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嘉积镇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嘉积镇

中文学名:嘉积镇

嘉积镇位于海南省琼海市,在万泉河畔,距省府海口市87公里,距“博鳌亚洲论坛年会”永久会址仅15公里,高速公路出口有2个,道路四通八达,交通便捷。既是琼海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又是海南东部的重要商埠。

全镇辖区面积为196平方公里,有47个村(居)委会,516个村(居)民小组(其中居民组88个,村民小组428个),还有3个农场和2个林场,总人口19.8万人,其中户籍人口13.8万人。

2017年11月,嘉积镇获评第五届全国文明村镇。

基本内容

  • 中文名:嘉积镇
  • 所属地区:海南省琼海市
  • 电话区号:0898
  • 面积:196平方公里
  • 方言:海南话
  • 著名景点:万泉河景区
  • 行政区类别:镇
  • 下辖地区:47个村
  • 邮政区码:571400
  • 人口:15万人
  • 气候条件:热带季风及海洋湿润气候
  • 火车站:琼海站

经济概况

全镇共有超过5558家铺面;住宿业130家;餐饮业400家;工业企业286家,其中规模工业(年产值2000万以上)5家(海南新天久食品有限公司、琼海瑞泽混凝土配送有限公司、海南伊顺药业有限公司、琼海财隆建材有限公司、海南雄隆食品有限公司)。

全镇耕地面积近4.7万亩,水旱田3万亩,粮食年产量近1.6万吨;全镇种植热带作物4.65万亩(其中橡胶1.7万亩、椰子1.3万亩、槟榔1.2万亩、胡椒0.75万亩),水果2万亩,瓜菜5.6万亩;猪、牛、羊年出栏6万余头,禽类年出栏428万只(其中鸡400万只、鸭20万只、鹅8万只)。

2011年,全镇生产总值达53亿元,同比增长8.9%;农民人均纯收入达6301元,同比增长10.2%。全年财政收入达1.5338亿元,完成年计划140%,比上年增加4512万元,增长54%,首次实现财政收入“超亿元”。

自然概况

琼海市嘉积镇位于美丽的万泉河畔,距省府海口市87公里,距“博鳌亚洲论坛年会”永久会址仅15公里,高速公路出口有2个,道路四通八达,交通便捷。既是琼海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又是海南东部的重要商埠。2002年3月市行政区域重新调整后,原泮水乡、上埇乡、温泉镇及万泉镇红星居委会一起并入嘉积镇后,全镇辖区面积为196平方公里,有47个村(居)委会,516个村(居)民小组,还有3个农场和2个林场,总人口15万人,其中常住人口12.9万人,流动人口2.1万人。嘉积正以崭新的姿态傲然崛起。城区高楼林立,马路纵横交错,生态环境优美,经济快速发展,是琼海市政治文化经济中心,岛东商贸中心,小商品集散地,旅游购物天堂。

社会经济

近年来,嘉积镇人民政府在市委、市政府和镇党委的坚强领导下,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把握住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这个机遇和契机,深入开展学习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创先争优活动,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坚持以发展为主题、以创新为目标、以转型为要求、以服务为手段、以务实为举措、以廉政为保障、以惠民为宗旨,建设人民满意的政府,有效地推动了城乡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又好又快发展。2010年全镇生产总值47.55亿元,同比增长8.9%;农民人均收入达5458元,同比增长10.2%;一般财政预算收入1.2831亿元,同比增长54%,首次实现财政收入“超亿元”镇。再一方面,大力开展文明生态村镇创建活动。几年来投入资金近800多万元,创建文明生态村180个、文明社区10个。其中省级12个、市级88个、镇级80个。与此同时,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人口和计划生育、城市建设管理、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和各方面、各部门的工作都得到同步发展,全面进步。

