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咽后淋巴结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咽后淋巴结

系颈深淋巴结之一。位于鼻咽部的后面,头长肌的前方,收集鼻腔、副鼻窦、咽、软腭、硬腭、咽鼓管、中耳管处的淋巴管。如在此淋巴收纳区域内有炎症或恶性肿瘤,此淋巴结可出现相应的反应。颈外侧深淋巴结沿颈内静脉排列,其上端位于鼻咽部后方的淋巴结,称咽后淋巴结,收集鼻、鼻旁窦、鼻咽部等处的淋巴,鼻咽癌时先转移至此。

基本信息

  • 中文名 咽后淋巴结
  • 外文名 retropharyngeal lymph nodes

目录

1、咽后淋巴结的解剖结构:

2、咽后淋巴结转移的诊断:

咽后淋巴结的解剖结构

咽后淋巴结位于咽后间隙内,咽后间隙前界为咽缩肌,后界为椎前筋膜,两侧为颈动脉鞘,上起颅底,向下经食管后间隙与后纵隔相通。这些淋巴结分两组:咽后外侧组淋巴结和咽后内侧组淋巴结。

咽后外侧组淋巴结(Rouviere淋巴结)不仅位于鼻咽后外侧而且分布于口咽后外侧壁的C1--C3颈椎水平。正常情况下每侧有1~3个淋巴结。这些淋巴结在儿童中几乎均可见到,而在成人中可能出现于一侧,且多呈两叶或三叶融合。其中最大的淋巴结位于近颅底区域,在儿童期其直径一般为10~15mm,而在青年时期这些淋巴结在正常情况下一般直径5--8mm,年长者一般直径3~5mm。咽后内侧组淋巴结位于外侧组的下方,分为上、下两亚组。

咽后淋巴结有鼻咽、鼻窦、软腭、口咽、中耳、咽鼓管、颈段食管和甲状腺后方等区域的淋巴汇入,引流至颈静脉链的上方(II区)和颈后三角(V区)。

咽后淋巴结转移的诊断

咽后淋巴结转移较难诊断主要是由于淋巴结的位置超出了体格检查和标准的颈清扫术的范围。通过影像学技术对淋巴结的状态进行评价是可靠的,CT和MRI可以很灵敏的检测出咽后淋巴结的病变。部分学者等报道放射科医师通过CT读片对咽后淋巴结转移诊断的敏性是50%,特异性达70%,阳性预测值是33%,阴性预测值是82%。MRI能够分辨小的淋巴结并且可以将淋巴结与邻近的鼻咽肿瘤原发灶辨别开来,因此对于评价咽后淋巴结的状态MRI优于CT。

当淋巴结表现为坏死或肿瘤包膜外扩散时应考虑为转移,而不考虑淋巴结的大小。Lam等认为在成年人正常的外侧组咽后淋巴结最大直径不应超过4mm,而内侧组出现任何淋巴结应考虑异常。部分学者等指出咽后外侧区淋巴结最小直径>5mm应认为是转移,而内侧组出现任何可见的淋巴结应考虑为恶性疾病。[1]

参考文献

  1. 咽后淋巴结,医学百科, 2018-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