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司各脱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司各特
司各特
原文名 Samuel Taylor Coleridge
出生 (1771-08-15)1771年8月15日
英国
逝世 1832年9月21日(1832-09-21)(61歲)
国籍 英国
职业 作家
知名作品 《湖边夫人》
《特里亚明的婚礼》
《克里斯特贝尔》
《岛屿的领主》

司各特,作家,著名的历史小说家,欧洲历史小说的创始者。1771年8月15日生于爱丁堡一古老家族,1832年9月21日卒于阿伯茨福德。曾在爱丁堡大学攻读法律,1792年成为律师,后任塞尔扣克郡副郡长和爱丁堡高等民事法庭庭长。他终生辛勤笔耕,写作了大量诗歌、小说、历史、评论等[1]

人物生平

司各特Scott,Sir Walter(1771~1832)英国作家,著名的历史小说家,欧洲历史小说的创始者。1771年8月15日生于爱丁堡一古老家 族,1832年9月21日卒于阿伯茨福德。曾在爱丁堡大学攻读法律,1792年成为律师,后任塞尔扣克郡副郡长和爱丁堡高等民事法庭庭长。他终生辛勤笔耕,写作了大量诗歌、小说、历史、评论等。晚年因经营出版业不善而破产,为还债日夜写作,终因积劳成疾而去世。

年少伤病

司各特的正规教育开始于1775年到1776年间,当时他正在英国的巴思接受麻痹症治疗。1779年,他进入爱丁堡的一所高中。他学业平平,但记忆力惊人,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望;他具有非凡的叙事能力,常常给同学们叙述一些动人的故事。从这个时候起,他对中世纪骑士传奇和历史故事特别迷恋。1783年离开高中以后,他又进入凯尔索的一所文法学校。同年,他进入爱丁堡大学,当时他年仅12岁。在大学里他接受了许多哲学和文化方面的熏陶,对他以后世界观产生了非同一般的影响。 司各特18个月时患小儿麻痹症而有腿萎缩。12岁时进爱丁堡大学。他十分欣赏德国的“狂飙文学”,翻译过德国著名民谣《莱诺尔》。1802年司各特出版《苏格兰边区歌两集》。1805年他第一部有分量的作品《最后一个吟游诗人之歌》问世。此后他投资印刷行业。1808年出版诗歌《玛米恩》,以后他创作了《湖边夫人》、《特里亚明的婚礼》、《岛屿的领主》等一系列诗歌。他最后一部长诗是《无畏的哈罗尔德》。

1802~1803年,司各特搜集出版了三卷本《苏格兰边境歌谣集》,得到好评。1805年后,陆续出版了《最后一个行吟诗人之歌》、《玛密恩》和《湖上夫人》等8部长诗。他的长诗受哥特派前浪漫主义影响,大都以历史或民间传说为题材,表现古代苏格兰和英格兰君王和贵族们的骑士冒险事迹。作品富于浪漫主义情调,表达了作者对苏格兰风光的热爱和对古代骑士理想的向往。

1814年,司各特开始创作历史小说,匿名出版了《威弗莱》。它以18世纪苏格兰詹姆斯党人起义为题材,歌颂高地人民的英勇,也哀悼苏格兰氏族社会必然衰亡的命运。主人公威弗莱既怀着正统思想,又同情起义者,在两个阵营之间徘徊不定。这个人物类型在司各特的历史小说里一再出现,被匈牙利批评家卢卡契称为“中间道路”的主人公。司各特一生共写了27部历史小说,其中有较大一部分以苏格兰历史为题材,主要有:《修墓老人》,描写17世纪苏格兰清教徒为反抗英国当局的残酷镇压而英勇起义的故事,曾受到马克思的高度赞扬,也是他老人家最喜爱的小说之一;《红酋罗伯》,描写被人称作“苏格兰的罗宾汉”的部落英雄“红酋罗伯”杀富济贫和对抗官府的动人事迹;

