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地带性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土壤地带性 |
土壤在空间上与大生物气候条件的变化相适应而呈带状分布的规律性。土壤地带性现象是由俄国学者B·B·道库恰耶夫(B·B·докучaев,1846~1903)首先发现和确定的,并因此建立了土壤地带性学说。
土壤地带性
土壤在空间上与大生物气候条件的变化相适应而呈带状分布的规律性。土壤地带性现象是由俄国学者B·B·道库恰耶夫(B·B·докучaев,1846~1903)首先发现和确定的,并因此建立了土壤地带性学说。土壤分布的地带性包括水平地带性与垂直地带性。水平地带性主要指纬度地带性,即土壤地带大致沿纬线方向延伸,按纬度方向逐渐变化的规律。产生的原因是太阳辐射在球形地表分布不均,造成不同纬度上热量的差异,从而引起温度、降水等气象要素自赤道向两极呈规律性变化,与此相应地引起生物、土壤呈带状分布。土壤地带又受到海陆分异的影响,因距海远近不同,气候的干湿状况不同,导致生物、土壤地带大致沿经线方向延伸,按经度方向由沿海向内陆变化的规律,广义上称之为经度地带性。土壤垂直地带性是山地土壤随海拔高度不同而变化的规律,是在水平地带性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不同水平地带内,土壤的垂直带谱不同。土壤垂直地带只有在山体具有一定高度时才能表现。由于土壤分布的经度地带性和垂直地带性产生的原因不同于土壤分布的纬度地带性,目前一些学者认为这两种分异规律并非地带性规律,故相应地称为经度省性和土壤的垂直带性。
我国土壤水平地带性分布,在东部湿润、半湿润地区,表现为自南向北随着气温带而变化的规律,大体上说热带为砖红壤,南亚热带为赤红壤,中亚热带为红壤和黄壤,北亚热带为黄棕壤和黄褐土,暖温带为棕壤和褐土 ,温带为暗棕壤,寒温带为漂灰土,其分布与纬度基本一致。在北部干旱半干旱区域,表现为随着干燥度而变化的规律,东北的东部干燥度小于1,新疆的干燥度大于4,自东向西依次为暗棕壤、黑土、灰黑土、黑钙土、栗钙土、灰钙土、灰漠土、灰棕漠土,其分布与经度基本一致。这种变化主要与距离海洋的远近有关。距离海洋越远,受潮湿季风的影响越小,气候越干燥;距离海洋越近,受潮湿季风的影响越大,气候越湿润。由于气候条件不同,生物因素的特点也不同,对土壤的形成和分布必然带来重大的影响。[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