招商项目

我镇共招商引资项目56个,合同引进资金10.73亿元,落实到位2.5亿元。其中投资上千万元以上的项目有:(1)中国电力南方花园,占地面积203亩,投资1.8亿元;(2)海南白石岭颐温泉度假村,占地面积272亩,投资1亿元;(3)海南众神制药厂,占地面积377亩,投资1亿元;(4)豪创药业,占地面积114亩,投资8000万元;(5)海南亿德农产品加工厂,占地面积160亩,投资6000万元;(6)琼海大酒店,占地面积21亩,投资5000万元;(7)永金制药厂,占地面积85亩,投资5000万元;(8)银彩丽家小区,占地面积40亩,投资4000万元;(9)胡椒交易中心,占地面积3亩,投资4000万元;(10)税控收款机厂,占地面积82亩,投资3000万元;(11)海南阿西罗拉生物制品厂,占地面积50亩,投资3000万元;(12)新天嘉博园,占地面积20亩,投资3000万元;(13)海虹家园,占地面积15亩,投资2000万元;(14)万特小区,占地面积290亩,投资2000万元;(15)嘉博路扩建工程,占地面积200亩,投资2000万元;(16)世纪大厦,占地面积3亩,投资2000万元;(17)华升商住小区,占地面积14亩,投资2000万元;(18)龙三、龙四村庄改造102户,投资1500万元;(19)爱华东路延长段,占地面积200亩,投资1500万元;(20)爱海路扩建工程,占地196亩,投资1500万元;(21)加丛园商住小区,占地面积90亩,投资1000万元;(22)白石岭老人度假村,占地面积20亩,投资1000万元;(23)榕香水榭休闲农庄,占地面积127亩,投资1000万元;(24)金日大酒店,占地面积1亩,投资1000万元;(25)东方盛达万豪大酒店,占地面积1.5亩,投资1000万元。

政务公开

多方筹资3773万元,为民办实事好事16件

⑴投资1050万元,建设嘉积综合图书馆;⑵引资1000万元,建设嘉博路扩建工程;⑶引资500万元,建设爱华东路延长段;⑷引资400万元,建设嘉积镇第三中学等2间中小学校教师宿舍楼;⑸投资180万元,配套建设龙池土冬 农田综合整治及上塱渠道硬板化;⑹投资105万元,建设嘉积镇第二小学等6间中小学校教学、宿舍楼;⑺筹资62.5万元,购置嘉积等5个派出所6部巡逻用车;⑻投资50万元,建设温泉派出所办公楼;引资120万元,⑼改造城中村民房19间;⑽投资8万元,对全镇464个土地权属单位进行土地确权登记发证;⑾投资19万元,建设里邦村委会办公室;⑿投资16万元,建设龙池、里邦等村委会道路长14公里;⒀筹资15.5万元,建设椰子虚街道硬板化;⒁筹资25万元,建造沼气池182个(包括一池三改);⒂筹资12万元,维修改造困难户、五保户危房58间,帮助解决低保对象532户685人;⒃投资10万元,维修乡村道路12条31公里。

历史纪念

1927年9月23日,琼崖共产党人在嘉积镇椰子寨村打响了回击国民党反动派的琼崖第一枪。这一枪宣告了共产党领导的琼崖人民军队的诞生,这一枪是琼崖23年红旗不倒历史开始的标志。作为这一历史见证的嘉积,从此闻名于世。现存的“琼崖仲恺农工学校”旧址、琼东县革命烈士纪念塔等战争遗物,是琼海革命人士浴血奋战的历史见证,是琼崖革命取得胜利的伟大历史丰碑。

现代的嘉积人,为了纪念先人的丰功伟绩,修建了杨善集纪念园、王文明园、周士弟将军纪念馆以及红色娘子军纪念园等一批场馆。这些场馆现已成为我市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每年都有2万名学生到场馆接受爱国主义教育。2001年6月,红色娘子军纪念园还被中宣部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该基地先后投资500万元,用现代布展先进手段建设成以“和平胜利”为主题的专业性展馆,园内的和平广场也已建成使用。

人文教育

全镇下属3所中学,教职员工196人,在校学生1919人,31所小学,教职员工465人,在校学生7892人。 近年来,嘉积镇被授予“全国科教进社区先进镇”、“全国服务农村青年增收成才先进集体”、“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全国文明生态镇”、“省抗洪救灾先进单位”“海南省先进基层党组织”、“海南省社区建设示范镇”、“海南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集体”、“海南省民政工作先进单位”、“琼海市经济工作一等奖”、“琼海市农田水利建设第一名”等多项殊荣。

乡镇文化

文化综述

嘉积,明初成集市。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出版的《会同县志》称嘉积“琼崖巨镇”。北距海口市90公里。海榆东线公路、海南东线高速公路从镇区穿过,为岛东城乡物资集散重镇,东海岸陆路交通枢纽。在历史的长河中,嘉积创造积累了内涵丰富、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

舞龙文化

别具特色的舞龙文化。从古自今,华夏儿女都把自己当作龙的传人。由万泉河水蕴育着的嘉积人对龙文化的传承更是淋漓尽致。这以南中村最为突出。南中龙在整个琼海乃至海南都是小有名气。这名气不仅只是在舞龙表演中,更在于群众精湛的编制龙的技术,他们制作的龙活灵活现,几乎可以以假乱真,十分逼真。2003年3月,嘉积镇因南中龙的传承被国家文化部等十三个部委联合授予“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的称号。