《中洛辛郡的心脏》的背景也是爱丁堡市民反对英国统治者的一次历史暴乱,但着重创造了具有高尚品质的普通苏格兰姑娘珍妮·迪恩斯令人难忘的形象,被认为是司各特最优秀的作品。司各特还写了不少以英格兰和欧洲历史为题材的历史小说,主要有:《艾凡赫》,又名《英雄艾达荷》,通过主人公艾凡赫的历险,表现了英国狮心王理查时期复杂的民族矛盾和社会矛盾。故事曲折,人物形象有鲜明个性,是作者最为脍炙人口的小说;《城堡风云》通过法王路易十一的卫士昆廷·达沃德的经历,描写了法国反对封建割据、建立中央集权的斗争。司各特是英国历史小说的创始人,他的小说创造了许多栩栩如生的历史人物和普通劳动者的形象,充满浪漫激情,引人入胜,同时又真实地反映历史发展的总趋势。司各特的历史小说对19世纪欧美的许多作家都产生过重要的影响。如: 英国的狄更斯,法国的巴尔扎克,雨果,大仲马.美国的库柏,俄国的普希金等。

英国著名的小说家瓦尔特·司各特是一个诚实守信的人,虽然为他很贫穷,但是人们都很尊敬他。

司各特为人正直,他的一个朋友看见他的生活很困难,就帮他办了一家出版印刷公司,可是他不善于经营,不久就倒闭破产了。这使原本就很贫穷的作家又背对背上了六万美元的债务包袱。

司各特的朋友们商量,要凑足够的钱帮助他还债。司各特拒绝了,说:“不,凭我自己这双手我能还清债务。我可以失去任何东西,但惟一不能失去的就是信用。”

为了还清他的债务,他像拉板车的老黄牛一样努力工作,他的朋友们都非常佩服他的勇气,都说他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是一个正直高尚的人。

当时的很多家报纸都报道了他的企业倒闭的消息,有的文章中充满了同情和遗憾。他把这些文章统统扔到火炉里,他的心里对自己说:“瓦尔特·司各特不需要要怜悯和同情,他有宝贵的信用和战胜生活的勇气。”

在那以后他更加努力地工作,学会了许多以前不会干的活,经常一天跑几个单位,变换不同的工作,人累得又黑又瘦。

有一次,他的一个债主看了司各特写的小说后,专程跑来对他说:“司各特先生,我知道您很讲信用,但是您更是一个很有才华的作家,您应该把时间更多地花在写作上,因此我决定免除您的债务,您欠我的那一部分钱就不用还了。”

司各特说:“非常感谢您,但是我不能接受您的帮助,我不能做没有信用的人。”

这件事之后,他在日记本里这样写道:“我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睡得这样踏实和安稳。我的债主对我说,他觉得我是一个诚实可靠的人,他说可以免掉我的债务,但我不能接受。尽管我的前方是一条艰难而黑暗的路,但却使我感到光荣,为了保全我的信誉,我可能困苦而死,但我却死得光荣。”

由于繁重的劳动,司各特曾经病倒过。在病中,他经常对自己说:“我欠别人的债还没还清呢,我一定要好起来,等我赚了钱,还了债,然后再光荣而安详的死。”

进入律师界

1786年3月,他跟随父亲进入律师界。1788年,他因病中断大学教育,一年后复学,聆听了许多法律方 面的讲座。因此他对苏格兰从封建社会发展到现代社会的历史有了较为透彻的了解,这对他的小说创作产生了一定作用。他同其他学生一样,参加了许多文学和哲学协会,讨论人们普遍关心的社会、历史、文学、政治、哲学等问题。1792年,他终于不辜负父亲的期望,当上了律师,然而,他对此并不怎么感兴趣。他后来说,要不是身体残疾,他会去从军。他曾花费很多时间游遍苏格兰各地,特别是苏格兰与英格兰的交界处已经苏格兰高地,广泛了解苏格兰的过去、现在以及风土人情,采集了大量民谣。

同众多年轻人一样,司各特对大众文化和前卫文化也十分感兴趣。他曾和见过朋友一起研究德国“狂飙运动文学”。这个文学流派的追随者反对法国启蒙运动文学,对本国的民间传说比较感兴趣。当时的德国作家对德国文学受法兰西文学的影响深感不安,而苏格兰的许多年轻人也有类似的焦虑,因为他们的文学也深受外来文学的影响。所不同的是,这一影响不是来自法兰西文学,而是来自英格兰文学。此外,德国“狂飙运动文学”的作家认为苏格兰文学对他们也有一定的影响。对于司各特来说,他感兴趣的可能不是“狂飙运动文学——一个诱惑者”的文化和政治,而是这一派作品中的新意、民族性和前卫性。

个人情感

十八世纪九十年代初,司各特经历了一场感情危机。他深深地爱上了一位名叫威廉明娜·贝尔思奇的姑娘。可姑娘的父母认为他配不上他们的女儿,结果把她嫁给了别人。司各特失望至极,伤心不已,内心留下了一道经年不愈的伤疤,多少年以后,每当想起这位姑娘,他依然久久不能平静。1797年12月24日,他娶了一位法国女人——夏洛特·卡彭特。这桩婚姻虽然平稳,但夫妇间没有多深的感情。他们共生育了五个孩子。

