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國樂 - 打擊樂器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國樂 - 打擊樂器(100種中國符號-22)

打擊樂器可能是最古老的樂器。有些打擊樂器不僅僅能產生節奏,還能作出旋律和合聲的效果。[1]

而中國國樂有非常繁多而豐富的打擊樂器,相當具有民族風格。大多發音響亮,穿透力強。

些打擊樂器手在錄唱片或演奏特別的作品前確定他們的鼓的音高。鑼有確定音高的和沒有確定音高的種類,西方的鑼一般不需要確定的音高。吊鈸也有確定音高的,但很少見。

鼓類:排鼓、花盆鼓、小堂鼓、大堂鼓、鈴鼓。

鑼類:小鑼、京鑼、大鑼、雲鑼、十面鑼。

鈸類:小鈸、中鈸、大鈸 、木魚、梆子、碰鈴、磬 等。[2]

演奏時用兩根木槌敲擊面而發音,音色低沉而厚實。也有用手敲擊鼓面,由於鼓的觸覺特性及其易於使用,在音樂治療中常用到鼓,特別是手鼓

在許多傳統文化中,鼓有其象徵的意義,也常用在宗教儀式中。最早的鼓是出現於西元前六千年的兩河文明。

在流行音樂或爵士樂中,鼓常常是指由一組鼓及銅鈸組成的爵士鼓,演奏者稱為鼓手。[3]

排鼓

排鼓是鼓類樂器的新品種。出現於上世紀六十年代初,由中央廣播民族樂團蔡惠泉、楊競明等根據民間常用的中型堂鼓和腰鼓改革製作而成,以後又不斷有所改進[4]

排鼓由五個大小不同、發音有別的鼓組成一套。排鼓發音激烈、跳盪,高音堅實有力,中、低音寬厚洪亮,尤擅於表現熱烈歡騰的情緒。

花盆鼓

鼓框木製,鼓身上大下小,兩面蒙皮,用雙木槌擊,通常置於架上,廣泛用於民間樂器合奏或戲曲伴奏。

因形似花盆,故稱為「花盆鼓」。也稱為「缸鼓」。[5]

堂鼓

中國傳統樂器中的大堂鼓(大鼓)、小堂鼓(小鼓),也是使用最頻繁的打擊樂器,其地位與日本太鼓、韓國太極鼓相當。[6]

鼓身外觀顏色多為紅色,少數是黑色、木材色。一般用途是在國樂、戲曲、武場、節慶、廟會、祭祀、陣頭、舞龍舞獅伴奏,古代更被使用在宮廷宴會、升堂、報晨昏、戰爭。在京韻大鼓《擊鼓罵曹》、《梁紅玉擂鼓戰金山》等曲目中,營造緊張氣氛;常見演奏組合是大堂鼓和鈸。

鈴鼓

又稱搖鼓。鼓框為圓形,直徑由8吋至14吋不等,以木或金屬製造,並且鑲有多組金屬片。當敲打樂器時,同時令金屬片互相撞擊而發出近以馬鈴的聲音,因而得名。[7]

鈴鼓的其中一邊鼓面可以模上鼓膜。鼓膜主要由動物皮(羊皮或牛皮)所做成。

鑼最初由西域傳來,當時是叫「沙鑼」。 [8]

鑼的構造簡單,鑼身的形狀像一個圓盤、呈圓形弧面,中央突起以銅製造,略高處稱為「臍」,是固定音高的樂器,其大小是決定音高的主要因素。 [9]

通常四周有邊框,敲擊鑼面中央發音。用槌敲擊中央部份振動發聲。鑼是體振樂器,敲擊鑼中心或鑼邊的音響都不同,常在京劇伴奏中烘托劇情輕鬆詼諧的場面。

京鑼

京大鑼是京戲中所使用的大鑼,又分蘇鑼與奉鑼。蘇鑼又. 稱光鑼、低音鑼,因發蘇音(深厚而悠長的低音),故稱之。

高音京鑼又稱奉鑼,因始造於舊奉天省而得名。 [10]

