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吴季松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吴季松

来自 中国水网 的图片

吴季松,1944年8月生,满族北京人,博士 ;全国先进科技工作者[1]瑞典皇家工程科学院外籍院士[2],北京循环经济促进会创始会长,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首席咨询专家[3],中国雄安集团公司吴季松院士工作站主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顾问教授;河海大学博士生导师[4]

基本信息

人物说明----瑞典皇家工程科学院外籍院士

民 族 ---- 满族

出生地点----重庆

出生日期----1944年8月

国 籍 ---- 中国

职 业 ---- 教育科研工作者

毕业院校----清华大学 工程力学数学系

代表作品----《知识经济》(本著作于2000年获第12届《中国图书奖》,行销27万余册,是大陆销量最大的新经济学专著。先后获北京市科技进步一、二等奖,均为第一完成人。) 、《循环经济概论》 、《六十六年变迁》 、《吴季松看世界(1987-2016)》(106国、20集) 、新循环经济学--中国的经济学》(2005年,意大利EFFE ELLE出版社出版了该书的全书英文版,是我国经济学界在发达国家全英文出版的第四部著作。) 、《湿地修复规划理论与实践》

职 称 ---- 院士

社会任职

雄安集团吴季松院士工作站主任,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研究促进会(会长副国级)首席咨询专家,国际科技工业园区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亚洲唯一) ,华中科技大学国家治理研究中心特级研究员

主要创新业绩

1. 作为改革开放后首批出国访问学者 ,1982年首次引入"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三分类 。(《科学报》);1982年根据原创意法文首翻"可持续发展" 。(内部报告)

2. 1985年在国际上创意"知识经济"取得共识 。(1990年"世界思想者论坛"10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参加)1998国际上第一部专著《知识经济》 。(北京科技出版社)

3. 1992年任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科技部门顾问,组织首次国际科技园区组织国际大会、并任副主席(科技部长徐冠华、北京副市长胡昭广任主席)。1994年,出版国际首部科技工业园专著《科技工业园--21世纪社会的新细胞》。(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4. 主持制定,指导实施我国第一批国家级生态修复规划,至2004年成功修复了北京上游水源潮河湿地、黑河东居延海湿地、塔里木河尾闾台特玛湖湿地和黄河口五个湿地 ,至今效果显著,百姓获得感强。朱镕基总理批示:"这是一曲绿色的颂歌,值得大书而特书。"温家宝副总理批示:"......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5. 1991年任全国节水办公室主任,在全国首倡并推行"水务局管理体制",至2004年全国水管机构50%为水务局。

6. 出版21世纪、国际首部全面论述湿地著作《湿地修复规划理论与实践》。

主要获奖

1.1959-1962年,北京市优秀中学学生金、银质奖章获得者。

2.2000年,水利部机关优秀共产党员。

3.2001年,北京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首位完成人 。

4.2001年,著作《知识经济》获《中国图书奖》。

5.2002年,中国政府推荐世界环境奖(笹川国际环境奖)唯一候选人 。

吴季松

来自 新浪 的图片

6.2009年,当选为瑞典皇家工程科学院外籍院士。

7.2010年,获"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荣誉称号。

8.2011年,获中国管理科学学会"管理科学奖(学术类) "。

其他著述与业绩

自1979年以来,在国际知名刊物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自然与资源》、《科学对社会的影响》 和国内最著名刊物《人民日报》(共在《人民日报》上发文12篇,约3.6万字)、《光明日报》、《新华文摘》和《中国工程学》 及国内外高层次环境与资源会议上发表资源管理、环境保护、高技术产业化、知识经济和循环经济文章百余篇 。专著有《现代水资源管理概论》、《中国可以不缺水》、《21世纪社会的新细胞--科技工业园区》、《"信息高速公路"通向何方?》、《知识经济学》和《循环经济教程》等多部,多为中国第一部同类著作。其中,《中国可以不缺水》受到国家领导人、广大水利工作者和公众高度重视。

