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是一成语典故。 出 自 《论语·微子》:“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

四体:指人的两手两足;五谷:通常指稻、黍、稷、麦、菽。指不参加劳动,不能辨别五谷。形容脱离生产劳动,缺乏生产知识。

  • 【拼音】:sì tǐ bù qín,wǔ gǔ bù fēn
  • 【注音】:ㄙˋ ㄊ一ˇ ㄅㄨˋ ㄍㄨˇ ㄅㄨˋ ㄈㄣ
  • 【解释】: 四体:指人的两手两足;五谷:通常指稻、黍、稷、麦、菽。指不参加劳动,不能辨别五谷。形容脱离生产劳动,缺乏生产知识。
  • 【出处】:《论语•微子》:“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
  • 【举例造句】: 我们新时代的青年绝不能做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书呆子。
  • 【拼音代码】: stbf
  • 【近义词】:饱食终日无所事事
  • 【反义词】:孜孜不倦不辞辛劳
  • 【歇后语】:侯门的小姐,王府的少爷
  • 【灯谜】:孔夫子的弟子
  • 【用法】:作定语、分句;指书呆子
  • 【英文】: can neither toil with one's limbs nor tell the five cereals apart[1]

原文

  • 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蓧①。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②,孰为夫子?植其杖而芸③。”子路拱而立。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④。明日,子路行以告。子曰一隐者也。”使子路反见之,至,则行矣。子路曰:“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2]

出处

  • 先秦 孔子《论语 微子》:“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

例句

  •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3回:“你只看'道千乘之国,使民以时'的那个'时'字,可是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人说的出来的?
  • 我们新时代的青年绝不能做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书呆子。
  • 在去石门洞的车上,蓝大爷给珂珂和奎奎讲解了“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历史故事。
  • 庆海正忙着看课外读物《善解疙瘩》,陆川县出生的北庭老师猛不丁要她用成语“四体不勤,五谷不分”造句,她被吓的一动也不敢动。
  • 高一九班劳动委员沃毓格听青岛华侨学校新育英的印凡儿讲,使用“四体不勤,五谷不分”造句是件异常简单的事情。
  • 成语五谷不分源于《论语•微子》:“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

成语故事

其一

  • 春秋时期,孔子带他的学生子路周游列国宣扬儒家思想,一天子路掉队,遇到一老农,就问其见到他的老师没有?老农说:“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子路意识到自己的鲁莽就道歉,老农将他领回家。第二天孔子认为老农是位隐士。[3]

其二

  • 子路跟随孔子游学,落在了后面,在子路急忙赶路的时候遇到一位挑着农具的老农,子路便上前问他:“你看到我的老师了吗?”老农说道:“春种夏收是为时节,现在大家都在劳作,你的老师不是应该带着你一起劳作,你在哪里找你的老师呢?”子路觉得老农的话很有道理,便对老农表现出很恭敬的态度。老农见子路是知书达理之人便让子路留宿,在自己家里款待子路。
  • 第二天一早,子路继续赶路,见到孔子之后把遇到老农的经过告诉孔子。孔子说:“这一定是一个有修养的隐士。”便叫子路为他引荐去见过了老农,之后。
  • 子路叹息道:“有才能而不作为算是不义吧。就算明白事理,也是只懂得小节啊;所谓大义,可不能够丢弃的。洁身自好,独善其身,是忘记了大义。君子应该以成为国之栋梁为目标而造福一方。独善其身的做法只能明白大道而已,是不能弘扬正道的,哎,我已经知道那位老人的一生是怎样度过的了。”[4]


==视频==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