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啊!搖籃

啊!搖籃
圖片來自sohu

《啊!摇篮》上海电影制片厂1979年摄制的故事片。故事片讲述了在第二次国共内战中,胡宗南进攻延安,保育员带领延安保育院的几十个孩子在纷飞的战火中,从延安转移的故事。[1]

目录

剧情简介

1947年,延安保育院的几十个孩子离开亲生父母,由保育员们带领从延安炮火中撤退。我军旅长萧汉平接到上级命令,把营教导员李楠从前线调来,派她和警卫员丁大勇去寻找并护送这些孩子去解放区。

这些孩子每个都有着不同的经历:亮亮的父亲已经牺牲,母亲负伤,危在旦夕;丹丹是个孤儿;院生是母亲被打出家门后生在保育院的;冬来的父母都在前方打仗。

老红军罗桂田、陕北妇女赵玉霞、14岁的小保育员湘竹为保护、带好这批革命幼苗付出了全部的爱。

李楠寻到他们后,看到这支队伍婆婆妈妈,拖拖拉拉,觉得不如带兵打仗痛快。过去痛苦的经历也使她回避了对孩子的爱。

在古长城的烽火台上,李楠看到在战争中失去妻子和儿子的萧旅长对生活充满信心,虽身负重任,但与孩子们在一起时,却显得那样天真,表现出对孩子们真挚的爱。特别是当得知亮亮的母亲阵亡,想到她生前的嘱托,李楠的内心更是深受触动。可在保育院与大部队分手,萧汉平向她表示爱慕之情时,她却回避了。在罗桂田牺牲前,她向他吐露了自己为何拒绝萧汉平的实情。罗桂田像父亲一样帮她消除了内心深处的隐痛。

最后,在表彰保育院的大会上,孩子们亲热地称李楠为"李妈妈"。亮亮有了李楠妈妈,又有了萧汉平爸爸。其他孩子也都找到各自的家人。

影片评价

该片的重大艺术成就,就在于它敢于写人与人之间的真情实感,充满了人情味,真情毕露,歌颂了无产阶级的人性美。导演在文学剧本提供的良好基础上,动用了一切艺术手段淋漓尽致地强化了人性、人道主义、人情味。在刻画人性美方面,影片通过罗桂田的塑造,通过李楠、肖汉平、亮亮的关系,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地,每个细节都精心设计 。(《电影艺术》评)

该片称得上是一部具有独特艺术风格的精品。影片的编导在艺术构思上没有因袭别人既成的东西,而是敢于探索创新,紧紧抓住作品题材的特殊性,从开掘人物的性格力量和精神美着手,精心塑造了各有性格特色的成人艺术形象,还质朴而自然地描写了一群天真可爱的儿童形象,栩栩如生,呼之欲出。(原《电影新作》副主编边善基评)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