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固冢大明寺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固冢大明寺坐落于方头固村东北,汉冢之阳。大明寺,占地4.5亩,南北约50米,东西约62米。设大雄殿一座,东西配殿各九间。大雄殿面阔三间,重檐歇山,高三丈许。大明寺,廊檐金柱,琉璃盖顶。殿内,正向三尊大佛岿然高坐,中为释迦如来,东方药师佛、西方阿弥陀佛趺坐左右,俱神情淡然。南海观音与释迦相背,文殊、普贤以青狮白象为骑与之相对。大明寺,十八罗汉分列东西,各有神态。西与九天圣母庙新址一墙相隔,比肩而立。至于年末岁初,俱有谒香者如云。 [1]

中文名 固冢大明寺

占地面积 4.5亩

地理位置 坐落于方头固村东北

始建时间 隋唐两宋时

府志记载

而今,“巨冢雄立”仍在,“潭水环注”则失之久矣。清光绪《重修广平府志》载:“方头固潭,畿辅通志在永年县北二十里,今湮。”该志刊于光绪八年(1882),方头固潭已然湮没。大明寺,方头固冢,乡民称“老冢”。早在丙辰年(1976),已经文物考古调查组确认为汉墓,迄今两千余年。观冢之形态,如覆斗,高五丈,周围百丈。四脊为径,三阶作台,极顶新柏苍翠,周坡荆棘丛生,春来花红草绿,秋有枸杞野枣,摘而食之,口生津涎。论冢之地理,北有洺水西来,于东北折而向南,至东南,复急转东去,于此处呈“之”字焉。汉冢恰坐洺水西岸,背倚聪山,朝观素日高升,暮看洺水东去,横亘千年如斯。大明寺落脚其下,未尝不感其风水之妙哉!究冢之经历,不胜慷慨。战唐军夏王窦建德登台点将,振臂一呼,便有千军呐喊,万马奔腾,其云电风雷之势,亘古弗如。

民间传闻

此传闻耳,无非训示吾辈修养德行,洁身自爱是焉。学校门前地势低凹,一如沟带,自西向东,蜿蜒横陈,为出入校园必经之路。并侯翁相告,汉冢之阴,旧时乡民称后河地,想来,必为方头固潭遗址。而今咸无旧貌矣。大明寺经久岁月,历尽沧桑,奇闻轶事繁如星斗,然多因变故而湮。今可屈指者,皆与乡民之生息相关,谨录之。大明寺颇有名望,以灵验称之,几可谓“有求必应”。某年,乡人有子婚事近,大备筵席,惟桌凳不足。主事者告东翁,一筹莫展。无奈焚香大明寺,求佛应急,亦聊以自慰。翌日,乡人于寺内尽取桌凳,无不称奇。自此,乡里皆效仿之,俱应验。既而有他求,亦应验。后有年,某贪小者举丧事,借桌凳于寺,事毕不还,留做己用。每于子夜,皆闻坊间有呼令归还声,只不见人。未几,贪小者见家中桌凳夜化为石,不可复用,遂抛于前街路北。此后,恶名远播,乡里拒与共事也。石桌凳今已无踪迹。盖贪小者,损人害物,日久必遭天人共忿,是为鉴也。

文化意义

大明寺历经沧桑,毁于一旦,然乡民怀念之情不泯,今逢盛世,政通人和,物阜民丰,乡民渴望重修大明寺,呼声日高,社会各届仁人义士、广大乡民,为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同心协力,踊跃捐资[1] 。在县文物保管所支持下,并报市文物部门批准,成立了筹建委员会和文管会。在筹建委员会鼎力操办,乡民热诚相助下,惟时于一九九八年五月奠基,至贰零零零年二月,大明寺重建胜利竣工,历时一年零九个月,使古寺重见光辉,再放异彩。大明寺的建成,为我县大地又增添一颗璀璨的明珠,愿大明寺与古冢日月同辉,浩气长存!

始建于唐

相传,始建于唐宋,兴旺于明清,乃县邑一佛教胜地也。寺后有古冢,高五丈,占地十二余亩。据县志载,为汉代古冢,迄今二千余年,现为省级文物[2] 。大明寺西指聪山,北临洺水,东南眺望曲梁古城,四周良田千顷,一望无际,与古冢遥相辉映。登斯古冢,则心旷神怡,沃野百里,尽收眼底,此又一景观也。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