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质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品质(英语:Quality),香港通常沿用古语称为质素,可指物品的特征、品性、本质,也可指商品或服务的水准、品质。 影响品质的要素包括:物品的可靠性、安全性,功能上是否完备,能否满足需求, 等等。
- “品质”一词,已随社会与经济环境的变迁,及其使用领域的需要,而由专家学者以及由服务提供者们赋予不同的定义,我们可以从下列品质定义中得知。了解品质定义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如何去实践它。
- 何谓品质?何谓好的品质?这个名称事实上很难给一个简单的定义。服务的品质与有形产品的品质似乎也不能给一个同样的标准。
- 从生产管理的角度来说,所谓好的品质就是能够一致;从顾客的角度来说,所谓好的品质就是要能符合期待。
- 品质(Quality)主要指的是定型的科学技术内在信息状态,作为企业要素的人力、人才、产品、服务等,都必须借助科学技术手段,不断的提升其内在的科技内涵,进行必要的信息化披露,准备接受质量标准的衡量和评测。
- 可指物品的特征、品性、本质,也可指商品或服务的水准、质量。
- 具体而言,产品品质是指:
- 功能(Performance):冷气机是可以产生多舒适的空气品质;洗衣机能把衣服洗得多么干净;电视机的画面有多么清晰好看。
- 特点(Features):像冷气机附有遥控装置,具有直角画面的电视机,附有安全气囊的汽车,比较上就有较高的品质。也就是指较低的不良率,这就比较单纯是指生产上的品质标准是否达到。
- 可信赖度(Reliability):每次买到产品其品质是否具有一致性,尤其是电子产品,如果常常买到有问题的,或是品质不稳定的产品,自然消费者会失去信心及信赖感。
- 耐用度(Durability):耐用度是指产品可以使用的年限,像早期的大同电扇,就具有很高的耐用度,金龟车也是,VOLVO车,BMW车也都具有耐用的品质印象。
- 服务度(Service ability):是指销售产品时,服务优劣的程度,像7-eleven提供24小时的服务,日本汽车的售后服务,都提供了较高的服务度,这也是品质认知的一种。
- 高品质的外观(Premium Image):单纯从外观上看,是否具有高品质的感觉,也很重要,因为这是消费者能以肉眼去判断的地方。
改善品质的方法
- 六个标准差:或称6 sigma,系利用一套品质管理方法,包括:统计方法,创建了组织内人员的一种特殊级别(“黑带”、“绿带”等等)。
- 每个六个标准差项目都是根据具体的步骤,完成具体的财务目标实现的。
- PDCA 循环:出于品质管制目的,依计画、执行、检查和改进措施,周而复始,持续进行。
- DMAIC方法:是实施6 sigma的一套操作方法。(DMAIC:定义,测量,分析,改进,管制)可以看作6 sigma法的衍生。
- 田口法:田口法(Taguchi Methods)是一种低成本、高效益的品质工程法,它强调产品质的提升,不是通过检验,而是通过设计。
- 包括品质稳健性设计,品质损失函数,和目标规范。
- 统计制程管制:或称SPC系指应用统计分析技术对生产过程实施监控,科学地区分出生产过程中产品品质的随机波动与异常波动,从而对生产过程的异常趋势提出预警,以便生产管理人员及时采取措施,消除异常,使过程稳定,从而达到有效管制品质的目的。
- 制程能力分析:系用以判断制程中品质的好坏,常用指标有三:Ca, Cp 和 Cpk.。
- 丰田 生产系统:是结合了丰田 集团的 Just in Time(简称 JIT)即时管理系统与 Kanban 看板管理两大系统,且加入高度自动化生产与生产制度落实与规划,并已逐渐发展成一套完整包含企业经营理念、生产单位组织、物流及品质管理、成本控制、程式库存管理和生产单位管理的作业体系,能够有效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且逐步改善产品的生产品质。
- 全面品质管理:是组织以品质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持续改进为手段,让顾客、组织成员及利害相关者满意,以达到长期成功的管理方式。
- 业务流程再造:或称BPR,注重分析、设计企业内的工作流程和过程。BPR的目标是帮助企业从根本上,重新思考怎么样工作,以便根本上地提高客户服务,削减运营成本,成为世界级竞争者。
- 方针管理:系以品质为核心经营管理,它要求对企业方针进行全面展开和管理,不仅要层层展开目标值,还需要层层落实措施。
- 标竿学习:标竿学习就其字意言,是寻找学习的对象,以他们既有成就为基准 ,透过合法管道学习,以“见贤思齐”的手段,达到改善自己经营体质之目的。[1]
全面品质概念的演进
- 全面品质管理是由早期的品质保证(Quality Assurance)、品质管制(Quality Control)、统计品质管制(Statistical Quality Control,SPC)、以及全面品质管制(Total Quality Control,TQC)等品质管理理念,逐渐发展而来的。
- 全面品质管理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二次世界大战后,战后日本的重建靠著品管学家戴明(W. Edwards Deming)、朱兰(Joseph Juran)和费根堡(Armand V. Feigenbaum)等人的协助,利用统计品质管制的工具来提升产品品质。
- 戴明除了推广统计工具外,更强调品质管理理念的革新,使得日本企业相信世界市场要的是高品质的产品,也唯有追求卓越品质才能跻身国际市场,获得国际市场的肯定。
- 日本企业不但学习戴明的统计品质管制方法,更将戴明的新管理模式融入其全面品质管理中。
- 经过了四十年的实践、修正与改变,日本产品与服务品质的卓越,成为其在国际市场上最有利的竞争优势。
- 事实上,早期美国企业认为戴明的品质管理理念不可行,而未受到重视。
- 直到1980年NBC播出“日本能,美国为什么不能?”的节目,让美国人正视全面品质管理在日本实施的成功,及其为日本带来的惊人成效。
- 载明的品质管理理念始由日本回传美国,并受到美国企业、政府机构及其他各领域(包括图书馆界)的重视,被视为改进美国企业及服务业之产品与服务品质,最有希望的方法。
- 美国国会并于1987年通过立法设立“马康包立治奖”(The Malcolm Baldrige Award),以展现政府与企业共同推行全面品质管理的决心。
- 品质观念的发展,可以分为五个时期,每个时期各有不同的品质管理策略与方法,兹分述如下:
- 1. 品质是“检验”出来的--随著工业革命的发生,出现了大量生产型态,作业员追求量的提升,却忽略了产品品质,品质便由领班负责。
- 2. 品质是“制造”出来的--1940年代当统计在管理运用盛行时,美国的休华特(Shewhart)发展出第一套管制图,引发品管学者致力开发统计方法在品管上的应用。
- 3. 品质是“设计”出来的--制程管制时期只注意自己工厂产品的品管(厂内品管),却忽略了厂外的品管。
- 4. 品质是“管理”出来的--1961年费根堡(Feigenbaum)提出“全面品管”的观念,产品品质不只是品管单位的责任,更是企业全体员工的工作。
- 5. 品质是“习惯”出来的--员工对工作的认知与价值观都将影响其工作绩效,欲有优良的产品必须先有良好的企业文化。
- 植基于制造业的品质观念是品质是检检出来的,而服务业的品质观念则是始于服务提供系统的设计。[2]
参考来源
- ↑ lingf01. 常用品质改进方法与工具. Xuite.随意窝. 2020-01-25 [2020-10-01] (中文).
- ↑ 服务管理课程. 品质观念的演进. 国立台湾大学图书资讯学系. [2020-10-01] (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