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土球子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土球子

来自网络的图片

土球子,学名乌苏里蝮,别称草上飞、七寸子。属蝰蛇科蝮蛇亚科蝮蛇属,卵生。体长50-66公分,背面暗褐、棕褐或红褐色,有两行边缘黑色、中心色浅、向体侧开放的大圆斑纵贯全身。9月间产2-10仔,初生仔蛇全长172-216mm。多见于平原、浅丘或低山的杂草、灌丛、林缘、田野或石堆中。每年10月入蛰冬眠,次年5月出蛰。吃鼠、蛙及鱼,偶亦吃蜥蜴及其他蛇类。主要分布于中国的辽宁、吉林、黑龙江以及俄罗斯远东地区、朝鲜等地。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乌苏里蝮

别称; 土球子

界; 动物界

门; 脊索动物门

纲; 爬虫纲

目; 有鳞目

科; 蝰蛇科

亚科; 蝮蛇亚科

属; 蝮蛇属

分布区域; 中国东北,俄国远东,朝鲜

外形特征

小型毒蛇,雄性全长50-66公分,雌性51-63公分。背面暗褐、棕褐或红褐色,有两行边缘黑色、中心色浅、向体侧开放的大圆斑纵贯全身,左右圆斑对称排列或略有交错,在背中线彼此相接或几乎相接;眼后黑色眉纹较宽,上缘平直镶白边,下缘略呈波纹不镶白边;尾尖色不浅淡,舌粉红色。鼻间鳞外侧尖细微向后弯。背鳞中段21行;腹鳞+尾下鳞188-213,平均约200。有一对颊窝,有前管牙

蛇每年都蜕皮,一般每年蜕皮3-4次,多者一年达10余次,若营养好,蜕皮次数也多。蜕皮前6-11天,眼睛的角质膜出现烟雾蓝色,暂时失明,体色暗浊。经3-5天眼睛复明,再过3-6天开始蜕皮。蜕皮时,先用下唇用力地在树桩或石头的棱角上磨蹭,使下唇近旁的鳞片剥离,然后仰卧其头颈部,再用力磨蹭吻端及头背部的鳞片进行剥离。等上、下唇鳞片全部剥离后,便缓缓地爬行。当爬行到树丫或石缝隙间,凭借隙缝两壁的阻力,使鳞片向后倒剥。蜕到颈部后,就用力收缩其肋间肌肉,再向前爬行,使身体部的鳞片向后倒剥,将蛇蜕的内面向外翻出,此时能听到"吱-吱-"的响声。当蜕到二分之一时,速度就更快了,整个过程大约1个小时。蜕皮后的蛇体更加鲜艳,斑纹更加明显。蜕皮后一般不觅食或去水中洗澡。有的立即返回原洞,有的原地不动休息一会,再返回原洞。

冬眠

蛇是冷血动物。在冬季来临时,它们要入洞冬眠。东北地区蝮蛇于10月中、下旬开始冬眠。当气温在15℃以下时,它们很少进食,迁移到冬眠场所附近活动,一旦温度降至10℃以下,它们就入洞冬眠。冬眠的顺序为先雌蛇、后雄蛇,最晚的是幼蛇。蝮蛇冬眠的场所为冻层以下无水干燥的洞穴中。冬眠的方式有单条的,也有群居。少则3-5条,多则十几条到几十条。一般群居比单条容易成活,原因是多条群居可以提高洞穴内的温度。一般在5月中、上旬解除冬眠,刚出洞的蛇活动缓慢,进食很少,需要补充水分。蝮蛇冬眠后成活率的高低与环境有关。若洞穴内的温度低、湿度小或过于干燥,蛇体内脂肪积累的少,不利于冬眠。解除冬眠后,供水条件也影响蛇的成活率。秋天蛇食物少,摄食量不足,体内脂肪贮藏量少的难以成活。蛇体内脂肪贮量少于10g的不利于越冬。在自然条件下,越冬蛇只有1/3或1/2能够成活。

生长繁殖

蝮蛇2-3年性成熟,寿命6-7年,为卵胎生。交尾季节为每年的5-9月,产仔期为8~9月,怀卵期为3个月。产仔2-17个,初生仔蛇长22-34cm。交尾1次,可连续3-4年受精,因雌蛇输卵管内的精子能保存数年之久。交尾时间多在5-9时,15-18时,气温在16-19℃时进行。交尾时,雄蛇伏于雌蛇体背上,尾部缠绕雌蛇,伸出两只交配器,将一只伸入雌蛇的泄殖腔孔中,交尾时间保持15~25分钟,射精后,雄蛇尾部下垂,雌、雄蛇泄殖腔分离,仍在一起一段时间静止不动。以后,雄蛇先开始爬行,雌蛇恢复活动较晚。雌蛇产仔前常不进食,不动,性情较凶猛。产仔时,泄殖腔孔前面逐渐膨大,尾部翘起,蛇体收缩蠕动,泄殖腔孔张开,有时排出大量粘液。初生仔蛇包在透明的膜内,仔蛇破膜而出后仰头挣扎摆动。不久进行第1次蜕皮,蜕皮后的仔蛇可长1cm左右。

分布范围

分布区域较广,主要分布于辽宁、吉林、黑龙江大小兴安岭,长白山一带。国外分布于俄罗斯远东地区,朝鲜。繁殖方式卵生。分布在中国东北特有的一种毒蛇。

保护级别

已被列为中国濒危动物红皮。[1]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