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歡樹(龔保彥)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合歡樹》是中國當代作家龔保彥的散文。
作品欣賞
合歡樹
這是一種我的故鄉漢中平原山野里生長得極為普遍的樹。土坎上、荒坡里、草坪中、刺叢間,甚至懸崖畔,隨處都能見到它們身影。只是故鄉的人們不叫它「合歡樹」,而是叫它「夜好樹」。
故鄉的人們之所以把它叫「夜好樹」,是因為它互相對生的一片片橢圓形葉片,白天朝陽升起時彼此分開,夜晚夜幕降臨時合抱在一起,就像一對對相互恩愛的夫妻,早起為了生計不得不分開去奔波各自的營生,夜晚天漆地黑回到家裡就相互擁抱在一起,夜夜相好,濃情蜜意,故而得名。
此樹雖然屬落葉喬木,但並不像白楊那麼挺拔高大,也不像松柏那樣粗壯雄偉。它終其一生也頂多不過長十五六米高,二十多公分粗,且枝杈眾多,長到一定高度就不再往上長,而是歪爬着身體,向四周伸展開巨大的樹蔭。
它每年天氣炎熱的盛夏時節開花,開出的花名叫合歡花,花期為6至7月,花為絮團狀,粉紅色,沒有花瓣,只有一根根細針狀花絲,且一律直直向上,往四面八方輻射開,軟綿綿,毛絨絨的,散發出絲絲縷縷若有若無、縹縹緲緲馨香,遠看如一個個少女嫣紅撲粉的笑臉,又似一個個絨線做成的藝術品,俏立在枝頭上,點綴在萬綠叢中,非常嬌艷惹眼,也極為招人喜愛。為此清代詩人喬茂才為之賦《夜合歡》詩一首:朝看⽆情暮有情,送⾏不合合留⾏。長亭詩句河橋酒,⼀樹紅絨落馬纓。詩中提到的「馬纓」,全名叫「馬纓花」,是合歡花的另一種別稱。
也許正是因為它有如此美麗的花朵和寓意吉祥的樹名花名,無論城市還是鄉村,人們都十分喜愛它,在美化環境,裝點庭園時,紛紛栽種這種樹。因此,城市裡的道路旁,機關單位的綠化帶,公園大大小小花圃中,以及農村很多人家房前屋後空地上,都有它挺拔俊俏的姿影。
合歡花在七月底八月初開罷後,就結出一嘟嚕一嘟嚕狹窄而細長的扁平形莢角,莢角結得很繁多,往往一嘟嚕就有三四個、五六個、八九上十個不等,類似洋槐樹莢,8到10月成熟後釆摘下來,砸開莢角取出其中一顆顆碎小的黑色籽粒兒播種到泥土裡,來年就會長出一株株合歡樹幼苗。
小時在老家,每年暑期學校放假回到家裡上山放牛,我和小夥伴們最喜歡做的一件事情,就是把牛往一片青草茂盛的山坡上一丟,任由它們在那自由自在低頭吃草,然後我們就像一個個小猴子一樣,紛紛脫掉鞋子,光着腳爬上長在高高土坎上的一棵棵合歡樹玩耍。
我們或坐或站在合歡樹一根根胳膊粗的枝杆上,捕蟬子,掏鳥蛋,賞花,嬉戲,眺望遠方,仰頭觀看頭頂樹枝樹葉間廣袤無邊的藍天,並在合歡樹枝葉遮掩下,躲開盛夏灼人的日頭暴曬,享受樹蔭的庇護和山谷吹來的縷縷山風的清涼,有時還無憂無慮地唱着歌謠,幻想未來長大後要做的各種事情。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家鄉那一棵棵合歡樹,不僅給了我們童年歡樂,還承載了我們幼小心靈許許多多五彩繽紛的夢想。
我現在遠離故鄉,工作、生活、居住在漢江下游一個城市。
這個城市緊挨漢江邊的濱江公園一條林蔭路兩邊,密密麻麻長滿香樟、櫻花、梅花、楓樹、柳樹等各種不同品種的景觀樹。其中就間雜生長着二十多棵合歡樹。
這些合歡樹都不高,頂多只有七八公尺。每年3至5月它們尚沒開花的時候,都青枝綠葉,悄寂靜默,打眼看去與周圍其它樹木似乎沒什麼不同。而一進入驕陽似火的6月,它們就忽地好像搖身一變,枝頭上驟然開出一朵朵奼紫嫣紅的合歡花。
合歡花們或俏立在高處的枝頭上,或蹲踞在低處的枝椏中,或隱藏在濃密的枝葉間,仿佛一團團火苗,又如一點點彩霞,不但把合歡樹上上下下點亮,還把周圍綠蔭輝映得鮮紅,非常美觀漂亮。
每天下午五六點鐘夕陽銜山、夜幕快要降臨時,我就和妻子去公園那條林蔭路上散步,一是鍛煉身體,二是吹着濕潤涼爽的江風納涼消暑。每每這個時候,我們都要挨個兒細細品、慢慢賞那一樹樹千婆百態、嬌艷欲滴的合歡花,還不停呼吸它們散發在空氣里的縷縷沁人的花香,不知不覺間,緊張工作一天的疲勞轉瞬消失,渾身上下不但頓時感到輕鬆舒坦,心情也覺得十分愉悅。
此時此刻,我還會突然聯想起生長在千萬里之外漢中平原故鄉山野里那些曾經給了我童年無數歡樂和夢想的合歡樹和合歡花,心裡一股濃濃的思鄉之情禁不住油然而生…… [1]
作者簡介
龔保彥,男,作家,陝西省漢中市南鄭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