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吴昌硕故居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吴昌硕故居,位于上海闸北区北站街道山西北路457弄12号(原北山西路吉庆里)。1985年8月20日,该建筑旧址经上海市人民政府定为第三批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1]

沿革

1910年至1927年期间,吴昌硕曾在此寓居。故居为旧式里弄三上三下石库门房屋,在上海市闸北区山西北路457弄12号。即中轴线为天井、客堂,两侧均有厢房的住宅,底层客堂用于会客室,他居二楼东厢房,前楼用作画室。1927年,他在寓所去世,之后其家属迁居他处。1985年8月20日,该建筑旧址经上海市人民政府定为第三批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情况介绍

清咸丰末年,因战争之故,大部分建筑毁于一旦,仅留存下了东侧厅。1987年政府拨款维修了此屋并对外开放;1997年由政府拨款挖掘和恢复了“状元桥”、半月池及其门楼、其宏伟的气势、奇特的样式、精巧的工艺无不显示出昔日诗礼之家的丰采。

吴昌硕故居(东侧厅)是一幢砖木结构的两进三间二层楼屋。门楣上“吴昌硕故居”五个金字闪闪发光,系书画家王个簃所书。

前进平屋为吴氏史迹展厅,陈列有《吴氏世系图》、“文革”时期出土的明嘉靖朝“吴氏父子四进士”的墓碑等,反映了吴氏家族自南宋迁浙后的发展脉络。跨过小天井便是主楼。左边是吴昌硕父母的卧室。一个半世纪前,一位艺术巨人在此呱呱落地,后来他以如椽之笔纵横驰骋,在艺术的星空里发出了最耀眼的光芒。

中间的堂屋是典型的中国式客厅,堂上高挂着《紫藤》图,为吴昌硕嫡孙、上海书画家吴长邺所作;两边为民国时期大书法家于有任所撰,吴昌硕嫡重孙吴民先所书的对联: “诗书画而外复作印人,绝艺飞行全世界;元明清以来及于民国、风流占断百名家”。

登上二楼,东头便是吴昌硕[2]的书斋,窄小的窗户、古朴的书桌和自制的刻刀和笔架等陈设说明了这是这位艺术巨人艺海泛舟的起锚地!二楼西头的“图片室”,以丰富的图片资料展示了吴氏家族的繁荣和吴昌硕一生的生活轨迹。

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对吴昌硕故居的恢复十分重视,连年拨款、逐步恢复。1997年制订了《吴昌硕故居(系列)修复工程》规划;2002年投资200余万元搬迁了故居内外26户民居,为实施规划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吴昌硕故居现在已成为安吉县对外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

视频

吴昌硕故居 相关视频

吴昌硕的故居
吴昌硕故居登上荣誉殿堂!

参考文献

  1. 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文旅论坛, 2013-08-09
  2. 晚清民国画家吴昌硕,知乎,2016-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