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吴淞中学

吴淞中学始创于1924年10月25日,坐落于吴淞口畔,是宝山区的一所上海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

目录

历史

创办

吴淞中学的前身为宝山县立初级中学。民国十三年(1924年),由宝山县士绅袁希涛创办。初创时仅30余名学生,且缺乏教师和校舍,只能借宝山淞阳小学上课。时任校长兼教导主任的黄鼎先生四处奔波,终于在吴淞镇筹款4000余元,购地10余亩,于翌年7月在吴淞镇泰兴路(今泰和路)建成临时校舍,让师生迁入。民国十七年,吴淞区建立后,易名上海市立吴淞中学[1]

战乱流离

一·二八淞沪抗战中,日军多次进攻吴淞,校产几乎全部被毁,只得让师生分别在和安小学、上海敬业中学、新陆师范学校三校继续上课。同年5月,在市政府拨款、社会各界的资助下,迁回吴淞,重建校园。此后,学校规模渐大,教学成绩日佳,声誉日隆。民国二十六年,淞沪会战爆发,学校再遭兵燹,只得迁入市区,相继在和安小学、新寰中学、大华小学及吴淞小学授课。民国二十七年年改名上海私立和衷中学,民国三十年停办。民国三十一年,郑逸欣等主持复校,改名私立五伦中学。至民国三十四年抗战胜利,学校已分为五伦、吴淞两部。前校长程宽正重新担任校长,在教育局和社会各界的鼎力支持下,于同年8月再次复校原址,并增设高中部,成为完全中学。

学校概况

吴淞中学是一所历史悠久的中学,其教育教学水平一直稳步排在全市学校前列。学生重点大学录取率约60%。近年来学校有千余人次在国际、全国、省(市)级学科竞赛中获得奖项。此外,吴淞中学多次接待了来自日本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友人的交流学习,并与澳大利亚棕榈树海滨区、可伦宾区中学签订了友好学校协议。

办学思想

吴淞中学以“坚苦卓绝”为校训,以“为吾校之光、为学术之光、为民族之光”为不懈追求,趋向于实施“以人为本”的教育[2]。为此,学校提出了“健全人格,主动发展”的办学思想。

视频

吴淞中学 相关视频

2016吴淞中学宣传片
吴淞中学校歌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