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合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和合"是一种文化基因,是中华民族先贤在实践中孕育的智慧,"和合"的价值观影响了人们的处世原则和交往理念。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和合 [1]
拼音 hé hé
来源出处 墨子·尚同中 [2]
释义
1、和睦同心。2、调和;混合;汇合。3、犹撮合。4、顺当;吉利。5、神名。指和合二神。
出处
《周礼·地官·序官》
例句
1、和睦同心。
《墨子·尚同中》:"内之父子兄弟作怨雠,皆有离散之心,不能相和合。"
《史记·循吏列传》:"施教导民,上下和合。"
唐 元稹《辨日旁瑞气状》:"臣下忠诚辅主,国中欢喜和合。"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二八回:"女儿乐,夫唱妇随真和合。"
2.调和;混合;汇合。
《韩诗外传》卷三:"天施地化,阴阳和合。"
郭沫若《论节奏》:"如成长与衰弱,上升与下降,和合与分离,即是规定万物之发展与分解的节奏。"
3.犹撮合。
《周礼·地官·序官》"媒氏下士二人"唐 贾公彦 疏:"谓别姓三十之男,二十之女,和合使成婚姻云。"
唐 张𬸦《游仙窟》:"五嫂 如许大人,专拟和合此事。"
4.顺当;吉利。
宋 周去非《岭外代答·茅卜》:"其卦甚吉,百事欢欣和合。"
元 杨显之《酷寒亭》第三折:"谢天地买卖和合。"
明 冯梦龙《警世通言·小夫人金钱赠年少》:"明日是个和合日,我同你先到 张 宅讲定财礼,随到 王招宣 府一说便成。"
5.神名。即 万回哥哥。
明 田汝成《西湖游览志馀·委巷丛谈》:"宋 时 杭 城以腊月祀 万回哥哥,其像蓬头笑面,身著绿衣,左手擎鼓,右手执棒,云是 和合 之神,祀之,可使人在万里之外,亦能回家,故曰 万回。"
6.神名。指 和 合 二神。
《四游记·哪吒行兵收华光》:"又有 和 合 二神禀曰:'不须本官出马,某二人愿往。'"
7.神名。指 清 时所封 唐 高僧 寒山、拾得 二圣。
清 翟灏《通俗编·神鬼》:"今 和 合 以二神并祀,而 万回 仅一人,不可以当之矣。国朝 雍正 十一年封 天台 寒山 大士为 和 圣,拾得 大士为 合 圣。"
和合文化
"和合"文化基因的现代转化及其创新发展,在一定意义上成为中国最具安全感的一个影响因子,这种影响是长久的、可持续的,它在根本上规范了当代中国人的思维和意识,使中国成为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力量和现实支撑。
"和合"一以贯之于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协和万邦的天下观、和而不同的国家观、琴瑟和谐的家庭观、人心和善的道德观,在方方面面影响着每一个中国人,以及中国社会制度的建构及其社会治理 。
"和合"观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也是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哲学概念,对中国文化的发展具有广泛而久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