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叶盛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叶盛
出生 1420 ~1474
国籍 中国
别名 字与中,号蜕庵,自号白泉,又号泾东道人、淀东老渔
知名作品菉竹堂书目》等,编有《菉竹堂书目》6卷[1]两广奏草》16卷、《菉竹堂稿》8卷,著有《水东日记》38卷、《水东诗文稿》4卷、《文庄奏疏》40卷、《秋台诗话》、《卫族考》1卷、《经史言天录》、《宣镇诸序》1卷等。
【《菉竹堂书目》】原图链接
【《菉竹堂书目》】原图链接

人物生平

正统十年(1445)中进士,授兵科给事中。正统十四年(1449),瓦剌军在土

木堡俘明英宗后,迫近北京城,盛协助于谦调集重兵,在城外击退瓦剌军,升都给事中。后擢山西右参政,督宣府镇(今山西大同)钱饷。景泰三年(1452年),巡边御史李秉推荐他辅佐独石、马营、龙门、卫所四城军务。他任职五年,整顿吏治,兴利除弊,修饬武备,开垦耕稼,岁丰食足。明代何孟春著《余冬序录》载:“叶文庄公盛巡抚宣府时,修复官牛,官田之法,垦地日广,积粮日多,以其余岁易战马千八百余匹。其屯堡废缺者,咸修复之,不数月,完七百余所。”天顺二年(1458年)四月,擢都察院右佥都御史、两广巡抚。天顺七年(1463)被召回京,转左佥都御史、巡抚宣府镇。成化三年(1467年),迁礼部右侍郎。成化八年(1472年),迁吏部左侍郎。成化十年(1474年)病卒,谥“文庄”。

独爱图书,任官职数十年,未尝一日不阅书,甚至每到一地,带写书抄书的随从前往。潜心著述。每至一地,必携抄书者跟随。每抄一书,用官印识于卷端。朱彝尊称“每见异书,必手自抄录,依格缮写,奇秘者多亚于册府。”建藏书堂,取《卫风·淇澳》中“学问自修”之意,取名“菉竹堂”。所藏之书虽只有2万余卷,然以多精本、秘本见称。编有《菉竹堂书目》6卷。著录图书4600余册,22700余卷。多不载撰著人姓氏。首类分为制,收官颁各书及赐书、赐赦之类,其次为经、史、子、集类。叙次体例,基本上依《文献通考·经籍考》体例,亦稍加变动而已。手抄有赵明诚《金石录》30卷,为“藏书家所秘宝者”。其藏书经后裔精心保护,逾二百年尚保藏完好。清初藏书家毛扆曾向叶氏后裔叶九来借《中吴纪闻》一书,校对后予以刊刻。藏书印有“菉竹堂”、“叶文庄公家世藏”、“雄于南面百城”、“巡抚宣府关防”、“巡抚燕去关防印”、“叶盛”、“与中”等。收藏金石碑文亦多,编成《菉竹堂碑目》6卷。

人物轶事

叶盛性尤俭约,自两广归时,行李简单,只有碑刻三大箧,题为“五岭奇观”。王世贞《菉竹堂记》云:“生平无他嗜好,顾独笃于书,手自抄雠,至数万卷。”叶盛曾长年在边镇为官,受条件限制,读书、聚书都十分不便,但无论官邸至何处,他身边总是带着几个专门抄书的人,长年为他抄书。每抄成一书,他认真校阅,并且钤上他的官印为记,原铁琴铜剑楼藏叶盛旧物《论语》上即有“镇抚燕云关防”、“巡抚宣府关防”印记。钱大昕《江雨轩集跋》说他:“服官数十年,未尝一日辍书。”叶盛曾编有《菉竹堂书目》六卷,但后人以为许多奇秘者并没有编入书目中。

和所有藏书家一样,叶盛希望自己的子孙也能象他一样爱书、读书,他曾写过一段很有意思的《书橱铭》:“读必谨,锁必牢,收必审,阁必高。子孙了,惟学敩,借非其人亦不孝。”后来,叶盛的子孙确能遵守他的教训,爱惜他的这份特殊的遗产。叶盛去世后,其孙叶恭焕竟其遗志,终于建成了菉竹堂。叶恭焕字伯寅,号“括苍山人”。书楼落成后,叶恭焕把祖上遗书移存堂内,又把以前亲友们从祖父处借走的书收归菉竹堂。据说直至叶盛死后一百多年,菉竹堂尚能“扃𬬭未疏”。后代子孙亦不乏藏书家。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