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国榷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国榷

 

 

 

国榷》为记载明朝历史的私家编修编年体史书,作者谈迁。该书鉴于经史官员垄断了明历代实录,很多地方忌讳失实,而各家编年史书又多肤浅伪陋。谈迁寻访到各种资料,广征博引,力求征信。天启元年(1621年)始编著,初稿六年后完成。顺治四年(1647年)全稿被窃,他又发愤重写,以三十余年编成《国榷》一书,署名“江左遗民”。

《国榷》记叙从元文宗天历元年(1328年)九月明太祖朱元璋诞生,到顺治二年(1645年)五月清兵入南京、福王政权灭亡为止的三百一十七年间的历史。对于研究明史,尤其是研究明代建州女真及崇祯一朝的历史,有重要参考价值。

写作背景

时代背景

谈迁生活的年代,正是一个风雨飘摇的时期。明朝统治者消极怠政、宦官专权乱政、党争结社频频,天灾不断,农民起义此起彼伏,再加上清军不断叩关。值此国危的时代,“士习甚嚣” [2] 的言论不绝于耳,怀抱着经世致用之大志的晚明士大夫们不甘朝野倾轧、世风日坏,期望凭一己之力,救国家与人民于危难之中。他们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愿望往往受现实的摧残,在农民起义的洪流和清军铁蹄的征服下,这批在野士大夫们被迫接受这样的身份转换,成为了明朝遗民,从此开始了对人生及未来的抉择和思考。谈迁就是这样一位“遗民”的代表,他亲历时代的巨变,思想发生了一系列新的转变,更迭的世局逼其发出“亡国不亡史”的疾呼。

作者背景

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至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万历皇帝行将入土,这不仅仅是明朝历史走向衰亡的时期,更可以说是谈迁人生道路的重要转折点。谈迁于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夏,谈迁赴京考试 [3] 再次失败之后,他并未像其它书生那样终其一生继续考取功名,而是认清了自己难以考中,于是自愿置身田园。 [4] 选择“缀耕之暇,汇为《兔园册》” [4] 的耕读之路。“壬戌夏,谈迁结识了钱而介,每个月都见面商讨编书事宜。之后分别,也多次书信往来。 [4] 从天启二年(1622年)夏,二人认识,每月会面,到天启四年(1624年)两人分手仍维持书信往来,谈迁与钱而介的交往使得其“废然返矣” , [4] 由漫无目的耕读到有意识地读书,从吟诗作文到集中研习经史著作。

谈迁放弃了科考,也等于放弃了从政路线。既然不能在政治上为国家人民作出贡献,就干脆退而求其次,走学术研究路线。“经史是古代学术文化的核心,也就是读书人主要的研究方向”, [5] 谈迁“少读国史,辄仰名阀”, [6] 再加上晚明时期,涌现出了大多数在竞争激烈的科场中屡次败北,遂把毕生精力放在学术文化研究上的学者型史家,于是形成了一股治当代史的风气。史家群体的出现,使得修国史成为士人们引以为傲的事情,受这一时风的影响,在阅读了大量当代史著之后,天启元年(1621年)前后,谈迁终于选择了自己后半生的奋斗目标——治当代史。

文化背景

自古以来,修史总是作为一种“鉴往事,知来者” [7] 的文化观念,根植于儒家文化体系中,无论治世,抑或是乱世,修史总能达到这样的目的,或扬长避短,或褒贬善恶。而明末清初正处于社会大变革的乱世时期,更是为大批史学家修史提供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和厚重的文化土壤,对国家和社会前途命运的担忧成为他们致力于撰史的动力,“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忧患意识,“促使他们对过去现实的反思和对未来走向的探讨”。 [8] 明清易代对于像谈迁这样的史家而言,不仅仅是变了天,换了皇帝,更是正统、道统如何继续维持的问题。对人生道路的抉择,对前途命运的担忧,在他们心中泛起了巨大的涟漪,经历了身心上的痛苦之后,思想上同样经受了一番冲击,必然希望从根源上找到明代社会何以走向灭亡。而修史则是他们表达这一心理变动最重要的方式。除此之外,作为一个史学家,以史言志可以说是清楚明白地表达他们政治立场的平台。然后站在史家的立场上,希冀探究明王朝由盛到衰的根本原因,并用自己儒家士人固有的传统道德规范去评价有明一代的统治得失。

作者简介

谈迁,明末清初史学家,原名以训,字仲木,号射父。明亡后改名迁,字孺木,号观若,自称"江左遗民"。浙江海宁(今浙江海宁西南)人。终生不仕,以佣书、作幕僚为生。喜好博综,子史百家无不致力,对明代史事尤所注心。

天启元年(1621年)始,完成《国榷》初稿。崇祯十七年(1644年)为内阁大学士高弘图幕僚,为高弘图和张慎言所器重,荐为中书舍人、礼部司务,参与修史,但不愿"以国之不幸博一官",力辞未就。顺治二年(1645年)回原籍,增补《国榷》中崇祯、弘光两朝史事。顺治十年(1653年),应弘文院编修朱之锡聘,携稿赴京,校补厘订《国榷》。对清初赋役制度混乱繁重,曾上书户部,建议"立法定制"、"轻徭薄赋"。顺治十三年(1656年)夏,南归海宁。次年夏又应沈贞亨聘,去山西平阳(今山西临汾)作幕,是年冬病死于幕所。其他著述有《枣林杂俎》《枣林外索》六卷、《枣林集》十二卷、《枣林诗集》三卷、《北游录》《西游录》二卷、《海昌外志》八卷、《史论》二卷等。

历史影响

谈迁认为在他之前成书的诸家编年明史“讹陋肤冗”,不能起到总结明朝兴衰经验教训的作用,遂立志要以明实录为本,参阅诸家私著,自成“一家之言”。 谈迁的《国榷》秉笔直书,一是《国榷》初稿完成于天启六年(1626年),此时清兵尚未入关,写来毫无顾 及,二是再稿成书于顺治前期,尚无文字狱之兴,谈迁以故国遗民的悲愤心情编撰国史,对建州史事毫不隐讳。更重要的是此书写成后长期未曾刊刻,仅有传抄本,清初曾一 度都列为禁书,所以它躲过了四库馆臣的胡删乱改,成了独详万历以后建州史事的唯一巨著。用 以校对清修《明史》和清初史书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1]

参考文献

  1. 不当官也照样能当史学家,清江E号子 7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