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四川龙门山国家地质公园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四川龙门山国家地质公园位于四川省彭州市、什邡市、绵竹市境内,公园处于龙门山脉腹地,北起绵竹市清平九顶山,南至彭州九陇(关口),长约55千米,宽35千米;地理坐标:北纬31°18′,东经103°91′;总占地面积1900平方千米。[1]

四川龙门山国家地质公园在区域构造上位于新华夏系第三沉降带四川盆地西北边缘,西北部为华夏构造体系的龙门山褶皱断裂带,东南为成都平原坳陷带。主要地质遗迹类型为推覆构造(飞来峰)或“冰川漂砾”、地貌、地层剖面。龙门山国家地质公园是龙门山推覆构造带的缩影,其地层发育丰富,分布众多的飞来峰,公园内还分布有古冰川遗迹、典型地层剖面等地质遗迹,被地质科学家称为“地质科学迷宫”。 2001年3月,四川龙门山国家地质公园经国土资源部批准为国家级地质公园。

主要景点

银厂沟

银厂沟位于四川龙门山国家地质公园内,分布众多的飞来峰、古冰川遗迹、典型地层剖面的地质遗迹,以悬桥栈道,峡谷怪石飞瀑彩虹著称。

九峰山

九峰山位于四川龙门山国家地质公园内,海拔3315米。九峰之名,依九座山峰而得。清嘉庆《彭县志》载:“在西北百六十里,至此奇峰地依天,耸然峙列者九,实为彭邑诸山之冠,故名。”九峰形态如何?嘉庆志里说:“九峰东北白清龙、朱雀、火焰、天牙,中日背光,西南曰仙人、黄龙、元武、白虎诸峰,迤逦蜿蜒。”

开发建设

基础建设

2016年10月,四川省成都市开工建设四川龙门山国家地质公园内仙山镇国际级乡村体育公园;

2014年9月,四川省成都市开工建设四川龙门山国家地质公园内龙门山旅游公路大邑段。

品牌建设

2001年3月,四川龙门山国家地质公园经国土资源部批准为国家级地质公园。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四川龙门山国家地质公园位于四川省彭州市、什邡市、绵竹市境内,公园处于龙门山脉腹地,北起绵竹市清平九顶山,南至彭州九陇(关口),长约55千米,宽35千米;地理坐标:北纬31°18′,东经103°91′;总占地面积1900平方千米。

气候特点

四川龙门山国家地质公园东部迎风坡雨泽充沛,是四川鹿头山暴雨区所在地。西部背风311坡岷江河谷雨水稀少,气候十分干燥。区内气候条件优越,年平均气温12℃,最高气温不超过30℃。

地形地貌

四川龙门山国家地质公园在区域构造上位于新华夏系第三沉降带四川盆地西北边缘,西北部为华夏构造体系的龙门山褶皱断裂带,东南为成都平原坳陷带。主要地质遗迹类型为推覆构造(飞来峰)或“冰川漂砾”、地貌、地层剖面。龙门山国家地质公园是龙门山推覆构造带的缩影,其地层发育丰富,分布众多的飞来峰,公园内还分布有古冰川遗迹、典型地层剖面等地质遗迹,被地质科学家称为“地质科学迷宫”。

四川龙门山国家地质公园属山地型自然生态系统,海拔1000米左右的低山丘陵至4800米的高山亚高山阶梯状分布,且处于四川盆地与青藏高原的过渡带。特殊的地质和地理环境孕育了十分丰富的自然生态景观:高山、峡谷、溪流、瀑布、温泉、雪山、云海、日出、原始森林、杜鹃花、花岗石奇峰怪石、古冰川地貌等。

自然资源

植物

四川龙门山国家地质公园境内有珙桐、银杏、连香树等珍稀植物。

动物

四川龙门山国家地质公园境内有国宝大熊猫和小熊猫、金丝猴、牛羚等珍稀动物。

设立意义

龙门山推覆构造反映的整个龙门山构造发展史、地层发展史、地貌发展史为大区域或全球演化阶段提供重要依据,龙门山“冰川漂砾”说则说明“青藏高原大冰盖”确实存在,对研究第四纪古气候、古地理以及在此情况下的成矿作用具有重大意义。[2]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