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哈佛-史密松森天体物理中心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哈佛-史密松森天体物理中心

来自 网络 的图片

哈佛-史密松森天体物理中心(Harvard-Smithsonian Center for Astrophysics,缩写为CfA)位于美国马萨诸塞州的坎布里奇,由哈佛大学天文台和史密松森天体物理台组成。哈佛大学天文台建立于1839年,是哈佛大学艺术和科学学院下属的研究机构,并为哈佛大学天文系的教学活动提供设备和其它方面的支持。而史密松森天体物理台建立于1890年,是史密松森研究所的一个机构。1955年,史密松森天体物理台将总部迁往坎布里奇,开始了与哈佛大学天文台长期的合作关系。二者于1973年7月1日正式建立联合机构,即哈佛-史密松森天体物理中心。

简介

哈佛-史密松森天体物理中心促使两个机构在原子和分子物理、高能天体物理、可见光和红外天文学、射电天文学和天体测量学、太阳物理学、恒星天文学、行星科学、理论天体物理学等方面开展合作,此外还设有专门的教育机构。哈佛大学天文系担负了哈佛-史密松森天体物理中心在天文学人才培养方面的工作。哈佛-史密松森天体物理中心的总部位于马萨诸塞州的坎布里奇,在马萨诸塞州还有三处办公地点,还在亚利桑那州的霍普金斯山建有弗雷德·劳伦斯·惠普尔天文台(FLWO),拥有多镜面望远镜(MMT)、超高能辐射成像望远镜阵列系统(VERITAS)等设备,在夏威夷莫纳克亚参与建设了亚毫米波阵列,在智利的拉斯坎帕纳斯天文台参与建设了麦哲伦望远镜,在南极洲参与建设了南极望远镜。哈佛-史密松森天体物理中心参与的空间望远镜项目有钱德拉X射线天文台(CXO)、日出卫星(Solar-B)、太阳和太阳风层探测器(SOHO)、斯必泽空间望远镜(SST)等。

评价

1998年是哈佛-史密松森天体物理中心成立25周年,庆祝活动上回顾了中心25年来的重要发现和有纪念意义的事件,包括:1973年,由该中心设计的、安装在天空实验室上的设备发现了太阳的冕洞。在天鹅座中证认了第一个黑洞候选天体。1976年火箭实验证实了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预言的引力红移。1977年发射了爱因斯坦卫星,开启了X射线天文学的新时代。1979年,多镜面望远镜在亚利桑那开始启用,同年,哈佛-史密松森天体物理中心的物理学家史蒂芬·温伯格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1]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