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圣玛利亚皇家修道院

圣玛利亚皇家修道院作为四个世纪西班牙宗教建筑中的特例,圣玛利亚皇家修道院象征着发生在1492年的世界历史上的两个重大事件:天主教统治者收复伊比利亚半岛和克里斯托弗·哥伦布到达美洲大陆。修道院内著名的圣母雕像成为多数新大陆地区基督教化的有力象征。

目录

基本资料

【名称】意大利圣玛利亚感恩修道院和教堂圣玛利亚修道院

【类别】世界遗产

【批准年号】1980年

【遗产原属】修道院和教堂始建于1463年

【遗产现状】意大利伦巴底大区米兰市圣玛丽感恩广场内。1981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建筑规模

巨大的皇家修道院具有明显与众不同的风格特色,其圣玛利亚修道院占地面积超过20,000平方公里,其中林林总总的各种建筑物是建造于各个历史时期的建筑精品。具有哥特式的主教堂,由内而外都被装饰得富丽堂皇、雍容华贵。卡马林圣女院是一座小型的建筑物,呈八边形,里面拥有绚丽多姿的艺术作品,其中包括出自于吕卡·焦尔达诺之手的壁画,整个建筑物中最负盛名的瓜达卢佩圣母雕像也位于这里。圣卡塔丽娜小礼拜堂是一个建于15世纪的正方形建筑物,具有一个八边形的圆顶阁,其中安置的装饰灯将这个阁楼照得分外辉煌;里面还有建于17世纪的华贵的坟墓。穆德加尔修道院是整个建筑群中最为古老的建筑物,修建于1389-1405年间,是由红砖和白砖相间建造成的。此外,这里还有两座建筑物,一座是具有哥特式风格的小修道院,其中的走廊和拱廊都是经过精心的整葺装饰的;另一座建筑物则是一个"新"的巴洛克式的教堂。

哥特式建筑的风格是多种传统的风格融合而成,飞扶壁[1]是哥特大教堂革命性的建筑技术之一,使教堂摆脱厚重的墙壁也能高耸入云,让教堂的高顶的重量通过飞扶壁而传递到地面,使得大面积的玫瑰窗[2]可以在墙壁上出现,墙壁的承重减轻,大教堂整体也更加坚固。飞扶壁上也满是精美的雕刻,中世纪的工匠们内心最在乎的是,让上帝看见他们的用心。

建造历史

圣玛利亚皇家修道院的建造始于13世纪,当时,一位牧羊人在瓜达卢圣玛利亚修道院佩河流附近偶然发掘出了瓜达卢佩圣母塑像,之后,人们就开始决定建造一个小教堂,目的只是用来储备这尊塑像而已。小教堂建造之后不久,国王阿方索六世统帅的军队在1340年的萨拉多战役中,由于受到了圣母神灵的庇护而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于是国王阿方索六世正式宣布这个修道院为皇家神殿,从而这个最初的小教堂由于不断的扩建,日益发展成为声明卓著的大教堂。在以圣耶罗姆命名的447年里,这个修道院在西班牙境内一直占据着极为重要的位置,不仅如此,它还是所有的基督教国家的修道院中最为重要的一个修道院。1492年,随着新大陆的发现,瓜达卢佩圣母的信徒们也开始汇集在一起,成为殖民地化和推翻南美洲的重要里程碑。在同一年,天主教统治者收复伊比利亚半岛,并将穆斯林军队驱逐出去,这件事同样与这座修道院的命运休戚相关。

建筑物本身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并展现了数世纪以来建筑历史的演化发展情况。遗址所处的自然环境为这些华丽的建筑精品创造了一个美不胜收的背景,从而为这些建筑物格外增添了几份妖娆和美丽。

艺术价值

艺术创作

意大利,绘有达芬奇《最后的晚餐》油画的圣玛利亚感恩修道院《最后的晚餐》和教堂,文化遗产,1980年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修道院和教堂始建于1463年,15世纪末由布拉曼特重修,圣玛丽亚修道院牧师住宅的北墙上有达·芬奇于1495年至1497年间创作的壁画"最后的晚餐"。这幅作品标志着文艺复兴时代的来临。绘有达芬奇《最后的晚餐》油画的圣玛利亚感恩修道院和教堂,位于意大利伦巴底大区米兰市圣玛丽感恩广场内。1981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圣玛丽亚感恩修道院和教堂是米兰建筑师索拉里兄弟于1463年开始修建。后来米兰公爵卢多维科斯福尔札想在教堂安置自己和妻子之墓,准备扩建修道院。达芬奇被这个计划所吸引,同期抵达米兰还有另一位文艺复兴大师和建筑家布拉曼特,他们联手使米兰这座充满中世纪传统气氛的城市成为文艺复兴时期地一个典范。他们把教堂后部的半圆顶穹窿拆除,改建为一个高大的圣坛。另建有餐厅、圣器室和方形回廊。而达芬奇则在1495-1497年间在大厅北墙绘制了油画《最后的晚餐》。达芬奇至少用了20年的时间起草,真正开始绘画到完成,则只用了3年时间。它成为整个建筑群体中的极品,画面长8.85米,高4.97米,上方有3个半圆天窗,中间一个最大天窗由庐多维科的王徽装饰,因为这幅画是他委托达芬奇画的。

壁画现状

在1652年,僧侣为了扩大门洞,把画中央人物的脚部都挖圣玛利亚修道院去了一块。1796年,拿破仑一世军队侵占米兰,把食堂做了马厩,士兵把壁画中的人物头部作为抛掷石块比赛的目标。由于达芬奇选择材料不当,画面没有打底就直接将颜料涂在干燥的壁面上,所以在壁画完成之前已经开始出现裂痕。之后再经过第二次世界大战摧残和现代空气的污染,画面已经损坏剥落,加上二次大战以后因修复工作不力所留下的痕迹,壁画《最后的晚餐》已经惨不忍睹。而这幅杰作仍保存20多幅临摹本。其中最佳的一本奥乔纳临于1510年,与原作少有差异,现存于巴黎卢浮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为保护这幅名画,于20世纪90年代组织的抢救工作已经完成。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