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坂仔镇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坂仔镇是国家级环境优美乡镇、福建省首批科技示范镇和漳州市22个重点乡镇之一。现辖15个村(居)委会,196个自然村,210个村民小组。坂仔镇地处闽南金三角腹地。距厦门市112公里,汕头市150公里,平和县城12公里。四面青山环绕,中部一水纵贯,属于半平原、半丘陵地区。2017年,行政区域面积13367公顷,常住人口44911人。2017年11月,坂仔镇获评第五届全国文明村镇。[1]

中文名: 坂仔镇

外文名: Banzi Town

行政区类别: 镇

所属地区: 平和县

地理位置: 平和县东南部

面 积: 13367 公顷

下辖地区: 辖15个村(居)委会

电话区号: 0596

邮政区码: 363700

气候条件: 南亚热带季风气候

人口数量: 44911人(2017年)

火车站: 漳州站

车牌代码: 闽E

历史沿革

1958年置坂仔公社,1982年改乡,1984年改镇。辖;五星村、联建村、金京洋村、西坑村、民主村、宝南村、东风村、和平村、心田村、仁山村、山边村、东坑村、梨洋村、峨嵋村14个村委会。

行政区划

镇政府驻民主村。全镇辖1个社区、14个行政村:绿城社区、民主村、宝南村、东风村、心田村、东坑村、联建村、五星村、山边村、仁山村、西坑村、和平村、梨洋村、峨嵋村、金京洋村。

地理环境

地理位置

坂仔镇位于平和县东南部,花山溪上游,地处闽南金三角腹地,素有“中国香蕉之乡”美称,是世界文化大师林语堂的故里,是国家级环境优美乡镇,省级文明乡镇。全镇4.3万人,辖1个社区、14个行政村。这里距县城12公里,距漳州59公里,距厦门112公里。209省道,平(和)云(霄)、平(和)诏(安)公路过境。

气候

坂仔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21.2摄氏度,总积温7800摄氏度,全年基本无霜。光照充足,年日照总时数2240小时,雨量适中,年均降雨量1340毫米。

人口统计

2009年,全镇总户数为11143户,总人口43043人。全镇非农业人口4230人,占总人口9.8%。全镇拥有18348个劳动力,占全镇42.6%,人口密度298人/平方公里。2017年,常住人口44911人。

特色物产

这里农业经济高度发达,有香蕉3.5万亩,年产量10万吨,占全县总产量的70%,有国家农业部定点的香蕉市场。琯溪蜜柚种植面积5万亩,年产量8万吨以上,是出口欧盟的主产基地。

交通概况

平和至漳浦、至诏安两条省道贯穿全镇。沈海高速公路的复线在坂仔镇有一出口,交通十分便捷,是旅游、投资的最佳选择。

经济概况

2009年,全镇的工农业生产产值达11.51亿元,同比增长9%。农民人均纯收入8388元。坂仔的经济特点是:果盛、林茂、粮丰、商品经济发达。特别是香蕉生产,年产量达10万吨。基地成规模,发展上层次,管理上水平,销售大批量,产品成特色。本地蕉以果品种纯正、色质俱佳、香甜可口而闻名内外,成为“拳头”产品。矿藏资源主要有两个温泉,日出水量1000吨,水域覆盖面积4万平方米,是大面积发展鱼类养殖和健身浴的好场所。这里还盛产优质高岭土,可应用于发展高科技方面的各种耐酸、耐热、耐磨及高级涂料和精瓷制造等,开采量可达5000万立方米以上。

人文历史

坂仔人杰地灵,不仅出有世界文化大师林语堂、顺天皇帝林爽文、农民英雄李志甫,还有帝师蔡新题写楼联的七星土楼群,占地30多亩的原生态榕树群,日出千吨的天然温泉等景观交相辉映。