雲鑼

由大小一樣但厚薄不同的鑼所組成,以三根繩懸掛在木框上,用木槌敲擊演奏。

銅鑼面數不等,有十面、13、14、15、24、38面等,懸掛方式也不固定,有橫向兩排的,有三排的等,木框有帶架的,也有帶柄手執的,面數多的可以雙手用兩個槌演奏。定音、音域也不盡相同。[11]

古代《元史》禮樂志中就有過記載,也叫雲璈,或九音鑼、九雲鑼。至今仍可見於南管、十番等等民間音樂。 [12]

十面鑼

主要流行於中國東南沿海一帶。

它是由多面(「十」指多數)大小不等,音色 音高不同的鑼組成,懸掛在架子上,由一人演奏。

沒有嚴格的固定音高,由於音高和音色的不同,力度和節奏的變化,在演奏時能造成豐富熱烈的音響效果,在器樂合奏 鑼鼓曲中常常用到它,是一種色彩性的樂器。[13]

鈸在民間鑼鼓,舞蹈與劇曲的伴奏和樂器合奏中很能起色彩作用。[14]

演奏方式:以雙手持鈸平豎在胸前,互相撞擊,發音清亮。

鈸的敲擊方式有:平擊:是兩面鈸正面對擊後分開。

悶擊:是兩面鈸相擊後不立刻分開。槌擊是板鼓敲擊鈸的邊緣而發出清亮的聲音。

磨音:是兩面鈸相互摩擦發出沙沙之聲,持續不斷以表現水聲風聲和內心焦急的情緒等。

邊擊:是鈸邊與鈸邊相擊,音色輕巧。

交擊:是兩鈸垂直相擊,發音短促。

木魚

「木魚」之名最早見於唐代懷海禪師《敕修清規》之中:「木魚,相傳云:魚晝夜常醒,刻木像形擊之,所以警昏惰也。」[15]

木魚形狀為類近拳頭狀的圓球體,中間部份為空心,以作為聲音共振和擴音之用。[16]

圓球體一邊留有音孔,作用和小提琴的F型孔相同,都是讓經擴音後的聲音可以傳開;另一邊則另加上長而扁的外邊,以方便用手或固定在支撐架上。

演奏方法以利用鼓棍或小木鎚,敲打樂器外側的共鳴區以發出聲響。木魚的尺寸可有不同大小,體積越大音高越低。

梆子

又名梆板,中國打擊樂器。約在中國明末清初(十七世紀),隨著梆子腔戲曲的興起而流行。

梆子由兩根長短不等、粗細不同的實心硬木棒組成。長25厘米的一根為圓柱形,直徑4厘米,另一根短而粗的為長方形,長20、寬5-6、厚4厘米。戲曲四大聲腔之一,因以硬木梆子擊節而得名。[17] 2008年,入選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18]

碰鈴

古代稱鈴鈸。

滿、蒙古、藏、納西、漢等族互擊體鳴樂器。藏語稱丁夏。因流傳地區的不同,在民間又有撞鈴、雙磬、聲聲、水水等名稱,陝西則稱甩子,也有簡稱為鈴的。

流行於全國各地。歷史悠久,南北朝時(386年—589年)已在我國流傳。在敦煌千佛洞的北魏(386年—556年) 壁畫中,北魏雲崗石窟和司馬金龍墓門石雕中也有演奏碰鈴的伎樂人形象。唐代貞元年間(785年—804年)驃國(今緬甸)來中國獻樂,稱其為鈴鈸。[19]

磬為石製樂器。有心於擊磬,象徵育志於傳播禮樂文化,欲以教化令頑石點頭。

圓磬如缽狀,泰半以銅鐵等金屬製造,大的直徑約二至三尺,高不到三尺,小者直徑約半尺,匾磬則大部份是石造的,小手磬的形狀大小如桃子,底有竅,貫緒,連縛小竹枝為柄,以小鐵桴槌擊,作為引眾之用。今日的引磬已改用木柄,貫以銅線(或紅絨線)。

又:「擊磐一諧音「吉慶」,為本土文化中建築常用的象徵符號。[20]

視頻

天鼓擊樂團:山魈 (排鼓/康誠)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