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吳越文化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吳越文化(),又稱吳文化、江浙文化、江南文化,是指江浙地區的地域文化,其範圍大致包括今日的蘇南、江西東北的上饒地區皖南和浙江省及上海市,基本與整個吳語方言區(包括有系屬爭議的徽語)相吻合。

  • 吳越文化形成於周代,于越部落和勾吳部落本屬一族,文化相近,使用同一種語言。
  • 由於生產力水平低下,被中原的夏部落視為蠻夷。
  • 之後吳越二國先後引入了河洛地區和楚國的先進諸夏文化,相繼通過北伐成為春秋時代的霸主,並在互相征服之中融合,構成了吳越文化的雛形。
  • 到了晉朝由於五胡亂華,開始受到南渡的門閥貴族影響,成為中國文化中精緻典雅的代表。唐代吳越經濟超過關中和河洛地區,影響力進一步擴大。
  • 原先北方文化在北方地區在戰爭和多次的少數民族統治中淡化,因此,吳越文化又保留了較多了傳統中國文化。
  • 例如,吳語比較細軟優雅,享有「吳儂軟語」的美稱;吳越飲食以香甜可口為特徵,與以香辣為主的西南、以干咸為主的北方飲食成鮮明的對比;吳越地區輩出文人墨客和科學家,古代狀元和現代中國院士中吳越地區人士要占近四成。
  • 從考古資料來看,吳越文化的淵源可以推溯到舊石器文化時期。1985年春吳縣(今蘇州市吳中區)三山島發現的一處舊石器時代文化遺址,是長江下遊首次發現的舊石器地點,為研究吳越文化的起源提供了重要資料。
  • 吳越文化又稱江浙文化,是漢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江浙的地域文化 。
  • 吳越文化區以太湖流域為中心,其範圍包括今上海、江蘇南部、浙江、安徽南部、江西東北部。吳越文化又可細分為“吳文化”和“越文化”,兩者同源同出。
  • 吳越文化有其鮮明的標誌形式,如舟揖、農耕、印紋硬陶、土墩墓、懸棺葬以及好勇尚武、淫祀和斷髮文身,先秦典籍多有記載 。
  • 從河姆渡文化、良渚文化一路走來,歷經數千年的風雨同舟,吳越文化風采依舊。“吳文化”和“越文化”“同俗並土、同氣共俗”,逐漸在相互交融、激盪、流變與集成中形成統一文化類型。
  • 吳王闔閭都於姑蘇,越王勾踐都於會稽。
  • 早期吳越民眾以尚武逞勇為風氣,晉室南渡(即永嘉南渡)後士族文化的特質改變了吳越文化的審美取向,注入了“士族精神、書生氣質” ,開始成為中國文化中精緻典雅的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