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吴正己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钢丝讨论 | 贡献2019年12月4日 (三) 10:33的版本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吴正己


图片来源远见
职业 国立台湾师范大学教授兼任副校长

吴正己国立台湾师范大学资讯教育研究所教授兼任副校长;担任教务长任内,他做出许多重大的改革,像是废除双二一制度,吴正己曾说:“学生要为自己的学习负责,多给学生一点机会,不要让二一制度剥夺学生学习的权利。”

他的学术专长包括电脑课程与教材设计、资讯科技融入教学、行动学习。

新闻

台湾师范大学校长吴正己:想题目没有SOP 只需勇敢跳出框架<

台湾师范大学校长吴正己,毕业于台湾师范大学工业教育系和研究所,并在美国德州大学奥斯汀(Austin)校区取得科学教育博士,从学士、硕士到博士,研究领域一直都是人文教育与资讯科技的跨域创新。“跳出制式框架,是做研究最重要的思考,”吴正己分享跨领域新议题的心得:

“写论文”是读研究所最大的挑战,有人因为写不出毕业论文,最后半途而废;也有人虽在老师带领下找到方向,但对于到底要研究什么主题,才能帮自己未来加分,迟迟找不到答案。

没有唯一解答 只有比较好的答案

寻找研究主题,最重要的就是“跳出制式框架”[1],这也是我常在指导学生时一定会反复讲的一句话:“所有的问题,只有比较好的答案,没有唯一的答案。”

提到念研究所,学生常直接联想到“研究题目”“研究方法”“文献探讨”,觉得应该照著某个SOP执行,因此产生“最理想的研究题目”,但这么一来,反而落入传统思考,让你找不到想做的题目。

我常问学生,你们都知道做研究的英文是“do research”,但究竟这是什么意思?若把research拆解,就是re + search,也就是“反复”+“找答案”,所以在思考研究题目前,更该自问的是:我对这个领域,有什么想法、质疑或想不开的地方?

有了问题,却找不到答案,就是一个很好的研究方向;先有质疑,才来应用研究方法、文献探讨等方法,把质疑缩小,缩小到自己能力可以处理的范围,题目就诞生了。

很不幸地,我从台湾到美国再回到台湾,尤其在学校这几年,看见学生做得最差的就是“质疑”。

学生常说,“老师,请你告诉我答案”,或问“老师,答案是什么”。这种心态必须怪罪台湾的升学考试制度,因为考试都是照著标准答案给分数,以致学生从小就很习惯“课本上的问题,都有标准答案”,也习于这样的学习模式。

然而念了研究所之后,突然被要求自己思考,反而不知道该从何著手,才会找不到研究主题。

其实,世间大部分的事,几乎都没有标准答案;就算是科学,也只是当下所知的最佳解方。这个答案,可能随著研究发展、知识扩展在未来改变;社会科学领域,更没有标准答案,随著情境不同,不同的解答,可能都是对应那个问题的最佳答案。

我在指导学生时,最常做的练习就是强迫他们问问题。也就是,先从眼前内容中找出隐藏问题,一旦脑筋动起来,就能用不同的角度看事情,研究的第一步就开始了。当学生能问对问题,就能够循著这个方向去找答案、想题目了。

做有兴趣的事 站在前人肩膀看问题

我会给想读研究所的学生两个建议:一是“一定要从事你有兴趣的领域”;二是“不妨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看问题”。

很多人在选择研究所或是跨领域时,会从未来工作机会、是不是热门主题、未来新兴产业等比较实际角度去思考。这当然没错,但若把“工作前景”当作唯一重点,研究生涯可能会过得很痛苦。

因为研究就是从现况中找问题,自己有兴趣的领域,就会主动去找资料,一边读一边觉得很有趣,就算老师塞给你一堆知识,也会累得乐此不疲。随著所知不断拓展,不管是看问题、跨领域的主题,通通都有了新的可能性。

当然,也可能发生明明自己很有兴趣、读了很多资料,还是找不到好题目,这时我就会给学生一条线索:从别人论文中“相关文献”最后的“未来的研究建议”思考起。

任何一个好的研究论文,作者都会坦白自己还有很多未达或待答之处,建议所有想要找好问题的学生,不妨从这里著手,就能有效帮助自己把问题范围缩小。这就是站在前人肩膀上,接力去质疑现状与破解问题的方法。

“培养对问题的思考,喜欢所从事的学科,”是大学和研究所最大的差异,也是我身为一位校长,觉得学校该教给学生最重要的教育理念,这是一种从研究中,建立质疑、求真、求解的精神。

参考资料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