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吴湘庆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吴湘庆

吴湘庆,男,汉族,1935年11月出生,江苏江阴人。中共党员,大专学历,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少将军衔,原广州军区副参谋长。1951年3月参加革命。历任战士、班长、副排长、排长、营团参谋、副团长、师教导队队长、副师长、师长、军参谋长、军区副参谋长等职。1988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是中共第八届全国人大代表。

基本内容

中文名:吴湘庆

出生地:江苏江阴

职业:军人

毕业院校:华东后勤军事干校

出生日期:1935年11月

国籍:中华人民共和国

民族:汉族

主要成就:少将,原20集团军参谋长,广州军区副参谋长,中共第八届全国人大代表展开

人物简介

吴湘庆,男,汉族,1935年11月生,1951年3月参加革命,历任华东后勤军需仓库文化教员,20军60师178团7连步兵,178团炮营任指挥排长,在20军先后担任了副排长、营团参谋、副团长、师教导队队长、60师副师长、60师师长、1985年8月任20集团军参谋长,1988年9月16日被中央军委授予少将军衔,1990年1月调任广州军区副参谋长,1993年2月当选中国共产党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人物生平

他来自江阴北门,不幸的童年经历让他的性格充满坚韧,而周边的关怀又让他满怀感恩。他少小离家,回来时已挂上了将星,成为了一名共和国将军。他就是广州军区副参谋长吴湘庆少将。夏日的午后,记者采访了这位恰好回故乡省亲的老将军,75岁的老人,只见他精神矍铄,满头银发,一双剑眉,处处显示着一个老军人特有的轩昂气度。

抗战时,日寇炸毁了全家人的希望

1935年11月,吴湘庆出生在江阴北门,家中兄弟姐妹六人,他排名老幺。当时家里在北门街上开了一家铜匠店,生活尚属殷实。但世事难料,1939年,日寇轰炸江阴,4岁的吴湘庆和家人开始了逃亡生涯。等到轰炸结束,吴家人回到北门,却看见自家的铜匠店已沦为一片废墟。祸不单行,眼看着全家唯一的生机来源就此断绝,吴湘庆的父亲气急攻心,很快就去世了。

父亲走了,家也散了。为生计所迫,两个姐姐远赴上海打工,最大的才13岁。最小的姐姐寄养到了姨妈家。大哥去做学徒工,只剩下二哥和年幼的吴湘庆陪伴在母亲身边。

“生活很艰难,母亲靠打杂和缝补衣服维持我们的生活。”吴湘庆回忆说。但好在亲戚们都很关心这个不幸的家庭。外公每年都要给钱资助、舅舅每年都会给外甥们做一套新衣服,学费也都靠亲戚们七拼八凑地帮着解决……懂得感恩的吴湘庆到现在还牢牢记着亲戚们的好。

解放后,他迎来了上大学的机会

解放后,吴湘庆在江阴县中就读。等到初二那年,华东人民革命大学对外招生。“初中直接上大学,不用交学费,而且还包吃住。”迫切希望改变贫穷命运的吴湘庆毫不犹豫地报了名。经过几番波折,华东人民革命大学没上到,结果被分配到了华东后勤军事干校文教队。经过一年短暂的学习,吴湘庆又被分配到了华东后勤军需仓库担任文化教员,竟莫名其妙地参加了工作。

“当时毛主席非常重视知识分子的作用,有知识的战士在部队里很吃香。”吴湘庆回忆说,虽然自己只有初中学历水平,但当时却和13个来自江浙沪一带的教员开办了夜校,为战士们扫盲,这一干就是两年。

到了1953年底,华东后勤军事干校的校长动员吴湘庆考地方大学。喜欢写写画画的吴湘庆顺利考上了上海美术学院,可一听学制是六年,当即就打了退堂鼓。“开玩笑,我才开始当兵,六年大学一上就不再是军人了。后来一个报告打上去,就被送到了沈阳炮校学习。”

这是一段非常深刻的记忆。当时沈阳炮校聘请的教师是来自苏联的顾问团,而教学方式也是来自苏联的军事化教学方法。“我们过的是战士生活,全年没有休息日,还要站岗放哨。学习的战士技能,开车、骑马、射击、修理、通讯,林林总总一共有19门军政文技课程。”毕业时,吴湘庆19门功课中有16门获得优秀,3门良好,成绩全优,获得了在军旗下照相留念的荣誉,并且可以自己提出分配去向。

“分配时,我想起了当年来江阴接我们的新兵连连长,当时是两月份,天气很冷,他送了两块毛巾给我御寒。”这位来自20军60师178团7连的连长给吴湘庆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此在分配时,吴湘庆毫不犹豫地选择了178团7连。“因为我是炮兵,178团7连是步兵,结果又被调到了178团炮营任指挥排长。”

转战南北,他成长为一名将军

就这样,兜兜转转,吴湘庆终于正式开始了他的部队生涯。在20军,他先后担任了副排长、营团参谋、副团长、师教导队队长、军参谋长……这其中的经历也是曲曲折折,直到1990年,吴湘庆脱离20军,前往广州军区任副参谋长,少将军衔。1996年底,已经60岁的吴湘庆暂时休息,两年后前往广东省政协任职。直到现在,已经75岁高龄的吴湘庆还担任着广东省政协历届理事名誉会长、新四军研究会常委副会长兼秘书长。

回忆起自己的大半辈子,吴湘庆始终认为,几次学习是自己毕生难忘的经历。第一次是在华东后勤军事干校,让他学会了如何做一个合格的军人。第二次是在沈阳炮校,他学会了如何做一个合格的基层指挥官。第三次是1983年进北京军事学院高级系进修,全面和系统了解了我军的战略战役思想以及积极防御的战役方针。此后两次是在国防大学,一次是学习战略指挥,[1]另一次是学习中国初级社会和邓小平理论,战略理论使吴湘庆的指挥水平再度深化,而政治学习则给他打下了深厚的政治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