自1979年至2008年30年来到过100个国家,著有《看世界》共11册、《看世界-全球生态考察》共6册和《从世界看台湾》总计18册,360万字,是世界上记述国家最多、字数最多的游记之一。

履历

1959-1962年,北京市优秀中学学生金、银质奖章获得者。

1962-196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工程力学数学系。

1968-1971年,大学毕业劳动锻炼,新疆呼图壁芳草湖农场拖拉机手 、后任农场办公室负责人 。

1971-1973年,新疆仪表厂当车工、后任工厂技术组长。

1973-1978年,北京物理所、合肥等离子体物理所助理研究院。

1978-1979年,先后在中国科学院英语口语、法语培训班结业。

1979-1982年,作为改革开放后首批出国访问学者,在欧洲原子能联营法国原子能委员会芳特诺核研究中心访问学者,从事受控热核聚变研究,并担任题目组长。

1982-1989年,任中科院国际合作局国际组织处代处长、高级工程师、副教授。主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和国际水文计划(IHP)。并作为中国政府代表团团员参加历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

1985–1986年,主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多学科综合研究应用于经济发展"专题研究,研究期间考察美国、日本、英国、法国、瑞典、荷兰和丹麦7国,并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项目研究报告(英文)创意知识经济,是世界首次系统研究知识经济,创立知识经济学。

1988年,在我国首译"wetland"为"湿地"。

1990年,主持审定"中国参加《国际湿地公约》报告",代表中国参加签约。

1990–1992年任中国常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代表团参赞衔副代表,将"重走丝绸之路"活动引入中国并进行组织 。

1992–1994年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科技部门高技术与环境顾问。

1993年任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国际局副局长(代局长)。

1995年,任第4届世界科技园区大会副主席。

1995-1998年,任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委员会研究室主任,主撰《中国资源报告》。

1998-2004年,任全国节水办公室常务副主任、水利部水资源司司长。

任诺威2000年世界博览会国际指导委员会委员,作为中国政府代表团专家,参加在华盛顿美国国务院举行的第2届中美环境与发展论坛,并做双方首席发言 。

连续主持制定和指导实施《21世纪初期首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规划(2001-2005)》、《黑河流域治理规划》、《塔里木河流域近期综合治理规划》和新《黄河水量调度方案》四个国务院总理办公会批准的首批国家级生态修复规划,至今效果显著。朱镕基总理批示:"这是一曲绿色的颂歌,值得大书而特书。"温家宝副总理批示:"......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2000年,作中国代表团专家参加海牙第二届世界水论坛。

2000年,受邀应聘任德国汉诺威世界博览会国际指导委员会委员(亚洲唯一)。

2001年,受邀应聘任波恩国际淡水资源大会国际指导委员会委员。

吴季松

来自 搜狐 的图片

2001年,任北京奥申委刘淇主席特别助理。

2002年,被推荐为中国政府联合国环境署(UNEP)世界环境奖候选人。

2003年,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

2004年,任北京循环经济促进会会长。

2004年,参加摩洛哥马拉喀什国际水协世界大会,为《国际水协大奖》最后两名候选人之一。

2005年获国际科技园区协会(IASP)《荣誉会员奖》,为建会以来世界第7位、中国第1位获奖者。

2005年,将循环经济理念引入国内后创立新循环经济学,著《新循环经济学》(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7年,任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决策咨询委员会主任。

2008年,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循环经济研究中心主任。

2009年,当选为瑞典皇家工程科学院外籍院士。

2010年,当选为中国技术经济学会副理事长、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

2011年,获中国管理科学学会"管理科学奖(学术类)"。

2012年,任北京市政府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共49名)。

2016年5月,历时38年完成包括世界所有主要国家在内的全球105国生态、城镇化与水资源考察,至此共出版记述考察专著21册。

2019年,雄安集团吴季松院士工作站成立。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