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圣泉乡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圣泉乡又名凤城。隶属于安徽省萧县,位于萧县城区北部,南隔凤凰山与萧县城区相连,东与徐州搭界,西与马井镇接壤,北与杨楼镇刘套镇连境。乡镇中心位置地处东经116°93′与北纬34°25′。圣泉乡面积121平方千米,下辖14个行政村,截至2017年,常住人口72040人 。

圣泉乡境内有主干道10条,长41.12千米,支路22条,"三纵三横"的环乡道路贯穿全乡,村村通水泥路。311国道和310国道在圣泉乡穿境而过,萧杨公路、萧刘公路分别连通两条国道,有龙腾大道、迎宾路、黄安路、兴业路、站前路、凤山隧道、岱湖路、萧管路、交通西路等公路。南部由凤山隧道连接萧县城区。

圣泉乡有圣泉寺、萧国古城、三仙台、凤山森林公园等景点,有黄金梨、翠玉梨、萧国圣桃、萧县羊肉等特产。

2018年,圣泉乡全年完成财政收入1.0212亿元,超额完成48.86%,比去年增长16.1%。全乡居民可支配收入11086元 。[1]

历史沿革

夏代,圣泉乡是萧国都城。

春秋,境内复建萧国,为宋附庸。

楚,置萧邑,属楚国。

秦,置萧县,属泗水郡。

西汉,汉王元年(前206年),设萧县(治圣泉乡)属项羽西楚国泗水郡。

东汉,今境内设萧县,属沛郡。

三国,魏朝设萧县,属豫州。黄初二年(221年),封曹熊为萧公。太和三年(229年),改萧公国为萧王国(都圣泉乡)。

西晋,咸熙二年(265年),置萧县(曾封司马丙于此)属沛国。

东晋,设萧县属侨置沛郡。

南北朝,南朝宋置萧县,属北徐州沛郡。

隋,设承高县(治萧故城)属徐州彭城郡。

唐,设萧县(治萧故城),属徐州。

宋,实行路、府、(州、军)县三级制,设萧县,属京东西路徐州武宁军。绍圣年间(1094~1097年),为避黄河水患于城南半里重筑新城,世称南城,与之相对的前萧故城则称北城。

元,撤销萧县建置,并入徐州。至元十二年复立萧县,属归德府徐州。

明,明洪武四年(1371年)二月,属中都临豪府。洪武十四年十一月,属南京(南直隶)徐州。万历五年萧县南城圮于黄河决口。萧故城作为萧县政治中心退出历史舞台。朝廷批准在凤山南的阳边集(今龙城镇)创建新城,延用其东的龙城废城旧名,改称龙城。以区别故萧城,是萧县城址的第二次大迁徙。

清同治末(1875年),境内设乐善乡、在坊乡。辖梁果村、班鸠村、秦村、丁穆村、雁门村、杨村、北城村、吕里村、辛彭村等9村。

中华民国二十年(1931年),属萧县一区,属西北镇。

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属萧县,设穆集区。

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撤销穆集区,红庙区并入陶楼区,驻陶楼村。

1950年9月,陶楼区辖:红亭、郝庄、杜楼、古尚、腰庄、圣泉、穆集、岱北、汴南、王楼、曲里、红北、红庙、马阁、营子15个乡,90个行政村。

1955年1月,陶楼区并入龙城区。

1959年9月,撤销区建制,成立穆集公社。

1980年,沿革穆集公社建制。

1984年,设立圣泉区,辖郭庄乡、陶楼乡北城乡、郑腰庄乡、穆集镇5个乡镇。

1992年,撤销圣泉区,成立圣泉乡。

行政区划

截至2014年,圣泉乡下辖14个行政村,295个村民小组。乡政府驻郭庄村。[2]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圣泉乡位于安徽省萧县城区正北10公里处,该乡中心位置地处东经34°25′与北纬116°93′。东与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搭界,西与马井镇接壤,南与龙城镇、杜楼镇相邻,北与杨楼镇、刘套镇连境。区域面积121平方千米 。

气候特征

圣泉乡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处于北亚热带和暖温带的过度带,兼有北方和南方的气候特点,主要特点是四季分明,春季回暖快,雨水渐增;夏季炎热,雨量集中;秋季旱涝不均,或晴旱少雨,或多雨成灾;冬季寒冷少雨雪。

地形地貌

圣泉乡大部分为平原,东南部为海拔100-300米的低山矮岭,有安山、陆山、小山、凤凰山、石磄山、鞍山等山脉。[3]

