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地质年代」修訂間的差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added Category:717 世界區域志 using HotCat
 
行 4: 行 4:
 
|-
 
|-
 
|  
 
|  
[[File:91ef76c6a7efce1b0d8606a5ad51f3deb48f6534.jpg|缩略图|居中|[https://bkimg.cdn.bcebos.com/pic/91ef76c6a7efce1b0d8606a5ad51f3deb48f6534?x-bce-process=image/resize,m_lfit,w_268,limit_1/format,f_jpg 原图链接][https://baike.baidu.com/item/%E5%9C%B0%E8%B4%A8%E5%B9%B4%E4%BB%A3 来自 百度 的图片]]]
+
[[File:91ef76c6a7efce1b0d8606a5ad51f3deb48f6534.jpg|缩略图|居中|[https://bkimg.cdn.bcebos.com/pic/91ef76c6a7efce1b0d8606a5ad51f3deb48f6534?x-bce-process=image/resize,m_lfit,w_268,limit_1/format,f_jpg 原图链接][https://baike.baidu.com/item/%E5%9C%B0%E8%B4%A8%E5%B9%B4%E4%BB%A3 来自 搜狗 的图片]]]
 
|-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行 10: 行 10:
 
| align= light|
 
| align= light|
 
|}
 
|}
地质年代(Geological Time)是指地壳上不同时期的岩石和地层,在形成过程中的时间(年龄)和顺序。其中时间表述单位包括宙、代、纪、世、期、时,地层表述单位包括宇、界、系、统、阶、带。它包含两方面含义:其一是指各地质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称为相对地质年代;其二是指各地质事件发生的距今年龄,由于主要是运用同位素技术,称为同位素地质年龄(绝对地质年代)。这两方面结合,才构成对地质事件及地球、地壳演变时代的完整认识,地质年代表正是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
''' 地质年代''' (Geological Time)是指地壳上不同时期的岩石和地层,在形成过程中的时间(年龄)和顺序。其中时间表述单位包括宙、代、纪、世、期、时,地层表述单位包括宇、界、系、统、阶、带。它包含两方面含义:其一是指各地质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称为相对地质年代;其二是指各地质事件发生的距今年龄,由于主要是运用同位素技术,称为同位素地质年龄(绝对地质年代)。这两方面结合,才构成对地质事件及地球、地壳演变时代的完整认识,地质年代表正是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简介'''==
 
=='''简介'''==
 
 放射性元素在自然界中自动地放射出 α (粒子)、 β (电子)或 γ (电磁辐射量子)射线,而蜕变成另一种新元素,并且各种放射性元素都有自己恒定的蜕变速度。同位素的衰变速度通常是用半衰期( T 1/2 )表示的。所谓半衰期,是指母体元素的原子数蜕变一半所需要的时间。例如,镭的半衰期为 1622 年,如果开始有 10g 镭,经过 1622 年后就只剩下 5g ;再经过 1622 年仅只有 2.5g …… 依此类推。因此,自然界的矿物和岩石一经形成,其中所含有的放射性同位素就开始以恒定的速度蜕变,这就像天然的时钟一样,记录着它们自身形成的年龄。当知道了某一放射元素的蜕变速度( T 1/2 )后,那么含有这一元素的矿物晶体自形成以来所经历的时间( t ),就可根据这种矿物晶体中所剩下的放射性元素(母体同位素)的总量( N )和蜕变产物(子体同位素)的总量( D )的比例计算出来。通常用来测定地质年代的放射性同位素见图所示。从图中可看出,铷 — 锶法、铀(钍) — 铅法(包括3 种同位素)主要用以测定较古老岩石的地质年龄;钾 — 氩法的有效范围大,几乎可以适用于绝大部分地质时间,而且由于钾是常见元素,许多常见矿物中都富含钾,因而使钾 — 氩法的测定难度降低、精确度提高,所以钾 - 氩法应用最为广泛; 14 C 法由于其同位素的半衰期短,它一般只适用于 5 万 a 以来的年龄测定。另外,开发的钐 - 钕法和 40 Ar- 39 Ar 法以其准确度提高、分辨率增强,显示了其优越性,可以用来补充上述方法的一些不足。
 
 放射性元素在自然界中自动地放射出 α (粒子)、 β (电子)或 γ (电磁辐射量子)射线,而蜕变成另一种新元素,并且各种放射性元素都有自己恒定的蜕变速度。同位素的衰变速度通常是用半衰期( T 1/2 )表示的。所谓半衰期,是指母体元素的原子数蜕变一半所需要的时间。例如,镭的半衰期为 1622 年,如果开始有 10g 镭,经过 1622 年后就只剩下 5g ;再经过 1622 年仅只有 2.5g …… 依此类推。因此,自然界的矿物和岩石一经形成,其中所含有的放射性同位素就开始以恒定的速度蜕变,这就像天然的时钟一样,记录着它们自身形成的年龄。当知道了某一放射元素的蜕变速度( T 1/2 )后,那么含有这一元素的矿物晶体自形成以来所经历的时间( t ),就可根据这种矿物晶体中所剩下的放射性元素(母体同位素)的总量( N )和蜕变产物(子体同位素)的总量( D )的比例计算出来。通常用来测定地质年代的放射性同位素见图所示。从图中可看出,铷 — 锶法、铀(钍) — 铅法(包括3 种同位素)主要用以测定较古老岩石的地质年龄;钾 — 氩法的有效范围大,几乎可以适用于绝大部分地质时间,而且由于钾是常见元素,许多常见矿物中都富含钾,因而使钾 — 氩法的测定难度降低、精确度提高,所以钾 - 氩法应用最为广泛; 14 C 法由于其同位素的半衰期短,它一般只适用于 5 万 a 以来的年龄测定。另外,开发的钐 - 钕法和 40 Ar- 39 Ar 法以其准确度提高、分辨率增强,显示了其优越性,可以用来补充上述方法的一些不足。
 
