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后掠角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来自 孔夫子旧书网 的图片

后掠角是中国航空航天科学技术的一个名词术语。

汉字,中国古人智慧的结晶[1]。千百年间,它经历了“甲金篆隶草楷行”的发展[2]。从记录的工具到艺术的载体,它的身上,倾注了无数先人的心血。

名词解释

飞机翅膀有几种布局,二战时候一般都是平直翼,就是一个长方形,后来为了提高速度,发展出了后掠翼,就是翅膀以机体的垂直线为基准朝后旋转,使机翼后部外缘和机体中轴线夹角小于90度,这个角度就叫后掠角。后掠角是指从机翼平均气动弦长连线自翼根到翼尖向后歪斜的角度。

平直机翼是最原始的机翼,其优点是升力大,气动构型最简单,控制方便,相应的内部结构少,重量轻,载油系数大,缺点就是因为过于原始,只能低速飞行,无法适应高速状态的复杂气动。

其后开发的是后掠翼,后掠翼是平直翼简易降阻的构型,通过后掠角在尽量保证升力面积的情况下减小阻力,最初级的提速方案。缺点是初期设计后缘气动性能差,升力小,现代改良的梯形翼则是目前性能最好的常规机翼,主要应用在重型机上。

基于早期后掠翼的问题,采用的解决方案就是三角翼,三角翼优点是在保证了和后掠翼同样的低阻性能的前提下增加了升力面积,并且由于三角形几何特点的先天优势以及先天不用处理翼尖气流分离的问题,三角翼的技术要求和控制难度可谓是和平直翼一样的低,这也是为何大多数中期二代机和二流三代机都使用三角翼的原因。但是,三角翼由于失速角低,低速性能极差,于是出现了两种变体机翼,一种是前缘双角度的双三角翼,另一种就是能够在近平直后掠翼和类三角翼之间变换的变后掠翼(其本质就是为了获取两种机翼的优点,后来被梯形翼取代,技术难度大,可靠性低,结构死重,难维护,载油系数低,不能挂载武器是变后掠翼的独特缺点),由于三角翼前缘气动过于简单,表面气流速度大(也是其低阻的原因),翼根面积过大,导致其迎角稍大就会出现表面气流分离而失速,为了一定程度上补足这一点,引用二战后期的前置控制面设计出现了“鸭式布局”,其本质就是带涡流辅助面的无尾三角翼布局。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