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盐草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喜盐草 |
中文名:喜盐草 拉丁学名:Halophila ovalis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单子叶植物纲 亚 纲:泽泻亚纲 目:泽泻目 科:水鳖科 属:喜盐草属 种:喜盐草 分布区域:分布于马来西亚、 等省及广东沿海岛屿。 |
喜盐草(xǐ yán cǎo),学名 Halophila ovalis (R. Br.) Hook. f.,异名:Halophila hawaiiana Halophila euphlebia Caulinia ovalis Kernera ovalis ,亦名“海蛭藻”、“卵叶盐藻”。拉丁文名Halophila ovalis.水鳖科。多年生草本。具细长的横卧茎,茎的每节生一条不定根和两枚苞片。苞腋生出一对叶,叶柄长1.2—2.5厘米。叶片椭圆状卵形、卵形或倒卵形,长1.5—2.5厘米,有时可达7厘米,宽1—1.4厘米,两端圆。分布区域:分布于马来西亚、菲律宾。产台湾、海南等省及广东沿海岛屿。 [1]
喜盐草形态特征
喜盐草是 多年生海草。茎匍匐,细长,易折断,节间长1-5厘米,直径约1毫米,每节生细根1条,鳞片两枚;鳞片膜质,透明,近圆形、椭圆形或倒卵形,先端微缺;
基部耳垂状,外面鳞片长5-5.5毫米,宽3-3.5毫米,内面鳞片中肋隆起呈龙骨状,边缘波状,长4-4.5毫米,宽约3毫米。叶2枚,自鳞片腋部生出;
叶片薄膜质,淡绿色,有褐色斑纹,透明,长椭圆形或卵形,长1-4厘米,宽0.5-2厘米,先端圆或略尖,基部钝形、截形、圆形或楔形,全缘呈波状;叶脉3条,中脉明显,缘脉距叶缘约0.5毫米,与中脉在叶端连接,次级横脉12-1
6(-25)对,连接中脉与缘脉,与中脉交角45-60°;叶柄长1-4.5厘米。花单性,雌雄异株;雄佛焰苞广披针形,长约4毫米,顶端锐尖;雄花被片椭圆形,伸展,长约4毫米,宽约2毫米;
喜盐草 白色,具黑色条纹,透明;花药长圆形;雌佛焰苞苞片2,广披针形,外苞片紧裹内苞片,均呈螺旋状扭卷,形似长颈瓶,颈部长,约为膨大部分的2倍;
子房略呈三角形,长1-1.5毫米;花柱细长,柱头3,细丝状,长2-3厘米。果实近球形,直径3-4毫米,
具4-5毫米长的喙;果皮膜质。种子多数,近球形,径小于1毫米;种皮具疣状凸起与网状纹饰。花期11-12月。
喜盐草生长环境
生于浅海中。
喜盐草分布范围
喜盐草, 喜盐草属,产自台湾、海南及广东雷州半岛。分布于亚洲大陆东南沿海、马来西亚、菲律宾等地。产台湾、海南等省及广东沿海岛屿。广布于红海至印度洋、西太平洋沿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