除了苏格兰启蒙运动,对年轻的司各特影响最深的事件恐怕是法兰西革命及其对大不列颠和苏格兰的影响。司各特对十八世纪九十年代的政治和社会危机作出了强烈的反应,坚决反对雅各宾主义。当时的苏格兰,雅各宾主义十分盛行,人们对它的镇压也特别残酷。1797年,司各特帮忙组建了一支骑兵志愿队。同当时大不列颠其他地方的军队一样,这支志愿队也是由中产阶级组成,一方面借以抵抗法兰西的入侵,另一方面则用来威慑那些支持法兰西,时常造反的工人们。司各特在这支队伍里表现出了无比英勇的气概,然而,这毕竟不是他的事业。1799年,他被任命为塞尔科克郡的副郡长,并在职多年。 与此同时,他博览群书,内容涉及通俗文学、历史、神话等。他于1805年发表第一部浪漫主义诗集,在此后的十多年创作了大量诗歌,逐步成为一名伟大的诗人。然而,随着浪漫派诗歌巨匠拜伦的出现,其他诗人的地位变得摇摇欲坠了,司各特深感自己在诗歌创作上无力超越拜伦,因而退而求其次,转向小说创作。然而,当时人们对小说并没有给予足够的地位,认为小说是给低俗人群看的。或许由于这个原因,司各特从开始创作小说一直到1827年都没有用真名署名。他的第一部小说《韦弗利》署名为无名氏,以后发表的小说署名为“《韦弗利》的作者”。司各特这么做,是担心从事小说创作会危及他作为诗人的名声。从《韦弗利》开始,他在随后的十八年中连续写了二十多部小说。1813年,他被授予“桂冠诗人”称号,但他拒绝了;不过,1820年国王乔治四世授予他“从男爵”勋位时,他倒是荣幸地接受了。晚年的司各特因投资失败而债台高筑,为了还债,他不停地创作,结果累垮了身体,于1832年不幸去世。

社会评价

司各特[2]的历史小说气势磅礴,宏伟壮丽,出色地反映了英格兰、苏格兰和欧洲历史重大转折时刻的矛盾冲突。在他的笔下,历史事件毫不枯燥,总是和故事人物悲欢离合的曲折遭遇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司各特的创作对欧洲历史小说起了开创作用,被尊为历史小说的创始人(如俄国评论家别林斯基把司各特看作“历史小说之父”)。英国的狄更斯、斯蒂文森,法国的雨果、巴尔扎克、大仲马,俄国的普希金,意大利的曼佐尼,美国的库柏等著名作家都曾受到司各特的深刻影响。其中美国的库柏有“美国司各特”之称。

作品简介

主要作品

司各特的诗充满浪漫的冒险故事,深受读者欢迎。但当时拜伦的诗才遮蔽了司各特的才华,司各特转向小说创作,从而首创英国历史小说,为英国文学提供了30多部历史小说巨著。最早的一部历史小说《威佛利》1813年出版,其取材于苏格兰。司各特关于英格兰历史小说有脍炙人口的《艾凡赫》(《撒克逊劫后英雄传》)等,关于欧洲史的小说有《昆丁·达威尔特》及《十字军英雄记》等。司各特的小说情节浪漫复杂,语言流畅生动。后世许多优秀作家都曾深受他的影响。

从一八一四年到一八三二年司各特去世为止,他一共创作了二十余部历史小说,其中最为脍炙人口的有以苏格兰历史为背景的《中洛辛郡的心脏》、《修墓老人》、《红酋罗伯》,以英格兰历史为背景的《艾凡赫》和以法国历史为背景的《惊婚记》。

《艾凡赫》是司各特历史小说的代表作之一。小说描写"狮心王"理查东征时失踪,其弟约翰趁机夺位摄政。撒克逊贵族塞得利克打算联合本族人恢复王朝。与此同时,理查秘密回国,他得到一些诺曼人和塞得利克之子艾凡赫及绿林好汉罗宾汉等撒克逊人的帮助,终于战胜约翰,重登王位,肃清叛逆。塞得利克等人也认清了形势,决定和诺曼统治者合作。作品反映了12世纪英国"狮心王"理查时代盎格鲁·撒克逊人和征服英国的诺曼人之间的民族矛盾,以及统治阶层和劳苦人民的阶级矛盾,刻画出贵族的骄奢和人民的苦难。这部小说浪漫主义气息浓郁,富有时代气氛和地方色彩,语言古雅,人物形象丰满。

