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县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和平县,广东省河源市辖县,地处广东省东北部、河源市中北部、东江上游、粤赣边境的九连山区。辖区面积2286平方公里,截至2017年末,总人口55.79万人,辖17个镇,县政府驻阳明镇。明正德十三年(1518年),时任左都御史王守仁率师平定浰头起义,遂奏朝廷设和平县治。经核准设立和平县。古称她是“联络闽广,带控龙南、安远,要害之地”。和平县是客家学开山鼻祖徐旭曾的故乡、太平天国名将石达开的祖居地。中国最大四角楼古建筑群——林寨古村 、全国首座抗日纪念碑——淞沪抗日和籍烈士纪念碑位于和平。和平县是粤赣高速公路、京九铁路、京港高速铁路南下入粤第一县,是中国温泉之乡、广东省县级文明城市、广东省卫生县城、广东省社区教育实验区,境内设有深圳福田(和平)产业转移工业园,享受赣闽粤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优惠,是粤港澳大湾区向内地辐射的一个窗口。
中文名 和平县
外文名 Heping County
别 名 阳明古郡、温泉之都、钟表之城
所属地区 中国广东省河源市
面 积 2286 km²
下辖地区 17个镇,245个村(居)委会
政府驻地 阳明镇九子岗商务中心
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气候
地理环境
和平地处东经114°41′~115°16′,北纬24°05′~24°42′之间,总面积2286平方公里,略呈“桑叶形”,东西横距53.5公里,南北纵距61公里。位于广东省东北部,东江上游,粤赣边境的九连山地区。东连龙川县,南邻东源县,西毗连平县,北与江西省龙南市、定南县接壤。
地形
和平县境内九连山地势较高,山峦叠翠,属丘陵山区县。西部、中部及西北部属山区,北部、东部及东南部多丘陵。谷底冲积平原则零星分布于县内各地。境内海拔千米以上的山峰有10座,最高峰风吹蝴蝶嶂海拔1272米,位于浰源国营黎明林场与连平县交界处,最低点位于东水镇成村村东江水下游江底,海拔72.2米。北部及西北部山地地势较高,海拔多在500米以上,南部和东南部地势较低,多在海拔500米以下的丘陵地带。全县地势西北高东南低,由西北逐渐向东南倾斜 。
气候
和平县地处粤北九连山区,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具有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照充足、霜期较短、生长季长、季风明显的气候特点。年平均气温19.7℃,最冷月平均气温10.0℃,最热月平均气温27.5℃,历年极端最高气温38.6℃,极端最低气温-4.5℃;雨量充沛,年平均降雨量1717.1毫米,降雨集中期为2-9月份,占全年降雨量89%;年平均相对湿度80%,最小相对湿度10%;无霜期长,年平均无霜期308天;全年日照1666.3小时,日照百分率38%;年平均风速1.9米/秒,最多风向为NNE风;年平均蒸发量1479.8毫米;年雷暴日数73.2天。主要气象灾害有低温阴雨、暴雨洪涝、干旱、寒露风及低温冻害等 。
水文
和平县境内河道属珠江大流域,县内流域面积2284平方千米。主要河道有一级河浰江1条,总长128.26千米;二级河鱼潭江、和平水、定南水3条,共长111千米;三级河2条,总长53千米。境内最大的河流为浰江河,从西至东流经境内浰源、热水、合水、阳明、公白、彭寨、林寨、东水等镇,长128.26千米,流域面积1677平方千米,年均流量41.96立方米/秒,主要支流有:和平水、鱼潭江水、油竹坝水、彭寨水、长塘水、定南水等。
自然资源
和平县是广东省重点林业县之一,有森林面积73.33万公顷,毛竹面积近2万公顷,木材蓄积量290多万立方米。植物种类有900多种,有珍稀植物桫椤及一些珍贵的中草药材,是国家级山乌桕采种基地。现已发现矿产资源30多种。温泉资源丰富,可开发利用的水电资源有7.5万千瓦。主要特产有“万家香”优质米、中华猕猴桃、香菇、柰李、椪柑、反季节蔬菜、茶叶、柿子等。该县是华南优质稻生产基地和全国最南端猕猴桃生产基地。和平县境西北高东南低,西部崇山峻岭, 中部和东南部是丘陵地,其中间有峡谷平原。境内和平水、鱼潭水汇入浰水,浰水于东水镇汇入东江。域内有林地253.5万亩,植物品种900余种,森林覆盖率71.8%;野生动物200多种。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10.7万千瓦,可开发的有6.3万千瓦;矿产资源有9类30多种,储量万千吨以上的有稀土、高岭土、石灰石、黑曜岩等六七种;温泉分布7镇40多处 。和平县矿产资源丰富,矿种较齐,经统计,全县矿产分为9类24种。钢铁基本原料矿产有铁矿;有色金属矿产有铜、铅锌、镍、钴、金、银、钨;稀土金属矿产有离子吸附型稀土矿;放射性矿产有铀矿;冶金辅助原料矿产有萤石矿、白云岩;化工原料矿产有黄铁矿、磷矿、钾长石;燃料矿产有煤;建筑材料有石灰石、花岗岩、硬砂岩等;其它非金属矿产有水晶、陶瓷土、沸石岩、膨润土、黑曜岩等。具有工业开发利用价值的矿产主要有离子吸附型稀土矿、陶瓷土、萤石、白云岩、石灰石、膨润土、黑曜岩、地下热水、铀矿等 。
经济综述
明正德十三年(1518)置县前夕,“和平广洞,良善数千家”。本县经济是农业自然经济。其时,居民辛勤耕耘,开发了年收获谷物千担的“玉米窝”“千担坝”,留下了陈迹。后因连年天灾人祸,以致田园荒芜,百业凋零。至崇祯十五年(1642),全县有1994人(此为丁徭人口,百人口实数,下同)。清初,一些有远见卓识的县令,实行稳定赋税和新增人口不加赋税,以及鼓励居民开山种粮、种豆;筑路架桥,建仓(社仓)赈灾;办公院、兴义学,培育人才等措施,促进了生产的恢复和发展。至康熙六十年(1721),全县有丁口2252人;开发田地山塘3.0797万亩;征收赋税额银6359两[1] 。随后,经过雍正、乾隆(1723~1795)两代至清代中叶,社会较为安定,大批客家人因战乱、灾荒或者官职迁调等原因继续从闽、赣南迁至此定居开发。他们运用其科学文化和技术,发展农业、手工业生产,兴办商埠、当铺,时土纸、陶瓷、酿酒等行业初具规模,县城食盐年成交量1万担(500吨)。道光二十年(1840)鸦片战争之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内忧外患,落后挨打,社会动乱,县无宁日,经济发展缓慢。民国元年(1912),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王朝的统治,一定程序上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县人利用丰富的陶土、竹木资源,兴办陶瓷、竹木加工等手工业,时有工场、作坊数百家(户),从业人员1000多人。农业、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商业的发展。大埔、潮汕、兴梅商人纷纷至此开店设铺。惠州、广州等地的盐、鱼、百货、转口洋货等大量涌入;赣南地区的米、豆、土特产品等也流入本县,或就地交换,或转口外销。时每年经和平进出的食盐2.5万担,土纸5万担,大米2~3万担。于是和平成了南北交通要道和货物的集散地。以东江上游的阳明、彭寨、东水、下车4个圩场为中心,全县形成了大小圩镇20个,集市28处,私商店铺2000多间(户)、从业人员3000多人。至民国24年(1935),全县人口发展到17.6万;开发土地面积19.0934万亩;征收赋税6.1140万银元。
视频
和平县中队宣传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