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吳友富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吳友富

來自網絡的圖片

吳友富,生於1951年4月,浙江溫嶺人,中共黨員。曾任上海外國語大學黨委副書記、副校長; [1]

現任上海外國語大學黨委書記,教授博士生導師[2]

主要社會兼職有:全國外國語學校工作研究會理事長、上海市公共關係協會副會長、上海市場協會副理事、上海國際戰略研究會副會長。吳友富同志是中國共產黨上海市第七次、第八次代表大會代表,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 [3]

基本信息

人物說明----上海外國語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出生日期----1951年4月

出生地點----浙江溫嶺

國 籍 ---- 中國

職 業 ---- 上海外國語大學黨委書記

畢業院校----上海外國語大學

基本信息

吳友富,生於1951年4月,浙江溫嶺人,中共黨員。曾任上海外國語大學黨委副書記、副校長,現任上海外國語大學黨委書記,教授、博士生導師。

個人經歷

1977年畢業於上海外國語大學,畢業後留校任教。1985年赴香港中文大學學習工商管理;

1989年赴美國西雅圖奧林匹克學院、海灣大學等校任教,並進修公共關係和現代管理。

歷任英語系總支書記、校長助理、校黨委副書記、副校長。主要專著有《新編現代管理與公共關係》、《市場營銷策略與技巧》。主要編著有《管理學理論與實踐》、《英語365天》等。

主要譯著《公共關係與實踐》、《媒體公關12條原則》等。主編的有《國俗語義研究》、《英語動物詞彙用法詞典》、《外語與文化研究》、《全國外國語學校系列英語教材》等。

發表的主要論文有《論管理意識與管理創新》、《管理創新,迎接新世紀的挑戰》、《目標管理在高校工作中的運用》、《入世後的上海公共關係》、《品牌立市刻不容緩》等。

社會兼職

全國外國語學校工作研究會理事長、上海市公共關係協會副會長、上海市場協會副理事、上海國際戰略研究會副會長。

吳友富同志是中國共產黨上海市第七次、第八次代表大會代表,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

相關信息

校長也是企業家

專訪上海外國語大學副校長、上外附中校長吳友富教授

人才濟濟的上海,不知道多少優秀的孩子暗暗把升學目標瞄準上海外國語大學附屬外國語學校(簡稱上外附中)。

上外附中的孩子如何了得的傳說,在民間不脛而走,更讓它蒙上幾分神秘色彩。

這所名校領校長之銜近10年的吳友富教授,媒體倒鮮有報道。他的低調頗讓記者好奇。   採訪吳校長不容易

他同時在大學教課,帶研究生,實在太忙,採訪只能見縫插針。

但他又是個很讓記者輕鬆的採訪對象,思路縝密,談鋒甚健,沒有起承轉合一類的客套……他,似乎更像一個企業家。

「目標管理」、「扁平化管理」、「用錢來買制度」之類的話,頻頻從他口中道出。

漸漸地,上外附中聲名鵲起的奧秘明晰起來。

當領導找時任大學黨委副書記、副校長、新聞傳播學院院長、上外浦東附中校長的吳友富談話,希望他能掛帥上外附中時,他頗有些意外。

曾是上海市最年輕的副局級幹部的他,闖勁十足,在管理第一線已初嘗勝果。他本是上外畢業生,在母校工作多年,對附中情形自然略有耳聞。

據說,那裡矛盾叢生,管理者很難全身而退;據說,30多名英語教師竟流失得只剩13個,連課都快開不出了……

他還是知難而上了。1994年10月走馬上任,之前,他辭去所有兼職,專心全力重振上外附中。

此後一年,吳友富不動聲色地做調研,漸漸摸清了附中人心低迷、教學質量下滑的癥結:辦學定位模糊,辦學方向迷茫。

一年後,他把全體中層幹部拉到莫干山,在山清水秀之間,公開施政綱領。

吳友富上世紀80年代中期在香港中文大學上過工商研討班,90年代初又在美國華盛頓大學學過企業管理,學到的精髓便是「目標管理」。

要振興附中,首先要明確目標,也就是制定附中發展戰略。當時他那幾個鏗鏘上口的排比句,至今還被人津津樂道:

辦學質量是學校發展的生命,辦學特色是學校發展的核心,多層次辦學是學校發展的基礎,綜合體制改革是學校發展的保證。

吳友富:如何塑造良好的政府形象

良好的組織形象能為組織的生存和發展提供無窮動力。政府形象隨政府誕生而產生,對政府的生存和發展有着至關重要的意義。隨着中國政治民主化和行政現代化的發展,公眾對政府的要求越來越高,政府形象也逐漸成為衡量政府績效的重要標準之一。


政府形象系統可分為理念系統、視覺系統和行為系統三個部分。

理念系統是核心,是政府形象系統的最高決策層,反映了一個組織的基本價值理念,是驅動組織成員行為的精神力量,可看成是政府的心;行為系統是形象塑造和傳播的關鍵,體現在政府制定相應的行政目標,各項決策和實施上,可看成是政府的手;

視覺系統是政府形象的視覺要素,利用政府的建築物、辦公環境、辦公用品、出版物等載體向社會公眾準確、清晰傳達政府作為公共管理角色的理念和行為的特徵。


政府形象塑造的目的絕不是為了實現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是長遠意義上的公眾利益和城市利益的最大化。

政府理念系統是政府形象系統的核心和靈魂,是行為系統和視覺系統的展開依據。

《上海市人民政府關於加強自身建設的若干規定》提出,要努力把市政府建設成為憂民所憂、樂民所樂的服務政府,務實高效、廉潔勤政的責任政府,依法行政、公正嚴明的法治政府。可見,上海的政府理念系統的核心是建立服務、法治、責任政府。

服務政府體現了公共管理的根本目的是實現社會公共利益。政府沒有自己單獨的利益,而是以實現社會公共利益為自己的出發點和歸宿。

責任政府體現了公共管理系統的主體,政府行使公共權利,其責任是有限的、法定的。政府應着力做好企事業單位不能做、做不好、不願做的事,承擔有限責任。

法治政府體現了公共行政權力法定,公共行政管理機構編制法定,公共行政管理體系法定,公共行政職能法定,公共行政經費法定。

政府形象的行為系統是理念系統的具體展開,是公眾具體感知政府形象的依據。

政府的視覺系統指的是公眾認知政府管理和服務行為的視覺標誌。

表現在藉助特定的名稱、標誌、圖案等視覺要素,利用政府的建築物、辦公用品、人員服飾、公務車輛、政府文件,政府網站等作為形象載體,向社會公眾準確、

清晰地傳達出政府作為公共管理角色的理念和行為的特徵。

參考來源

  1. 吳友富 ,跨考研招網
  2. 吳友富 ,上海外國語大學網
  3. 吳友富 ,新東方在線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