《艾凡赫》中人物语言书卷气很重,没有太多的口语化现象,便于翻译成其他文字。或许正因为,这部小说十分受欧洲及其他地区欢迎。《艾凡赫》不仅被翻译成多国文字广泛发行,而且还被许多作家加以模仿,更有些国家把它改编成歌剧和戏剧上演。

《惊婚记》也是司各特历史小说的代表作之一。以十五世纪法国国王路易十一反对封建割据势力的斗争为历史背景。小说主人公是一个初到法国宫廷充任国王贴身卫士的苏格兰青年昆丁·达威特。喜爱冒险的青年读者一定会被昆丁在法国遇到的种种惊险的遭遇吸引住。故事的主要情节是:昆丁爱上了一位为逃婚到法王宫廷避难的贵族少女,国王和少女的保护人勃艮第公爵为夺取对少女财产的控制权进行了种种明争暗斗;昆丁也卷进了这场斗争,但他终于靠自己的勇气和智慧避开了国王设下的一道道陷附,救出了少女,并且获得了她的爱情。

诚实守信事件

事件一:

英国著名的小说家 是一个诚实守信的人,虽然为他很贫穷,但是人们都很尊敬他。

司各特为人正直,他的一个朋友看见他的生活很困难,就帮他办了一家出版印刷公司,可是他不善于经营,不久就倒闭破产了。这使原本就很贫穷的作家又背对背上了六万美元的债务包袱。

司各特的朋友们商量,要凑足够的钱帮助他还债。司各特拒绝了,说:“不,凭我自己这双手我能还清债务。我可以失去任何东西,但惟一不能失去的就是信用。”

为了还清他的债务,他像拉板车的老黄牛一样努力工作,他的朋友们都非常佩服他的勇气,都说他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是一个正直高尚的人。

当时的很多家报纸都报道了他的企业倒闭的消息,有的文章中充满了同情和遗憾。他把这些文章统统扔到火炉里,他的心里对自己说:“瓦尔特·司各特不需要要怜悯和同情,他有宝贵的信用和战胜生活的勇气。”

在那以后他更加努力地工作,学会了许多以前不会干的活,经常一天跑几个单位,变换不同的工作,人累得又黑又瘦。

事件二:

有一次,他的一个债主看了司各特写的小说后,专程跑来对他说:“司各特先生,我知道您很讲信用,但是您更是一个很有才华的作家,您应该把时间更多地花在写作上,因此我决定免除您的债务,您欠我的那一部分钱就不用还了。”

司各特说:“非常感谢您,但是我不能接受您的帮助,我不能做没有信用的人。”

这件事之后,他在日记本里这样写道:“我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睡得这样踏实和安稳。我的债主对我说,他觉得我是一个诚实可靠的人,他说可以免掉我的债务,但我不能接受。尽管我的前方是一条艰难而黑暗的路,但却使我感到光荣,为了保全我的信誉,我可能困苦而死,但我却死得光荣。”

由于繁重的劳动,司各特曾经病倒过。在病中,他经常对自己说:“我欠别人的债还没还清呢,我一定要好起来,等我赚了钱,还了债,然后再光荣而安详的死。”

司各特热爱苏格兰家乡,从小对故乡丰富的历史传说和民间歌谣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一八0二年至一八0三年间他搜集整理并出版了《苏格兰边区歌谣》,引起人们的注意,也为他日后的创作打下了基础。一八0五年,司各特创作的叙事长诗《末代歌者之歌》出版,轰动了英国文坛,给他带来了声誉。此后他又创作了长诗《玛密恩》和《湖上夫人》等。在这些叙事诗里,司各特运用浪漫抒情的手法描绘了苏格兰瑰丽的自然景色,叙述了苏格兰和英格兰古老的历史传说,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兴趣,奠定了自己在英国文坛上的诗人地位。

一八一四年,司各特匿名出版了一部以苏格兰詹姆士党人一七四五年起义为题材的历史小说《威弗利》,受到读者极其热情的欢迎。这时,拜伦已在诗坛上崭露头角,司各特自叹不如,于是决心转到小说创作方面。

視頻

参考资料

  1. 司各特短篇小说选,豆瓣网
  2. [1],司各特名言名句 瑞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