饮食文化

充满区域特色的饮食文化。嘉积的特色饮食文化非常丰富。在海南四大名菜之一的嘉积鸭,有近几年名声大振的温泉鹅,还有鸡屎藤粿子、椰子粿、薏粿等名小吃,吸引着众多游客驻足品尝,为琼海的旅游增添了一抺亮丽的色彩。

商埠文化

延续至今的商埠文化。嘉积水路交通发达,自古便是琼崖东部的水路交通枢纽。凭借万泉河的舟楫,南来北往的商船、商人、挑货郎等均到此做生意。在嘉积的老城区,至今仍然留存着一条商埠古道——溪仔古道。这是一条宽约二三米、长近300米的石板街道,自西而东地势渐高,形成斜坡。经过百年风雨冲刷,无数脚步的踩踏,石板被磨得光溜溜的,这也许就是岁月留下的最真切的痕迹。街两旁的房屋门对门,户对户,石头砌起来的居民房屋大多低矮、破旧,其中还穿插不少新楼房。走近一看新旧对比,很不和谐,但远观之,被幽幽的青石板路串连起来,倒是别有风味,使人顿生岁月沧桑之感。“溪仔古道”即溪仔街,以前称福岭街、西江街。它先是土坯路,后铺砌成石板路。溪仔街最早形成于明初,与嘉积形成集市大体同步,至今已有六百余年历史。因其西连溪仔码头,古时便成为货物通道,是嘉积商埠的发源地。古道向西的尽头便是溪仔码头。据说旧码头原用巨大的花岗石砌成,分30多级台阶至西江(即万泉河),但因1969年修建嘉积水轮泵站被拆除了。

嘉积镇举行告别“脏乱差”签名活动

2012年12月31日上午9时,嘉积镇人民政府在市政府广场隆重举办“嘉积镇告别‘脏乱差’”仪式。以签名的方式,表达对嘉积镇告别“脏乱差”的决心和信心。市委常委、嘉积镇委书记文明光,嘉积镇委副书记、镇长姚明,市人大财经工委主任、市创卫办副主任王诗钗,市爱卫办主任王伟和嘉积镇全体干部、镇属机关所站负责人、居委会两委干部群众近300人参加了活动。嘉积镇委副书记、镇长姚明主持活动并讲话。姚明在讲话时指出,我镇开展城乡整洁工作已三个多月,集中清除了卫生死角,整治了村容村貌、街容街貌,并建立了长效的管理机制。在2012年的最后一天,镇党委、政府向全市人民宣布嘉积镇告别“脏乱差”。自2013年1月1日起,凡举报嘉积镇管辖区内存在卫生死角、堆放生活垃圾的现象,经查实,被举报单位将给予举报人300元/次的奖励,被举报单位负责人将在媒体上对全市人民作检讨,情节严重的将给予行政处分。

随后,在文明光、王诗钗、王伟、姚明的带领下,200多名党员干部和群众代表郑重地在“嘉积镇告别‘脏乱差’签名活动”的长卷上签名承诺。[1]

溪仔码头

昔日的西江码头(今称溪仔码头)成为东部的贸易集散地。从海口及内地运来的有布匹、洋纱、洋货、盐、鱼、煤油、陶瓷器等,从山里运出的货物有槟榔、椰子、木材、猪、牛、红藤、蜜糖及山货等。至今仍立于西关庙旁的“西关庙碑”(清道光十四年立)的碑文载,溪仔码头“水陆交壤之所,商船驻足之区,人康物阜,货殖财丰”。《海南岛志》(陈铭枢主编)写到码头繁忙时说:“东路一带(包括琼、乐、定、万、陵、崖)之出产品与外来之舶来品,均以此为集散地及转运站。每墟日晨,由龙滚、博鳌、石壁等处驶来之小帆船,满载客货,云集于埠头。每隔四日,经此埠头,嘉积与海口客货船往来一次。” 据说当时的码头,人流货流涌动,挑夫、车夫、轿夫、马夫摩肩接踵,好不热闹…… 如今的嘉积城,承接历史,成为海南岛东重要商埠。

所获荣誉

近年来,该镇先后被授予“全国科教进社区先进镇”、“全国服务农村青年增收成才先进集体”、“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全国五四红旗团委”、“海南省先进基层党组织”、“海南省社区建设示范镇”、“海南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集体”、“海南省民政工作先进单位”、“琼海市经济工作一等奖”、“琼海市农田水利建设第一名”等多项殊荣。

创卫成功

琼海获"国家卫生城市"系海南第二个获此荣誉城市

3月24日,全国爱国卫生工作会议暨全国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现场会在安徽省马鞍山市召开,会上琼海市被正式授予“国家卫生城市”荣誉称号,这是海南继三亚市后第二个获此荣誉的城市。

参考文献

  1. 嘉积镇,博雅地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