=='''评价'''==
 
=='''评价'''==
 同位素测年技术为解决地球和地壳的形成年龄带来了希望。首先,人们着手于对地球表面最古老的岩石进行了年龄测定,获得了地球形成年龄的下限值为 40 亿 a 左右,如南美洲圭亚那的古老角闪岩的年龄为( 41.30±1.7 )亿 a 、格陵兰的古老片麻岩的年龄为 36 亿~ 40 亿 a 、非洲阿扎尼亚的片麻岩的年龄为( 38.7±1.1 )亿 a 等等,这些都说明地球的真正年龄应在 40 亿 a 以上。其次,人们通过对地球上所发现的各种陨石的年龄测定,惊奇地发现各种陨石(无论是石陨石还是铁陨石,无论它们是何时落到地球上的)都具有相同的年龄,大致在 46 亿 a 左右,从太阳系内天体形成的统一性考虑,可以认为地球的年龄应与陨石相同。最后,取自月球表面的岩石的年龄测定,又进一步为地球的年龄提供了佐证,月球上岩石的年龄值一般为 31 亿~ 46 亿 a 。综上所述,一般认为地球的形成年龄约为 46 亿 a 地质学家和古生物学家根据地层自然形成的先后顺序,将地层分为4宙14代12纪。即早期的冥古宙、太古宙和元古宙(元古宙在中国含有1个震旦纪),以后显生宙的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古生代分为寒武纪、奥陶纪、志留纪、泥盆纪、石炭纪和二叠纪,共6个纪;中生代分为三叠纪、侏罗纪和白垩纪,共3个纪;新生代分为古近纪、新近纪和第四纪,共3个纪。在各个不同时期的地层里,大都保存有古代动、植物的标准化石。各类动、植物化石出现的早晚是有一定顺序的,越是低等的,出现得越早,越是高等的,出现得越晚。绝对年龄是根据测出岩石中某种放射性元素及其蜕变产物的含量而计算出岩石生成后距今的实际年数。越是老的岩石,地层距今的年数越长。每个地质年代单位应为开始于距今多少年前,结束于距今多少年前,这样便可计算出共[[延续]]多少年。例如,中生代始于距今2.3亿年前,止于6700万年前,延续1.2亿年。<ref>[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72815037246357616&wfr=spider&for=pc 地质年代] 百度</ref>
+
 同位素测年技术为解决地球和地壳的形成年龄带来了希望。首先,人们着手于对地球表面最古老的岩石进行了年龄测定,获得了地球形成年龄的下限值为 40 亿 a 左右,如南美洲圭亚那的古老角闪岩的年龄为( 41.30±1.7 )亿 a 、格陵兰的古老片麻岩的年龄为 36 亿~ 40 亿 a 、非洲阿扎尼亚的片麻岩的年龄为( 38.7±1.1 )亿 a 等等,这些都说明地球的真正年龄应在 40 亿 a 以上。其次,人们通过对地球上所发现的各种陨石的年龄测定,惊奇地发现各种陨石(无论是石陨石还是铁陨石,无论它们是何时落到地球上的)都具有相同的年龄,大致在 46 亿 a 左右,从太阳系内天体形成的统一性考虑,可以认为地球的年龄应与陨石相同。最后,取自月球表面的岩石的年龄测定,又进一步为地球的年龄提供了佐证,月球上岩石的年龄值一般为 31 亿~ 46 亿 a 。综上所述,一般认为地球的形成年龄约为 46 亿 a 地质学家和古生物学家根据地层自然形成的先后顺序,将地层分为4宙14代12纪。即早期的冥古宙、太古宙和元古宙(元古宙在中国含有1个震旦纪),以后显生宙的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古生代分为寒武纪、奥陶纪、志留纪、泥盆纪、石炭纪和二叠纪,共6个纪;中生代分为三叠纪、侏罗纪和白垩纪,共3个纪;新生代分为古近纪、新近纪和第四纪,共3个纪。在各个不同时期的地层里,大都保存有古代动、植物的标准化石。各类动、植物化石出现的早晚是有一定顺序的,越是低等的,出现得越早,越是高等的,出现得越晚。绝对年龄是根据测出岩石中某种放射性元素及其蜕变产物的含量而计算出岩石生成后距今的实际年数。越是老的岩石,地层距今的年数越长。每个地质年代单位应为开始于距今多少年前,结束于距今多少年前,这样便可计算出共[[延续]]多少年。例如,中生代始于距今2.3亿年前,止于6700万年前,延续1.2亿年。<ref>[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72815037246357616&wfr=spider&for=pc 地质年代] 搜狗</ref>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Category:717 世界區域志]]
 
