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哑默(1942年-),原名伍立宪,贵州普定人。曾用过笔名春寒、矛戈、惠尔,1978年12月开始使用“哑默”这个笔名。是朦胧诗派的先锋人物,中国现代隐态文学的典范。先后在《诗刊》、《山花》、《花溪》等发表过作品,以诗和敢文诗为主。1988年3至10月美国《华声报》长期连载民族情感达两千余行的长诗《飘散的土地》[1]

哑默
出生 1942年
贵州普定
国籍 中国
职业 作家
知名作品 《海鸥》《鸽子》《晨鸡》
《荒野的婚 礼》
《是谁把春天唤醒》
《想起了一件事》
《夜路》《秋日 的风》
《海》《如果我是“…》
《春天、爱情和生命》
《我 在桥旁等你……》
《月亮》《秋天》
《在茫茫的黑夜》
《黎明的晨光啊,你何时到来?》
《山城行》《浸润》
《乡野的礼物》
《墙里化石》《见证》
《暗夜的举火者》
《哑默:世纪的守灵人》

哑默1960初期开始诗歌写作并自印民刊,主要有诗作《海鸥》、《鸽子》、《晨鸡》、《荒野的婚 礼》、《是谁把春天唤醒》、《想起了一件事》、《夜路》、《秋日 的风》《海》、《如果我是“…》、《春天、爱情和生命》、《我 在桥旁等你……》、《月亮》、《秋天》、《在茫茫的黑夜》、《黎明的晨光啊,你何时到来?》、《山城行》、《浸润》[2]

哑默现任中国散文诗协会会员、贵州省作协会员、贵州省散文诗研究中心顾问、贵州省人体科研协会会员。著有《乡野的礼物》、《墙里化石》、《见证》、《暗夜的举火者》、《哑默:世纪的守灵人》等诗文集。

目录

豪门落英

哑默的读书、写作和对时代的态度一定程度上 也与其哥哥伍汶宪有关。伍汶宪曾在1950年代就组织过文艺沙龙并写 出为数不少的诗作,后被捕入狱。

1996年,一份叫做《街道》的杂志上发表了这篇叫做《哑默:豪门落英》(作者:肖燕妮)的文章,叙述了他的身世与背景,并且配发了许多张照片。从这篇文章看,哑默的家庭称得上是一个大家族,父亲伍效高在三、四十年代就是当地的一位闻名的富商兼教育家。而这样一个家庭后来注定要经受的风雨沉浮,本身就是一本书了。哑默的兄弟姊妹众多,生活的经历各各不同,要数磨难之多,当然还是要数哑默自己。因为家庭成分之故,青年时代学业优异的哑默曾先后两次高考落选,人生几陷于绝望。几经周折,才于1964年在贵阳郊外的野鸭塘中学,谋到了一份代课的教职,并且住进了一间“用谷仓改成的小阁楼”里(见哑默:《长歌如梦》,《墙里化石·序》)。此后三十余载的光阴,就是在这里度过[3]

简历

  • 1956年开始写作
  • 1962年毕业于贵阳五中。
  • 1964年在市郊野鸭塘农村学校任教。文革期间开始阅读摘抄内部资料并坚持诗歌写作。
  • 1989年毕业于中国文化书院中外比较文化研究班。曾任中学敉研组长和教导主任。
  • 1979年在北京西单民主墙发布《哑默诗选》
  • 1990年代自费出版了散文诗集《乡野的礼物》(1990年12月,贵州民族出版社)、文著自选本《墙里化石》(1999年12月,中国致公出版社)。而《墙里化石》出版不久后即被列为“禁书”。

参考资料

  1. 冯艺; 田景丰; 王翔. 中国散文诗大系: . 贵州卷. 广西民族出版社. 
  2. 霍俊明. 远方有大事发生: 先锋诗歌的地方性与江湖. Showwe Information Co Ltd. 1 June 2017: 125–. ISBN 978-986-94686-5-7. 
  3. 张清华. 天堂的哀歌. 山东文艺出版社. 2005. ISBN 978-7-5329-25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