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吉镇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吉镇位于绥德县城东北方向50公里处,距青银高速20公里,约在东径110°39',北纬37°41'之间。[1]

概述

吉镇,位于绥德县城东北方向50公里处,约在东径110°39',北纬37°41'之间。傍黄河,靠长城,扼秦晋,控蒙夏。自古以来就是"三秦门户,京津屏障"。素有"一天能走两省六州县,过来过去要歇圪针店"的俗语民谚,有着十分重要的战略位置和经济地位。

这里地处北温带,属典型的大陆性季风区。干旱少雨,日光充足。年平均气温偏低,却升降明显,变化较大。无霜期短,多风少雨,气候干燥。降水分布不均,多集中于夏秋两季。春冬多风,其特点是范围大,风力强,时间长,多伴有降温、雷电和冰雹等灾害性气象。地质地貌属典型的陕北丘陵沟壑区,土质疏松,耕作性好,宜耕期长,保肥性强,宜发展林木畜牧。据史料记载,秦汉时期,这里曾是一个雨水充沛、气候温润、林草繁茂的森林地区。隋唐以后随着人口的增加,无节制的毁林开荒;特别是明代中叶以后,实行屯兵垦田致使森林锐减植被破坏,生态环境恶化,水土流失现象日趋严重,地质地貌变得支离破碎,制约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解放以后虽然提倡指数造林,但由于"重植轻护",收效甚微。直到21世纪初始,在党中央关于"再造一个山川秀美的大西北"的号召鼓舞下,截止2005年6月底,全村已有5000多亩退耕还林,占总土地面积的65%以上,破坏的植被正在得到恢复,恶化了的生态环境正在开始好转。吉镇是块古老的土地。考古发现,早在新石器时期,这里就有了人类活动的踪迹。史料记载,这里古属白翟,秦属上郡,汉属雕阴,隋唐以后一直都属绥德(州、地)县管辖。自秦汉开疆以来,各朝各代都曾在这里设有行政管理机构。明清以前实行"乡约制",民国以后实行"保甲制"。1940年共产党接手政权后,于1942年开始设立区、乡人民政府,并设有教育、文化、卫生、农技、金融、邮电、通讯等相应的事企业单位。1942年至1958年,村里设有三个行政村;1958年人民公社化以后,改大队为村民委员会,下设18个村民小组。截止2005年6月底,全村共有26个姓氏,626户,2486人。共有耕地8000多亩,桑园草场6000多亩,水地200亩,坝地460亩。2004年全村人均纯收入首次达到2000元。

吉镇是一块美丽的土地。大自然造物的鬼斧神工,把这里的山川原野雕凿的形胜险要、雄浑瑰丽。老鹰山凤凰山高家山、鳌头山四座大山,像四张巨大的屏障,分列东西南北四方;清水河、十里河、龙凤河三条小溪沿沟而行、绕村而过,滋润着这块土地,养育着这方黎民。砚峁、圪溜嘴、楼峁、悬渠、前后龙天庙六条大沟,纵横交错,构成了吉镇"四山相碰,两坪夹镇,二水绕洞,一字长蛇"的基本格局,成为陕北黄土高原腹地典型的山区集镇.不朽的文化底蕴。村里曾有过金华寺、玉帝庙、关帝庙、魁星楼、阳台则等名胜古迹。近年来新修的凤凰山祖师庙,不仅气势宏伟、庙宇巍峨,而且集中了许多碑匾、石刻等文物古迹,既是一个群众宗教活动的场所,又是一处新的人文景观。村里设有百年老校--吉镇完小,县办的吉镇中学,还曾设有社办的农业中学、民办中学等教育机构,为国家培养了数以万计的人才。这里钟灵毓秀、地灵人杰,文运昌盛、英才辈出。据不完全统计,仅清朝后期就出过进士2名,太学生9名;解放以后,先后有大学本科以上学生250多名,其中硕士研究生14名,博士研究生7名,出国留学生7名;取得副高以上职称的专家学者39人,成为方圆乡镇有名的"文化镇"、"大学村"。在长期的群众性文化活动实践中,培养锻炼了一批各具特色的民间文化,演出了许多深受群众欢迎的文艺节目。[2]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