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山太湖山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含山太湖山 |
中文名称;含山太湖山 位于;含山县南部 东近;长江 西邻;巢湖 |
含山太湖山位于含山县南部,东近长江,西邻巢湖,是省城合肥通往江南的一道绿色屏障。这里山峦起伏,森林茂密,山青水秀,景色宜人。1992年林业部将太湖山确立为国家森林公园。太湖山风景区主要景点包括波光潋滟的月亮湖,妙趣天成的奇石异洞,香火兴盛的太湖寺庙,以及太湖山鹿苑。[1]
地理环境
国家森林公园总面积1800多公顷,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每年降雨量800至1600毫米。动植物资源丰富,公园内仅木本植物就有70余科、350多种,既有遮天蔽日的百年古树,也有许多极具观赏价值和保护价值的珍贵树种以及特种经济林树种,还有药用植物500余种,野生兽类鸟类50多种。太湖山一年四季风景如画,古人称之为"有风松涛吼,无雨水长流。"春日百花争艳,蜂飞蝶舞;夏日枝繁叶茂,鸟语蝉鸣;秋日霜染丛林,红叶点缀;冬日云雾缭绕,苍松傲雪 。
主要景点
太湖禅寺又名太湖寺、普明禅寺,位于含山县南太湖山合裕公路旁,因山得名。该寺于宋元丰二年(1079年),由高僧无用贤宽禅师创建。《高僧传》载:开山时无用禅师一人日夜开辟,日久感天灯下照。无用禅师不仅是该寺创建人,还著有《无用祖师语录》流传至今(省宗教志)。明洪武三年(1307年),僧行庆重建。清光绪八年(1882年)、二十五年均有修建。清普明和尚重扩建,又称普明禅寺。殿宇建筑代有兴废,寺内住持也时有替换。1927年,宏瑞住持太湖禅寺。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底,日军烧毁该寺大部分建筑,并杀害和尚1名。1957年,该寺有和尚10名,云游僧和斋公出入频繁。"文革"期间,寺内经卷、佛像被毁。改革开放后,宗教政策逐步落实,僧人回到寺中。太湖山有钟山、鼓山、木鱼山。寺内有屋内塔、锅边井等奇景。1985年1月,太湖禅寺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列为省级重点寺庙。
建筑布局
太湖禅寺雕梁画栋,飞檐走兽,琉璃瓦盖,金碧辉煌。寺庙周围古树葱郁,清静幽雅,佛意盎然。慧庆大法师任住持后,又将大雄宝殿全堂佛像装金。太湖禅寺为了加快景区的建设和发展,采取对称均衡的布局,保留千年古刹的传统建筑风格,在中轴线上依次建停车场、牌坊、放生池、寮房、钟鼓楼等。扩建后的太湖禅寺集休闲、佛教文化观赏、佛事活动为一体的徽派园林式建筑,十方善信和八方宾客将来此礼佛问道,探幽访胜,凭吊古今。太湖禅寺后约一里的山间有一殿,名曰二圣殿。殿宽三开间,中供地藏王菩萨,内有明宣德年间的香炉和清光绪年间的磬。现散失在民间。天台禅寺位于太湖山主峰的半山坡上,由天龙关、龙王殿、大雄宝殿组成。龙王殿内有一股清泉终年从石龙嘴中涌出,清澈甘甜,故称龙泉。大雄宝殿内由巨大的天然倒心石组成,更为奇观的是倒心石右侧有一株碗口大的灵芝。这曾是无用贤宽禅师修炼休息处。整座山上的灵气都集中在这里,故有"不到天台就等于没来"的说法。天台禅寺四面环山,前有溪水淙淙有声,后有山林郁郁葱葱,环境十分幽静。接引庵与太湖禅寺隔山相应,为含山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庵西边有双泉,泉水日取不竭,庵前有一古树,高13.5米,枝叶舒展,优雅别致。太湖山佛寺集中,布局合理,依山就势,鳞次栉比,它们组成了一个各具特色的庙宇群。其建筑风格类似九华山,故又称为"江北小九华"。
相关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