新村建设

坂仔镇地灵人杰,物华天宝。到坂仔旅游,可以观赏十里蕉园,可以瞻仰林语堂故居,还可以参观近年闻名全国的西坑新村。 西坑新村位于十八齿山半山腰,距镇政府所在地约10公里。林语堂先生曾经在一篇回忆文章中提到它,“北面是峻峭的石缺山,悬崖绝壁,高耸入云。”汽车从坂仔镇驶出,一路穿梭在绿油油的香蕉园中。香蕉园像是一幅庞大的青纱帐,一眼望不到边。当汽车开始爬坡时,眼前的香蕉园逐渐变成蜜柚园,也像是一片绿色的海洋。西坑新村不知不觉到了,这时您一定会为西坑人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所震慑,一个真正的人间奇迹就发生在您的眼前,这个昔日有名的穷山村,如今一座座别墅小院拔地而起,一派繁花似锦、花果飘香的兴旺景象。西坑新村,有120多套具有现代水准的农民之家,分为几个小区,依山势建筑,座落在海拔千米的高山之中,确实壮观。新村里的一幢幢楼房亮丽整齐,具有现代气息,楼与楼之间距离合理,有充足的日照、绿地和活动空间。新村还没有环村水泥路、停车场、公共阅览室、升旗台,草坪花台相间有序,排水排污设施完善,环境相当优雅。如果站在新村的停车场上,会看到一幅绝妙的风景,头上是蓝天白云,白云底下是郁郁苍苍的十八齿山,山脚下是一眼望不边的蜜柚园、香蕉园。身旁的别墅群,犹如仙山琼阁,如诗如画。忽然,鸽群从农家屋里飞了出来,绕了新村一周,又向村后的山间飞去。西坑新村现在己成为全省新村建设的一面旗帜,同时也成为平和县一个新的风景点。

历史名人

李志甫

坂仔的民性比较强悍,富有进取心,元代就出现过李志甫领导的抗元起义。李志甫是坂仔埔尾村人。元代末期,由于统治者的民族歧视、官员的贪污与盘剥更加厉害,引起了各地的起义。至元三年(1337年),首先是畲民黄二使在南胜(今平和县南胜镇,当时南胜县包含今南靖、平和县境)发难,被元郡兵攻破。李志甫收集其余部,举起义旗坚守南胜,元郡兵无法取胜。农民军发展更加旺盛,进围郡城(1338年),万户张哇哇、守将搠思监与战,俱不利。这使元朝廷非常恐慌,昭命江浙平章别不花调动浙、闽、赣、粤四省官兵来镇压。李志甫义军以一隅之军力敌四省元军,周旋四载,堪称豪杰。李志甫的起义失败了,然而其意义在于,它是至正十一年(1351年)起于江淮流域的红巾军起义的先声。

顺天皇帝林爽文

在坂仔,我们还能读到清朝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发生的台湾天地会起义的历史。台湾天地会起义领导人林爽文(1757—1788年)是平和坂仔火烧楼人,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随父迁往台湾彰化大里杙村(杙yì),初充县役,后以耕田、赶车为生。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入天地会,一说是乾隆五十年入会,成为彰化、诸罗(今嘉义)等地天地会首领。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秋,因清兵搜捕天地会众,焚烧村庄,他以“安民心、保家园”为号召,率众起义,连克彰化、诸罗、淡水。不久在彰化建大盟主府,建元天运(后改顺天)。他又与响应的庄大田义军合攻台湾府城(今台南)。乾隆五十二年,朝廷命福康安增援镇压,十二月战于大里杙(杙yì),他兵败被俘,后在北京就义。地气是人杰的母亲,好的地气才能孕育出人中俊杰,坂仔青山绿水,神韵不凡,在清朝竟出了个皇帝,他就是备受台湾人民敬仰的顺天皇帝-----林爽文。他于1757年出生于坂仔火烧楼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以耕田、赶牛为业。据说有一次家里向同村的大富人家租了一头健牛耕田,没想到天降暴雨,这头犍牛因雷受惊,落荒而逃,不知去向。年仅十六岁的林爽文与父亲林勤不得不避债,移居台湾,居彰化大里代庄。乾隆三十九年,参加严烟组织的“天地会”。乾隆中叶,台湾吏治腐败,贪官横行,广大人民对清王朝的统治日益不满,随着天地会人数的不断增加,引起清政府的恐慌。在乾隆五十一年七月,清政府下令解散天地会,台湾贪官污吏更是借机烧杀抢掠。生性豪迈的林爽文不顾林姓宗亲反对,率众揭竿起义。一月二十七日,林爽文率众袭击大墩,全歼清军,杀知县俞岭,游击耿世文等。二十九日,义军攻出彰化,十二月,林爽文在彰化创建农民革命政权。众推林爽文为皇帝,建元顺天。分授文武官职,起草起义纲要,发布“诛杀贪官,以安百姓”的檄文。檄文中申明无论“闽、粤、民、畲”一视同仁,共举大业。起义军的迅速发展,引起清王朝的惊恐,连续三次派兵镇压,直至乾隆五十三年,派陕甘总督福康安为平台大将军,率兵九千进台讨伐。清军拥有大量枪炮,而且训练有素,义军不敌。林爽文在大里被捕,与乾隆五十三年三月初十在北京英勇就义,年仅三十二岁。在北京故宫的历史长廊浮雕中,用十二组浮雕清楚地记载他从起义到英勇就义的经过。林爽文的起义前后经历一年零三个月,参加人数达几十万人,是台湾历史上规摸最大的农民起义。泱泱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能在历史纪念表上占有一席之地的也不过几百人,而林文爽也能排到这个专供帝王排序的坐席上。不能不说是坂仔的一份特殊的荣光。

