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於 2023年4月28日 (五) 10:30 由 紫若冰仙對話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创建页面,内容为“{|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big>啧 </big>''' |- |<center><img src=https://img2.baidu.com/it/u=170126653,…”)
(差異) ←上個修訂 | 最新修訂 (差異) | 下個修訂→ (差異)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網絡的圖片

嘖(讀zé)是漢字通用規範二級字。

此字最初見於《說文》小篆文字中。

本義是爭辯,後也用嘖做象聲詞,咂嘴聲和鳥鳴聲也用嘖來表示。

基本信息

中文名;嘖

拼   音;zé

繁   體;嘖

部   首;口

五   筆;kgmy(86版)

倉   頡;rqmo

鄭   碼;jclo

筆   順;25111212534

字   級;二級字(編號4811)平水韻入聲十一陌筆畫數11

結   構;左右結構

四   角;65082統一碼基本區 U+5567注音字母ㄗㄜˊ

「嘖」字最初見於東漢《說文》小篆文字(圖1)。發展到漢代文字(圖2)階段時,其右半部分變成了「責」,之後,發展到現代漢語階段,由於其繁體字筆畫過於繁複,簡化作「嘖」。

「嘖」是形聲字,「嘖」是由「口」和「責」組成。「口」用作形旁,「責(zé)」作聲旁。其形體像張開的口,表示開口爭辯;責表爭辯時互相責備、斥責。本義是大呼,兩個人及以上相互大呼,引申為爭辯的樣子;看到什麼驚訝的事情,發出多個「zé」的聲音,從而又引申為嘆詞,表示讚嘆。

古籍釋義

說文解字 【卷二】【口部】士革切 大呼也。從口責聲。謮,嘖或從言。

說文解字注

大呼也。呼當作嘑。廣韻:㗲嘖、叫也。左傳定四年:嘖有煩言。

從口責聲。士革切。十六部。

嘖或從言。百官公卿表:典客、太初元年更名大鴻臚。應劭曰:郊廟行禮謮九賓,鴻聲臚傳之也。今漢書譌贊。

康熙字典

【丑集上】【口字部】

《唐韻》《集韻》𠀤士革切。音賾。《說文》:大呼也。《廣韻》:㗲嘖,叫也。 又與賾通。《左傳·定四年》:會同難,嘖有煩言,莫之洽也。註:嘖,至也。疏:《易》云:聖人有以見天下之賾。謂見其至深之處,賾亦深之義也。謂至於會時有煩亂忿爭之言,無才辨者莫之能治也。

又《管子·桓公問》:名曰嘖室之議。註:謂議論者言語讙嘖。《荀子·君道篇》:斗斛敦槩者,所以為嘖也。 又《廣韻》《集韻》《韻會》𠀤側革切。音責。《廣韻》:大呼聲。

又《集韻》:嘖嘖,鳴也。《爾雅·釋鳥》:宵鳸嘖嘖。《釋文》:嘖,莊革反。

又《韻會》:爭言貌。《左傳·定四年》《釋文》:嘖,士責反。一音責。《廣韻》:或作謮。[1]

參考文獻

  1. , 360國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