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哥伦布半美元

哥伦布半美元
图片来自bid

哥伦布半美元英语:Columbian half dollar)是美国铸币局1892至1893年铸造的50美分硬币,也是美国历史上首枚纪念币,用于为1893年的芝加哥哥伦布纪念博览会筹资同时纪念克里斯托弗·哥伦布首访新大陆400周年。硬币正面是哥伦布头像,是首枚刻上历史人物的美国硬币。

目录

介绍

由于建设预算不足,博览会的组织者期望获得联邦政府[1] 拨款。国会同意授权铸造纪念币,双方都相信这些硬币可以作为纪念品高价出售。博览会官员詹姆斯·埃尔斯沃斯希望纪念币可以根据他买下的一幅画作设计,该画由洛伦佐·洛托创作,据称正是哥伦布的肖像。铸币局首席雕刻师查尔斯·爱德华·巴伯起初设计的草图所获反响不佳,博览会官员于是转为考虑艺术家奥林·沃纳的设计方案,沃纳的方案再经巴伯和助手乔治·T·摩根的调整,成为半美元的最终设计方案。

铸币局实际铸造了约500万枚半美元硬币,远超实际所需,因此有近半数予以熔毁。由于以纪念品价格发售的硬币还不到40万枚,因此并不足以解决博览会的财务困境。进入市场流通的哥伦布半美元约有200万枚,流通周期一直持续到20世纪50年代。如今,成色上仍然达到未经流通标准的半美元售价尚不足20美元,如果成色与最初发行的原始状态接近,那么售价可以达到上千美元,但这都远不及1892年雷明顿打字机公司买下首枚半美元作为宣传噱头的1万美元花费。

博览会

1890年,联邦国会通过立法,为纪念克里斯托弗·哥伦布首访新大陆400周年的世界博览会提供联邦赞助。法案建立哥伦布纪念博览会委员会负责展会事务。芝加哥的一些头面人物建立哥伦布纪念博览会公司来组织场馆建设,但由于在具体权责上难以达成一致,该公司经常会出现内讧。如果没有建筑委员会主席丹尼尔·伯纳姆Daniel Burnham)的贡献,这场博览会的场馆可能根本无法建成。伯纳姆最喜欢的口头禅是这么一句话:“别做什么小计划,这完全无法点燃男人的激情”,他成为博览会建筑工程的全权负责人。

博览会选址在密歇根湖畔一片未经开发的土地,占地面积约280公顷。建筑物采用古典风格,显现出希腊罗马的建筑风格,用熟石膏和汉麻结合,营造出大理石般的效果。时任美国总统本杰明·哈里森邀请“全世界”参与盛会,海外多个国家来此搭建展馆,美国的所有州和领地都有参与。

构想

博览会公司博雅委员会主席詹姆斯·埃尔斯沃思James Ellsworth)购买了洛伦佐·洛托Lorenzo Lotto)的一幅16世纪画作,据说画上的博学之士正是哥伦布。埃尔斯沃斯非常希望能推出纪念币来为博览会作宣传,在他的极力推动下,这一工作于1892年1月开始。在另一位博览会官员、作家兼记者威廉·埃利罗伊·柯蒂斯(William Eleroy Curtis)的建议下,埃尔斯沃斯打算在硬币正面刻上画作上的哥伦布肖像。1892年4月,他们得到美国铸币局局长爱德华·利奇(Edward O. Leech)的支持,后者打算在一面刻上哥伦布的肖像,另一面则附上适当的铭文。1891年,铸币局在铸造新银币的竞争中落败,首席雕刻师查尔斯·爱德华·巴伯设计的巴伯造币就是由此诞生。这几种新硬币饱受指责,所以铸币局受到了很大压力。对此事非常了解的柯蒂斯与埃尔斯沃思商谈后决定,由埃尔斯沃思主控新纪念币的设计过程,以期在确保采用洛托所绘画像作为硬币主题的同时,也能令硬币的设计更加出彩。此前的美国硬币上经常会刻上自由女神,但还从未以真实人物为主题。

到1892年5月时,博览会的预算已出现明显不足,还需要更多资金才能让各项建筑工程完工。博览会公司已经发售了股票,芝加哥市也发行了债务来为博览会集资,但由于之前大幅低估了施工预算,因此资金仍是捉襟见肘。博览会公司希望联邦政府再资助500万美元来完成建设工作,但国会中有许多议员反对直接拨款。为此,一些支持者提议,这500万美元可以通过销售特别发行的半美元硬币纪念品筹集。美国此前还从来没有铸造过纪念币,博览会的组织者预计,这些硬币可以直接以其面值的两倍价格向公众销售。铸造硬币所需的贵金属可以就地取材,将联邦财政部已有的过时或重量不足的银币熔融获得,这样政府除硬币铸造工程的开销外,无需承担其它任何费用。联邦参议院就法案展开辩论期间,来自爱荷华州的参议员威廉·B·阿利森William B. Allison)预见:这些硬币“不但可以作为这一天和这一代人的纪念品,还会世世代代传承下去,孩子们会哭闹着想要它们,老人们也一心要得到它们”。但俄亥俄州联邦参议员约翰·舍曼则告诫道:这种“半美元的庞大数量将摧毁它们的纪念价值”。哥伦比亚特区即将迎来炎热的盛夏,国会议员一心要赶快解决已有议题,以便离开首都避暑,为此双方达成妥协,将纪念币的总铸造金额减半为250万美元,即500万枚半美元硬币。1892年8月5日,联邦国会通过立法,授权铸造哥伦布半美元。

参考文献

  1. 美国联邦政府,usembass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