[[Category:717 世界區域志]]

於 2021年8月16日 (一) 09:34 的最新修訂

  地質年代

地質年代(Geological Time)是指地殼上不同時期的岩石和地層,在形成過程中的時間(年齡)和順序。其中時間表述單位包括宙、代、紀、世、期、時,地層表述單位包括宇、界、系、統、階、帶。它包含兩方面含義:其一是指各地質事件發生的先後順序,稱為相對地質年代;其二是指各地質事件發生的距今年齡,由於主要是運用同位素技術,稱為同位素地質年齡(絕對地質年代)。這兩方面結合,才構成對地質事件及地球、地殼演變時代的完整認識,地質年代表正是在此基礎上建立起來的。

簡介

放射性元素在自然界中自動地放射出 α (粒子)、 β (電子)或 γ (電磁輻射量子)射線,而蛻變成另一種新元素,並且各种放射性元素都有自己恆定的蛻變速度。同位素的衰變速度通常是用半衰期( T 1/2 )表示的。所謂半衰期,是指母體元素的原子數蛻變一半所需要的時間。例如,鐳的半衰期為 1622 年,如果開始有 10g 鐳,經過 1622 年後就只剩下 5g ;再經過 1622 年僅只有 2.5g …… 依此類推。因此,自然界的礦物和岩石一經形成,其中所含有的放射性同位素就開始以恆定的速度蛻變,這就像天然的時鐘一樣,記錄着它們自身形成的年齡。當知道了某一放射元素的蛻變速度( T 1/2 )後,那麼含有這一元素的礦物晶體自形成以來所經歷的時間( t ),就可根據這種礦物晶體中所剩下的放射性元素(母體同位素)的總量( N )和蛻變產物(子體同位素)的總量( D )的比例計算出來。通常用來測定地質年代的放射性同位素見圖所示。從圖中可看出,銣 — 鍶法、鈾(釷) — 鉛法(包括3 種同位素)主要用以測定較古老岩石的地質年齡;鉀 — 氬法的有效範圍大,幾乎可以適用於絕大部分地質時間,而且由於鉀是常見元素,許多常見礦物中都富含鉀,因而使鉀 — 氬法的測定難度降低、精確度提高,所以鉀 - 氬法應用最為廣泛; 14 C 法由於其同位素的半衰期短,它一般只適用於 5 萬 a 以來的年齡測定。另外,開發的釤 - 釹法和 40 Ar- 39 Ar 法以其準確度提高、分辨率增強,顯示了其優越性,可以用來補充上述方法的一些不足。

評價

同位素測年技術為解決地球和地殼的形成年齡帶來了希望。首先,人們着手於對地球表面最古老的岩石進行了年齡測定,獲得了地球形成年齡的下限值為 40 億 a 左右,如南美洲圭亞那的古老角閃岩的年齡為( 41.30±1.7 )億 a 、格陵蘭的古老片麻岩的年齡為 36 億~ 40 億 a 、非洲阿扎尼亞的片麻岩的年齡為( 38.7±1.1 )億 a 等等,這些都說明地球的真正年齡應在 40 億 a 以上。其次,人們通過對地球上所發現的各種隕石的年齡測定,驚奇地發現各種隕石(無論是石隕石還是鐵隕石,無論它們是何時落到地球上的)都具有相同的年齡,大致在 46 億 a 左右,從太陽系內天體形成的統一性考慮,可以認為地球的年齡應與隕石相同。最後,取自月球表面的岩石的年齡測定,又進一步為地球的年齡提供了佐證,月球上岩石的年齡值一般為 31 億~ 46 億 a 。綜上所述,一般認為地球的形成年齡約為 46 億 a 地質學家和古生物學家根據地層自然形成的先後順序,將地層分為4宙14代12紀。即早期的冥古宙、太古宙和元古宙(元古宙在中國含有1個震旦紀),以後顯生宙的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古生代分為寒武紀、奧陶紀、志留紀、泥盆紀、石炭紀和二疊紀,共6個紀;中生代分為三疊紀、侏羅紀和白堊紀,共3個紀;新生代分為古近紀、新近紀和第四紀,共3個紀。在各個不同時期的地層里,大都保存有古代動、植物的標準化石。各類動、植物化石出現的早晚是有一定順序的,越是低等的,出現得越早,越是高等的,出現得越晚。絕對年齡是根據測出岩石中某种放射性元素及其蛻變產物的含量而計算出岩石生成後距今的實際年數。越是老的岩石,地層距今的年數越長。每個地質年代單位應為開始於距今多少年前,結束於距今多少年前,這樣便可計算出共延續多少年。例如,中生代始於距今2.3億年前,止於6700萬年前,延續1.2億年。[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