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吴康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吴康(1888~1956)字致觉,法名契悲,晚年自号悲翁。江苏苏州人。哲学家,佛教居士。

基本信息 本名 吴康

字号 字致觉,法名契悲,晚年自号悲翁


出生时间 1888

去世时间 1956

目录 1人物简介 2相关文章 折叠编辑本段人物简介 先后就读于苏州中学、上海复旦公学、北京清华大学。1912年大学毕业后,公费(庚子贿款)留学美国,入哈佛大学,专攻西洋哲学。1916年得文学硕士学位。归国后任教于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旋入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译所,专事英汉辞典编审十余年。1928年母亡,悲痛欲绝,得沪上黄幼希居士劝导而学佛,开始戒杀茹素。翌年于苏州灵岩山印光大师座下受五成,诚修莲宗。此后历任上海大同、复旦、暨南、光华诸大学教授。1942年任南京中央大学教育学院院长。期间,曾师事弘一、持松,聆受教益。1943年入《普慧大藏经》编印会,校注大藏经。旋应开明书店请,为之编译《英汉辞典》。1945年后皈依兴慈,受大戒,香燃三点。最后得虚云摄受,授皈依牒,赐法名宽慈。建国后为江苏省文史馆馆员,居家注疏佛经,从事佛经的汉译英工作。一生布衣素食,持戒严谨,日诵《弥陀》,悲愿深切。著有《往生确证》。曾校勘《楞严经》,英译《称赞净土佛摄受经》,并为丰子恺《护生画集正续合刊》画题英译。早年著有《心理学原理》(附《教育心理学》,上海商务印书馆1921年10月初版))、《现代师范教科书--教育心理学》(上海商务印书馆1923年8月出版),译著有《西洋哲学史》、《谦屈拉》([印]泰戈尔著,上海商务印书馆1923年出版)。

折叠编辑本段相关文章 【附:关于张东荪与吴康】

近八年来,我浏览中国社科院哲学所书库中外文藏书,斩获颇多,其中就有直接涉及张东荪与詹姆士的史料。比如我在书库中借阅过一册吴康(字致觉,英文名SolvistoK.Wu;民国时还有一个研究哲学的吴康,字敬轩,和他不是一个人)的《心理学原理(附:教育心理学)》(上海:商务印书馆,民国10年10月初版),发现书前有张东荪所写序(写于民国10年9月1日),此序似不为左君所知。张序中谈到:"吴君致觉,余之老友也。余识吴君在清代光绪末季。时余方在日本,吴君突以书抵余,询研究佛学之法。余报书谓学佛不若学哲学。此吾二人定交之始,亦余知吴君发心探索本体问题与人生问题之由来也。自是每相晤,辄谈竟夕不休,余平生引为乐事。余读乾姆斯(即美国哲学家威廉·詹姆士--转载者注)《心理学原理》,叹为当代一人。尝以此告吴君。吴君大喜,乃以书直投哈佛大学。未几乾姆斯果以书来,谆谆而诲,言且累纸。自是吴君常与乾姆斯书札往还。乾姆斯并赠以照像及著述。而吴君常引以为憾者,即其赴美之岁,正大哲逝世之年。吴君归后执教鞭于南高。是书即其讲义之修正本也。"詹姆士去世的具体日期是1910年8月26日,吴康抵美时间大概在这之后。吴康获得哈佛大学硕士学位(A.M.)后,回国任教于南京东南高等师范学校,讲授心理学。他的《心理学原理》原有英文献辞"Dedicatedtothe Dear and Revered Memory ofWilliamJames",翻出来就是"纪念敬爱的乾姆斯"。我拿到哲学所这本《心理学原理》后,发现粘藏书袋和借阅期限表的地方,覆盖了原有的毛笔签名和印章:"东荪老友惠存吴康谨赠(章:吴康)。"原来,这还是当年吴康出书后签赠张东荪的样书,对考证张东荪早年交游很有史料价值。张、吴二人的这段交往,左先生写《张东荪传》时似不知晓。

(摘自《写在<张东荪传>边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