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吴地记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吴地记

 

 

 

吴地记》是唐代陆广微撰写地方志,一卷。

简介

旧题唐陆广微撰。后因散佚,宋人又有补录,有一卷,著者不详。所记皆吴、长洲、嘉兴、昆山、常熟、华亭、海盐七县之事,其中以吴县、长洲县为丰。

体例内容

追溯其渊源,一是受《汉书·地理志》等正史地理志和地理总志的影响。正史地理志和地理总志以州郡为纲,以县为目,记载建置沿革、户口、贡赋、山川、城邑、关塞、祠庙、物产等。《吴地记》以苏州为载述范围,先叙府,后载县,即以府县为纲。其内容大体可分为:(一)沿革,(二)分野,(三)赋税,(四)世系,(五)城郭,(六)户口,(七)山水,(八)湖泊,(九)坊巷,(十)桥梁,(十一)寺观,(十二)台阁,(十三)园宅。

二是受六朝地记图经的影响。地记为地方志书的一种形式,记地方各方面情况,尤详地理、古迹、传说。图经,一图一文,始于汉《巴郡图经》,唐图经转盛,以经为主,图为辅,所涉方面与地记相差无几。《吴地记》以地记为名,承地记体制,专载一方之情况。其于府、县所载之外,又别载山川、湖泊、寺庙、桥梁、宅邸、台阁、坊巷。此志“图画以俟后来者添修”,今本无图。书中虽未标门类,然所记分类而叙,呈现方志特性。但不足的是,各类未能集中叙述,以类系事。

版本

《吴地记》传本多种,有明万历《古今逸史》吴琯校本、天启三年樊维城《盐邑志林》本、冯梦龙《五朝小说》本、清张海鹏《学津讨原》本、道光中曹溶《学海类编》本、同治三年陈莲塘《唐代丛书》本、同治十二年江苏书局刻本、一九八六年江苏古籍出版社曹林娣校注本等。

四库提要

《吴地记》·一卷、附《后集》·一卷(江苏巡抚采进本)

旧本题唐陆广微撰。《宋史·艺文志》作一卷,与今本合。书中称周敬王六年丁亥,至今唐乾符三年庚申,凡一千八百九十五年,则广微当为僖宗时人。然书中“虎疁”一条,称唐讳虎,钱氏讳镠,改为浒墅。考《五代史·吴越世家》,乾符二年,董昌始表钱镠为偏将。光启三年,始拜镠左卫大将军、杭州刺史。景福二年,始拜镠为镇海军节度使、润州刺史。乾宁元年,始加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二年始封镠为彭城郡王。天祐元年,封吴王。至朱温篡立,始封镠为吴越王。安得於乾符三年以董昌一偏将能使人讳其嫌名?且乾符三年亦安得预称吴越?至钱俶於宋太平兴国三年始纳土入朝,当其有国之时,苏州正其所隶,岂敢斥之曰“钱氏”?尤显为宋人之辞。则此书不出广微,更无疑义。王士祯《香祖笔记》尝摘其语儿亭,冯驩宅,公孙挺、陈开疆、顾冶子墓三条,又摘其“琴高宅”一条。於地理事实,皆为舛缪。

又案乾符三年岁在丙申,实非庚申。上距周敬王丁亥,仅一千三百九十年,实非一千八百九十五年,於年数亦复差误。观其卷末称“纂成图画,以俟后来者添修”。而此本无图,前列吴、长洲、嘉兴、昆山、常熟、华亭、海盐七县,而后列吴县、长洲县事为多。殆原书散佚,后人采掇成编,又窜入他说以足卷帙,故讹异若是耶!以今世所行别无善刻,故姑仍吴琯此本录之,以存梗概,而附订其牴牾如右。又《吴地记后集》一卷,盖续广微之书者,不著撰人名氏。前有题词,称“自唐王郢叛乱,市邑废毁,或传记无闻,或废兴不一。谨采摘县录,据图经,选其确实者列於卷后”。所记建置年号,止於祥符元年,疑北宋人作。旧本附录,今亦并存备考焉。[1]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