旅游资源

林语堂故居

现代文学大师林语堂先生1895年10月10日诞生于平和坂仔镇,并在这里度过美好的童年时代,这是一个令林语堂先生一生“魂牵梦萦”的地方。如今它已吸引了大批海内外文化界、大众传媒界人士前来参观。相信林语堂故居和即将建成的林语堂图书馆将成为促进海峡两岸和中西文化交流的一个热点,也将成为平和旅游的一大胜地。从平和县城到灵通风景区途中,要经过“中国香蕉之乡”坂仔镇。坂仔镇以盛产香蕉闻名于世,同时,它还是现代著名文学家林语堂的诞生地,因而吸引了许许多多的中外游客到这里参观游览。林语堂故居在坂仔中心小学校园内。校园原址是坂仔礼拜堂。礼拜堂第一任牧师林至诚就是林语堂的父亲。礼拜堂原为一座园林式建筑物,园中有大小礼拜堂各一,又有圣经楼、执事房等附属建筑,屋宇相连,曲径通幽,既有西洋建筑的特色,又兼有中国庭园之美。礼拜堂年久失修,早己坍塌,但林语堂出生地仍保存完好。这是一座“同”字型的小平房,各间平房相连相通,单层,只有右角的一间有楼房。据传,林语堂就是在那间楼心里出生的,时为1895年10月10日。“同”字型房屋中间,有口水井,位置恰好是“同”字中的“口中”字。水井原有鹅卵石围墙,石板井埕,现己改为抽水井。井边有一“饮水思源”碑,是纪念林语堂先生的,为坂仔镇人民政府所立。“同”字型平房,现己辟为林语堂先生纪念室,内陈列许多有关林先生的照片和资料,都很珍贵,参观者可以一饱眼福。林语堂先生是现代著名文学家、学者、翻译家,一生著述甚多,先后出版《京华烟云》、《吾国吾民》、《语堂文集》、《我见我闻》、《开明英文读本》、《新开明语堂英语读本》、《红牡丹》、《赖柏英》等30多部作品,1975年被推为国际笔会副会长,并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成为国际文坛的名人。坂仔,是林语堂一生中“魂牵梦萦”的地方。他曾在《八十自叙》中说:“如果我有一些健全的观念和简朴的思想,那完全得之于闽南坂仔之秀美山陵,因为我相信我仍然用一简朴的农家弟子的眼睛来观看人生”。

西坑别墅群

位于西坑新村的甘坑别墅群。福建漳州市西坑村过去是福建省闻名遐迩的模范“小康村”,“家家住别墅、人人盖新楼”的山乡新景曾引得众口称赞。

十八齿山

十八齿山半山腰处有西坑新村。

森林公园

在坂仔之南的下山边村的山麓之下,有一片郁郁葱葱的榕树群,宛如一条巨龙,依山而上,占地面积约有三十多亩。一棵棵参天榕树,枝繁叶茂,粗大的树干要四五个人才合抱得过。庞大的树冠足供五十余人纳凉。这是十几株大榕树连在了一起而形成罕见的榕树群,整个榕树群高约二十米,地面上枝干千姿百态,树根暴突盘缠,树顶枝叶茂密,蔚为壮观。据村里的老人介绍,这片古老的榕树群至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与平和一位大名鼎鼎的人物——元末农民起义军领袖李志甫大有渊源。李志甫又名李胜,生于平和坂仔埔尾农家,元至元三年,由于元朝统治者对汉族的鄙视和政治上的打压,民不聊生。同年六月李志甫率众揭竿而起,起义军先在这一带山麓,种榕聚集,后转到九牙山祭旗、宣布正式起义,起义军浩浩荡荡地杀出南胜县。义军一路势如破竹,攻破漳州城,杀死漳州守将长史晏只哥。朝庭极为震惊,急调江南行省别不花,统领三省部队进行镇压。别不花是个老*巨猾的将领,起用了熟悉当地情况陈君用,组织地方武装一起夹击起义军。至元六年,李志甫在高坑曾岭乌泥洞被抓,后为元军所杀。波澜壮阔的农民起义历经三年,最后被残酷地镇压下去,但他们当年种植下来的榕树已蔚然成群,蔚然成林,形成绿城一道亮丽的景观。闽南人尊榕成性,尊榕树为“树王”,以为榕树最具灵气,最具情感,最能荫庇乡人,“榕公”与“成功”谐音,所以才有种榕起义之说。闽南人视榕树为神树,视榕树为神祇,常在树下烧香许愿;孩子难养、高考、祈子、求婚……皆向古榕树叩拜、挂红布条;逢年过节,有喝榕树水,以求长寿;用榕树水喷洒房间,以驱邪恶……走进这古老的榕树群,你会惊叹地面植被深厚,绿草如茵,更会被它们的干枝拂地,盘根错节、高大如厦的雄奇所惊异。其中有当地人戏称为龙、象、虎的三株大榕树尤其令人称奇。