自然资源

矿产资源

圣泉乡东南部沿山8个行政村含有丰富的山石资源,截至2011年,初步探明石灰石含量超过10亿吨,高岭土2亿吨以上,地下煤矿达3亿吨以上。

土地资源

截至2014年,圣泉乡耕地面积10.3万亩。

林业资源

截至2014年底,圣泉乡有林地6000亩,品种主要有杨树、柏树、松树、黄栌、连翘、石榴等。截至2015年底,有林业用地面积3507公顷,用材林1401公顷,防护林473公顷。

人口

圣泉乡主体民族是汉族,截至2014年,户籍人口近8万人,有1.7万余户,有劳动力48920人。

2017年,圣泉乡常住人口72040人。[4]

经济

综述

2015年,圣泉乡财政收入完成5108.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8900元,完成工农业总产值60亿元,招商引资突破5.3亿元,固定投资12亿元,项目建设达5亿元。

2018年,圣泉乡全年完成财政收入1.0212亿元,超额完成48.86%,比去年增长16.1%。全乡居民可支配收入11086元 。

第一产业

2015年,圣泉乡有岱湖优质粮食生产基地2万亩,有以丰顺菜业为龙头的现代化农业,土地流转面积1.65万亩,建立了萧国圣桃和无公害酥梨、优质葡萄、红富士苹果四大农产品基地和岗子蔬菜、穆集甜瓜、韭黄、以南部沿山为中心的干杂果四大生产基地,年增收3000多万元,人均增收超过300元。

2015年,全乡优质品种面积10万亩,其中粮食油料面积达6.5万亩,经济作物3.4万亩,覆盖率达85%,农产品总量增长,粮食生产总量4.6万吨,油料0.27万吨,水果3.9万吨,蔬菜0.7万吨,其它经济作物总产量0.29万吨,全乡农业生产总值4.5亿元,其中种植业3.2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71.1%。全乡鸡存栏20万只以上,羊存栏7万只以上,猪存栏5万头以上。

第二产业

圣泉乡境内有萧县循环经济工业园,截至2014年,有30多家长三角地区的客商落户。境内有2家投产多年年产量90万吨的煤矿。新建项目有投资1.5亿元的热电玉米淀粉项目和投资8000万元的纸浆改造项目。

2015年,完成全年招商引资任务5.3亿元。全年完成工业产值60亿元,固定资产投入12亿元。有6个规模企业,新引进3个工业项目。

第三产业

圣泉乡有圣泉乡集贸市场、圣泉乡书画大市场两大贸易市场。圣泉乡书画市场总投资5亿元,占地面积32万平方米,可容纳9000经营户。2015年,圣泉乡社会消费品总额15.2亿元。[5]

社会事业

文化事业

截至2015年,新修文化培训室10间300平方米。

教育事业

截至2014年底,圣泉乡有27所中小学,其中2所布点初中,10所布点小学,13个小学教学点。全乡在校学生近4000名,初中生有1000余人;有360多名教职工,初中教师150余人。

基础建设

2015年,圣泉乡完成征地总投资近6000万元,拆除违章建筑20余户。整合项目资金600余万元,完成路网工程断头路工程30公里。实施郑徐高铁站客运站建设、萧淮联接线、龙腾大道、迎宾路、黄安路、兴业路、站前路、凤山隧道、岱湖路、萧管路拓宽工程。完成征地总投资近6000万元,依法拆除违章建筑20余户。结合萧刘路的拓宽以及污水处理厂和氨基酸厂,建设萧县循环经济园区。建成袁新庄,北城集村、安山村等美丽乡村。主要干道统一栽植了女贞、玉兰等风景树,在岗子河、陶楼河、三座楼沟等新挖沟渠统一栽植了杨树。[6]

风景名胜

萧城旧址

萧城旧址位于圣泉乡欧村北500 米处。据文字记载,自春秋战国为萧国国都至明万历五年(1577年)近22.5个世纪里都是萧县的政治中心。

三仙台

三仙台位于安徽省萧县境内,今三仙台村和盛村之间,与故萧城隔水相望,山高不过百米,因为靠近萧城,又相传"八仙"中的铁拐李,吕洞宾、何仙姑曾于山上停憩,因此明代就是游人雅士汇集的流连之所。明代中期入选萧县八景之一和清康熙县志所评八景略有出入,名为"层台仙迹"。

圣泉寺

圣泉寺,萧城八景之一。位于安徽省萧县圣泉乡的凤山森林公园陡山口北坡,始建于北宋年间,乡贤窦师道在此隐居,并修筑拱翠堂,明清时期亦有修扩,历来是游人雅士流连之地 。至2015年,已有800余年历史。有房舍30余间,寺依山势,殿庭门廊,颇为壮观。因寺旁有一泉曰"圣泉"而得名。[7]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