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吴祖泽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吴祖泽
出生 1935年10月 浙江镇海
国籍 中国
民族
母校 山东大学
职业 实验血液学家

吴祖泽[1]

  • 实验血液学家 男,1935年10月生,浙江镇海人。1957年毕业于山东大学。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为军事医学科学院研究员。曾任军事医学科学院院长。

人物经历

  • 1953年秋,他赴青岛,求学于山东大学化学系物理化学专业。
  • 1956年秋,他曾被选拔拟赴前苏联深造,后因两国关系冻结而中断。
  • 1957年毕业,加入了军事医学科学院的研究行列,从事核武器医学防护的国防科技研究,曾先后几次身临核爆炸试验现场,为飞行员进行辐射检测,研制核爆炸简易防护装备,开展放射生物学和抗放药物机理等研究。
  • 1962~1979年,军事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 1973~1975年,英国帕脱森肿瘤研究所访问学者,进修细胞动力学。在英国的一年多时间里,他利用业余时间撰写了一部长达30万字的《造血细胞动力学概论》。这部中国第一部介绍实验血液学基本理论和实验技术的专著出版。
  • 回国后,他自己亲手改装的实验仪器里取得了第一批造血干细胞研究结果。成功地进行了世界上第一例胎肝移植治疗急性重度骨髓型放射病的成功病例;从胎儿肝脏中首次发现并提取到一类能特异刺激肝细胞生长的因子,1995年获美国专利。
  • 1979~1983年,军事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副研究员;
  • 1983年~,军事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研究员;
  • 1987年~,军队实验血液学重点实验室主任;
  • 1990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 1990年被国家人事部授予“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
  • 1992~1993年 军事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所长;
  • 1993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 1993~1994年,军事医学科学院副院长;
  • 1994~1997年,军事医学科学院院长,1994年晋升少将军衔(后改文职);
  • 1999年,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专业技术重大贡献奖”;
  • 2000年,被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授予“科学技术一代名师”称号;
  • 2001~《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第二届专家顾问组成员;
  • 2009~ 天津254医院生物诊疗中心负责人;
  • 2015年11月30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在该院放射与辐射医学研究所举行了“吴祖泽星”命名仪式。由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发现的国际编号为207809号小行星,经国际小行星命名委员会批准,以中国造血干细胞研究奠基人、中科院院士吴祖泽的名字命名为“吴祖泽星”。

研究方向及学术成果

  • 阐明了急性与低剂量率g线连续照射下造血干细胞的辐射损伤程度与累积照射剂量之间存在的双相特征的机理。对这些动物的观察结果在以后发生的几起放射性事故病例的病程中得到了证实。应用染色体和性别决定基因作为遗传学标志,揭示了造血干细胞群的不均一性。对人胚胎发育中肝脏造血干细胞性能和动力学作了系统的基础研究,为临床进行胎肝造血干细胞移植提供了理论依据。证实了在胎儿肝脏中存在造血刺激因子、肝细胞生长因子以及低分子抑瘤物等三类因子。首次获得了分子量为1.3万道尔顿的人肝来源的肝细胞生长因子。近年来,开展了腺病毒载体介导的P53、B7-1、GM-CSF等多基因肿瘤实验治疗,显示了良好的前景。

主要奖励及荣誉

  • 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
  • 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
  • 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项和军队科技进步奖11项,申请专利12项,曾培养了20多名硕士、博士研究生,1988年被选为国际辐射研究协会首任中国理事,先后荣立三等功和二等功,1990年7月第一批获得高级知识分子政府特殊津贴。同年,被国家人事部评为全中国“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参考资料

  1. [1]中国科学院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