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吉奥弗亥多·卡帕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吉奥弗亥多·卡帕(Gioffredo Cappa, ca. 1644-1717)是十七世纪杜林(Turin)地区重要制琴家。

意大利皮德蒙提琴制作学派

1650-1754年间,杜林地区进入制琴精华时期,由恩里柯·科提那 (Enrico Catenar, c.1620-1701)领导,陆续几位大师吉奥弗亥多·卡帕(Gioffredo Cappa, c. 1653-1717) 、法布里奇奥·森达(Fabrizio Senta, c. 1630- c. 1700) 、史宾瑞托·索尔萨那(Spirito Sorsana, c. 1714-c. 1740) 、乔凡尼·弗朗切斯科·契隆尼亚(Giovanni Francesco Celoniati, 1676-c. 1754) ,以师徒传承的方式,构筑出皮德蒙制琴特色。 其制琴特征包含提琴单片背板制作,而琴头螺旋部分的工法和其他制琴家相异,皮德蒙学派使用特殊刻刀,沿著琴眼的圆弧轮廓刻凿而成,并非笔直地朝下凿刻。琴颈外形和F孔形状相似,左右相互对称,琴颈转入琴头衔接处较为纤细,此为德国学派的特色(其他意大利学派则成对称轮廓) 。 [1]

师从恩里柯.科提那

其作品和恩里柯.科提那(Enrico Catenar, ca. 1620-1701)有共通特征,因此有人认定他就是恩里柯.科提那的弟子。 他制琴采用上等木头,提琴样式与阿玛蒂(Amati)相似,带有德国色彩,具有高品质水准。

吉奥弗亥多‧卡帕1700制violin

此琴制于杜林,采用上等木头,细长的边角,提琴型制和阿玛蒂琴相仿。背板由单片枫木构成,其镶线线条虚实不一,收尾处似乎多次重新描绘,关于这点或许可视为卡帕琴的独特风格。 音色:此把琴的音色、音量方面完全不输给克里蒙纳同时代的作者。 提琴证书:John & Arthur Beare, London, 1999-07-04 现藏地点:财团法人台南市奇美文化基金会:中华民国台南市[2]

拍卖价格

2006年2月,他制作的小提琴拍卖纪录是189,421美元[3]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