网点2个。固定电话用户1.8万户,移动电话用户5.8万户,宽带接入用户0.8万户。

目录

=历史文化

地名由来

坎山原名龛山(“坎”与“龛”谐音),因山而名。该山坐落于镇西,因其形似龛,故名。民国三年(1914年)《萧山县志》中已有龛山的记载。据民国二十年(1931年)《萧山乡土志》载:“龛山在北海塘之北,为本县大镇之一。上半年的丝茧,下半年的棉花,也以此为集散地。”

传统技艺

坎山镇地方特色民间艺术有萧山花边等。

文物古迹=

坎山镇有历史悠久的航坞山古刹景区,地藏禅寺、极乐寺是杭州市人民政府批准的开放寺庙。 据民国三年《萧山县志》载:“吴越钱武肃王屯兵于龛山;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参将汤克宽大破倭寇于龛山;三十五年(1556)督臣胡宗宪又打败倭寇于此。”此山原寺庙较多,有白龙寺、天医殿、地藏寺、极乐寺、宝善庵等。

风景名胜

航坞山

航坞山,亦名龛山,主峰海拔299米,为萧山东部最高峰。古时该山地处钱塘江口,形势险要,是兵家必争之地。历代文人墨客如李白、刘禹锡、萨都剌、徐渭等足迹所至并留下诗篇。

地方特产

萧山萝卜干

萧山萝卜干,起源于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的河庄,初以农家自食为主。20世纪20年代始成商品。萧山萝卜干采用独特传统加工工艺腌制而成,色泽黄亮,条形均匀,肉质厚实,香气浓郁,咸甜适宜,脆嫩爽口,味道鲜美,具有“色、香、甜、脆、鲜”等特点。 2020年4月3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批准对“萧山萝卜干”实施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著名人物

坎山镇有近代的妇运先驱杨之华、越剧演员张桂凤、中医施今墨等人物。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