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城沙蜥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叶城沙蜥 |
中文学名:叶城沙蜥 拉丁学名:Phrynocephalus axillaris 界:动物界 门:脊索动物门 亚 门:脊椎动物亚门 纲:爬行纲 目:蜥蜴目 亚 目:蜥蜴亚目 科:鬣蜥科 属:沙蜥属 种:叶城沙蜥 命名者及年代:W. T. Blanford,1875 |
叶城沙蜥(学名:Phrynocephalus axillaris)是鬣蜥科沙蜥属的爬行动物。鼻孔间距小,仅为鼻孔至眼前褶的长度之半。有腋斑。尾的腹面有黑环,尾尖白色。
栖息在戈壁荒漠或沙漠边缘地带,生活力极强,夏季午前活动极为频繁,主要以蚂蚁为食,分布于中国新疆。
叶城沙蜥已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10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1]
叶城沙蜥形态特征
体形较大,头体长43-56毫米,尾长61 -75毫米。头大,长宽略相等, 叶城沙蜥(6张) 吻端尖,眼前斜下与下颌相交,鼻鳞2-3枚,鼻孔 朝前,鼻孔间隔小,约为鼻孔至眼前褶长度的1/2,鼻间鳞狭长,1-3枚。头背被圆鳞,平铺或稍隆起,前额鳞最大,约为眶上鳞的2倍 左 右,顶鳞较大。鼻鳞与眼前鳞之间有颊鳞3枚,偶见4枚。上睫鳞平106扁,7-11枚,覆瓦状排列,除中间数枚睑缘鳞的游离缘平齐外,其 余的和下睑缘鳞之游离缘均呈锯齿形,下睑鳞与上唇鳞之间有纵列鳞3-4行。上唇鳞14-17枚,下唇鳞12-16枚。鼓膜部微凹,覆有 小鳞。 颞鳞甚大。额鳞较下唇鳞大,由此至喉褶的一纵列40-54枚,喉褶明显。体长而宽,有体侧褶。背鳞光滑或有少数棱鳞,略呈覆瓦状排列 ,胸、腹鳞平滑,腹鳞菱形,末端不出。四肢细长,仅于上臂、下臂及大腿背面偶有微弱的棱鳞,前肢贴体前伸时中间3指常超 越吻端, 第四指两侧的栉缘发达,指长顺序4-3-2-1-5,爪短小,雄蜥后肢贴体前伸趾端到达眼下或眼前部,雌蜥仅第四趾至颞部,第三、第四趾 内侧的栉缘明显,然其外侧栉缘少而微弱。尾细长,后部1/2的背腹面被棱鳞。
背面沙黄色,然其色纹变异极大。在叶城采得的有全为细纹而无斑块的标本,有些蜥体则具少数深斑,吐鲁番的蜥体上,在眼间有深色长三角形斑,或由此相联成横纹。腹面黄白色,但雄蜥于胸、腹部的中线饰有黑纹(喀什的标本无此特征)。有腋斑。四肢和尾背有黑色 横斑,尾的腹面有暗色半环3-6个,尾梢白色。幼蜥的尾和四肢较长,后肢贴体前伸时第四趾几达或超越吻端。尾的腹面鲜黄色,与黑环相 间排列。
叶城沙蜥栖息环境
栖息在戈壁荒漠或沙漠边缘地带,该处生长着骆驼刺和白刺等少数植物。垂直分布的海拔高度为65-1500米,在阿尔金山南麓甚至可达3000米左右。
叶城沙蜥生活习性
叶城沙蜥的洞口极明显,夏季洞的洞道较长而弯曲,达30-40厘米,最深和距离地面约30厘米。主要生活在荒漠边上或固定沙丘的丘间平 地,共同生活的蜥种有南疆沙蜥及西域沙虎等。生活力极强,能伸入几乎寸草不生和昆虫罕见的浩瀚戈壁内,甚至在新疆南湖戈壁的深 处也捕得了该蜥。
夏季午前活动极为频繁,出洞前大都蹲在洞口或半露其身,探头于外,然后慢步外出,稍受惊吓,立即缩回转体回进洞内。停歇时常环顾四望,有经常弯尾到背上摇摆和放下的习惯。食物中有90%为蚂蚁,其余全是昆虫,尤多鞘翅目、同翅目种类及其幼虫,但也发现过少 量 小蝗虫和植物种子。大多数蜥蜴的腹腔和胃内寄生有白色的沙蜥似泡翼线虫。
叶城沙蜥分布范围
中国特有物种。 分布于新疆(哈密、疏勒、吐会番、罗布泊、部善、库车、阿克苏、若羌、民丰、和田、洛甫、叶城、喀什、塔里木盆地、托克逊、库尔勒、莎车、拜城、巴楚、博斯腾湖、茫崖、阿斯腾塔格)
叶城沙蜥繁殖方式
卵生。六七月份产卵。卵的表面有一层柔软的皮。卵产在沙土之中,主要靠沙土的温度自然孵化,孵化期40天至50天。刚孵出来的小沙蜥身长(不包括尾部)2.5厘米左右,体重约0.3克。
叶城沙蜥亚种分化
单一物种,无亚种。
叶城沙蜥种群现状
叶城沙蜥在栖息地分布密度低,因此种群数量不太可能受到任何重大的威胁。
叶城沙蜥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10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无危(LC)。
该物种已被入列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