七星土楼群

在世界文化大师林语堂的故乡——漳州平和县坂仔镇,最近发现了七座土楼,分别是环溪楼、宾阳楼、庆阳楼、熏南楼、五美楼、虎耳楼和贵阳楼,登高远眺,这七座土楼呈北斗七星之状排列,点缀在万亩蕉海之中,无声地诉说着昔日的辉煌。据文物部门考证,这七座土楼建筑时间为清乾隆到嘉庆年间,最大的环溪楼直径达120米,最小的庆阳楼楼边长也有70多米,其中五座是三层单元式圆形土楼,而庆阳楼和五美楼为近正方形,十分壮观。

坂仔礼拜堂

林语堂的父亲林至诚是被派往坂仔礼拜堂的第一任牧师。他出身贫寒,当过小贩,24岁入教会神学院学习,后被派至坂仔传教。坂仔的礼拜堂约建于19世纪80年代,是一组园林式的建筑,有西式的大、小礼拜堂、牧师楼、圣经楼、执事房,还有龙眼、柿子树;格局则是中式的。如今礼拜堂已没有了,新教堂是另择地重建的。旧教堂只留下原小礼拜堂左侧的五间相连的房屋,平面布局似一“同”字。这就是林至诚的住所,也就是林语堂的故居。这五间相连小屋多为平房,只有右上角的一间带有小阁楼,面积不到12平方米。林语堂就是在1895年10月10日诞生于这间小阁楼内的。林家院子里有口水井,正是“同”字形的“口”字。

东坑礼拜堂

位于东坑小学右侧,(东坑小学大门往右约80米)。

坂仔心田宫

坂仔镇景点很多,心田宫是其中之一。心田宫在心田村象鼻山麓,为一座明代建筑物。清朝嘉庆元年(1796)重修,后屡毁屡修,以1984年修葺后最为完整。宫室2进,正堂面阔3间。心田宫建筑总面积350平方米。保生大帝,民间称“大道公”。公俗姓吴,宋太平兴国(公元979年)3月15日生于龙溪青礁、白礁之间一个乡村,自幼随父讨海谋生。后因父母生病无钱延医买药相继身亡,遂决心学医济世。学成后,浪迹江湖游医天下,驱邪祛病,济世救人,不取分文。宋景佑元年(公元1034年),闽南一带瘟疫肆虐,疫区人亡田荒,景象凄惨。他及其徒弟四处奔走。扑灭瘟疫,拯救了许多人的生命。因为他既是一位医德同高尚、医术高超的医生,又是一位道行高深的道长,被称为吴真人。吴真人死后,被尊为有求必应、驱邪祛病、救护众生的神。奉祀保生大帝的宫庙遍及福建、台湾。坂仔心田宫是台湾台中市元保宫的母宫。1988年农历四月和十一月,元保宫由赖焕章、赖坤唐分别率领香客前来心田宫进香和参加心田宫建醮大典,同时捐资修建心田宫戏台。

坂仔铜壶宫

坂仔又称“铜壶”,在坂仔镇附近有座“铜壶宫”是当地林氏的族庙。铜壶宫里供奉着封神榜里的赵公明的神像,在通往镇区的大路边,曾经还有一座“坂庵”,庵门口挂着清朝乾隆五年的进士何子祥题写的“铜壶滴漏”的木匾,何子祥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薰南楼主子孙们的舅老爷。坂仔别称“铜壶”是因为“铜壶宫”而来,还是先有“铜壶”别名,再筑“铜壶宫”这就不得而知了。

视频

坂仔镇人民政府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