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耶魯米大教堂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聖耶魯米大教堂位於葡萄牙首都里斯本。是1502年葡萄牙國王馬努力埃爾國王為恩利克王子建造的禮拜堂,明顯受到了伊斯蘭教建築風格的影響。這座教堂主是為紀念恩利克王子的航海生涯而建的,當時取名為「貝倫聖母院」。後形成了龐大的教堂建築群。1983年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中文名稱 聖耶魯米大教堂
外文名稱 MonasteryoftheUieronymites
地理位置 葡萄牙首都里斯本
建築目的 紀念恩利克王子
建築背景
1415年,20歲的亨利王子(小名叫恩利克)曾參加了葡萄牙人對休達城的探險。儘管他從來沒有進行過長距離的航行,只不過是多次海上探險的組織領導者,但是,數百年以後(19世紀),他被人們稱為一個航海家。在休達城時他收集了有關西非的一些真實可靠的消息。他了解到,在阿特拉斯山脈以南有一片撒哈拉大沙漠,然而在這片沙漠中可以遇到一些有人居住的綠洲。當地的摩爾人派出商隊穿過沙漠走到一條大河旁,在那裡開採黃金和掠奪黑人奴隸。在西非的這條沙漠地帶以外確實有兩條河流:一條向西奔流,名叫塞內加爾河;另一條向東奔流,名叫尼日爾河。15世紀時人們把這兩條河弄混了,甚至認為它們與尼羅河相通。這些消息在航海家亨利王子的心目中與《聖經》里記載的奧菲爾地區神話傳說交織在一起。所羅門國王曾在此地開採黃金來建造耶路撒冷的教堂。亨利王子決定無論如何要沿海路到達這個富有黃金和奴隸的國家,於是派出船隻沿非洲西岸向前航行。為達到這個目的他終生進行了不懈的鬥爭。在40年中(他死於1460年)亨利派出了一個又一個探險隊,對非洲的大西洋海岸進行探尋,以求獲得黃金和奴隸。這座教堂主是為紀念恩利克王子的航海生涯而建的,當時取名為「貝倫聖母院」。以後不斷擴建,形成了龐大的教堂建築群。
建築特點
全部建築由修道院和教堂組成,均用石灰岩砌成。教堂為博依塔克和卡斯蒂利奧等人設計建造。教堂大殿長92米,寬25米,被6根細長的八角柱隔成了3個跨間[1] 。後堂長29米,寬19米,高25米,由兩根柱子支撐。面積頗大的唱詩台位於門口,台上排列着雕鏤木椅和祭台,新馬努埃爾式的瓦斯科·德·伽馬和卡蒙斯的遺骨放在唱詩台下。教堂另一個特點是以令人眼花繚亂的藝術雕像而馳名世界。從護牆到教堂尖頂,自下而上由疏漸密地布滿了各種雕像,它們與飛檐上的基督騎士團的十字架渾然一體。兩側有整個的雕像群。拱門有1517年古特雷內在葡萄牙創作的第一件作品,即國王馬努埃爾和王后瑪麗婭的雕像,彌為珍貴。兩側還有不少哥特式雕像。1572年馬努埃爾的棺柩也移於教堂內。1517年大教堂正式建成。這是一個方形庭院,邊長55米,內有雙層長廊,底層柱與柱之間砌成拱形門狀。上層是房間,柱與柱之間有一拱形落地窗,與下方的拱門連為一體,整齊排列。每根柱子上面都飾有圓錐形尖頂。長廊盡頭是兩座多邊形塔樓守護,五層,圓錐尖頂上立有十字架。與塔樓毗鄰的是一座雙層大樓,樓上樓下全為房間,屋頂上蓋有一座2層穹頂多邊形塔樓,下半部鏤空,上半部封閉,頂上有一個小球形飾物。
建築風格
城樓的建築可以看出明顯受到了伊斯蘭教建築風格的影響。院內餐廳圓頂也美觀大方,牆上飾有人像寶石瓷磚。教堂的庭院種滿奇花異草,有宮廷花園的美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