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台静农」修訂間的差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未顯示由 7 位使用者於中間所作的 16 次修訂)
行 1: 行 1:
'''台静农'''(1903年-1990年),本姓澹台,字伯简,原名传严,改名静农,安徽霍邱(今六安市叶集区)人。
 
== 简介 ==
 
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书法家。早年系“未名社”成员,与鲁迅有过交往。曾先后执教于辅仁、齐鲁、山东、厦门诸大学及四川江津女子师范学院,后为台湾大学教授。其书法广泛涉猎金文、刻石、碑版和各家墨迹,篆、隶、草、行、楷诸体皆精。亦擅篆刻、绘画。有《台静农书艺集》及小说、散文等书出版。
 
== 人物简介 ==
 
台静农(1903--1990),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书法家。字伯简,笔名有青曲、孔嘉等,安徽省霍邱县(今六安市叶集区)人 [2]  。幼承庭训,读经史,习书法,中学后入北京大学国文系旁听,后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肄业,奠定了国学基础。1925年春初识鲁迅,后两人关系密切,友谊深厚。1927年后,任教于辅仁大学、厦门大学、山东大学及齐鲁大学等。抗战后,举家迁四川,任职国立编译馆。1946年赴台,后任台湾大学中文系教授。台静农治学严谨,在文学、艺术、经史等多种领域均涉之甚深,并以人格耿介、文章书画高绝驰名。有《静农论文集》、《静农书艺集》、《台静农散文集》、《台静农短篇小说集》等行世。
 
台静农
 
台静农
 
== 人物生平 ==
 
曾在汉口上中学,未毕业即到北京大学国文系旁听,后转该校文科研究所国学门勤工俭学。1925年夏,鲁迅发起成立未名社,台静农为社员。创作以短篇小说为主,兼写诗歌、散文,多载《莽原》半月刊、《未名》半月刊等刊物。后集为短篇小说集《地之子》、《建塔者》,分别于1928年、1930年由未名社出版,均为《未名新集》之一。另外编有《关于鲁迅及其著作》一册,内收有关《呐喊
 
》的评论和鲁迅访问记等文章共14篇,1926年 7月由北京未名社出版,为最早的鲁迅研究资料专集。《地之子》共收小说14篇,显示了作者善于从民间取材,通过日常生活和平凡事件揭露社会黑暗的特点。笔调简练、朴实而略带粗犷。格局不大,但有浓厚的地方色彩。鲁迅认为,“在争写着恋爱的悲欢,都会的明暗的那时候,能将乡间的死生,泥土的气息,移在纸上的,也没有更多,更勤于这作者的了”(《〈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序》)。他是20年代乡土文学的代表作家之一。《建塔者》共收小说10篇,揭露新军阀的血腥统治,歌颂在白色恐怖下坚持斗争的革命志士,是作者思想更趋激进的产物。但由于生活积累不足,人物形象不够丰满。台静农曾先后在辅仁大学、齐鲁大学、山东大学、厦门大学等校任教。抗日战争开始,赴四川,在白沙女子师范学院任中文系主任。抗日战争胜利后,应当时任台湾省编译馆馆长的许寿裳的邀请,到该馆任职。后又随许寿裳转至台湾大学中文系任教。他是台湾出版的《中文大学典》编纂人之一。 [3]
 
他晚年收进《台静农短篇小说集》的十五篇作品,就有十二篇出自《地之子》。他在“后记”中写道:“其十篇中的九篇都是以我的故乡为题材的,还保留了乡土的语言。这次读过后,使我有隔世感的乡土情分,又凄然的起伏在我的心中。”(台湾远景出版社1980年版《台静农短篇小说集》)现代文学史家杨义先生认为台静农的小说“从内容到风格,皆师法鲁迅”,并认定他是中国现代小说史上的杰出的“乡土小说作家”(《中国现代小说史》)。台静农的小说,师承鲁迅的现实主义传统,不仅写出了传统等级制度和封建习俗造成的乡村悲剧,而且写出了民国初年军阀横行和社会动乱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他笔下的人间闭塞、灰冷、残酷有若传说中的阴曹,到处是邪气朴朴,鬼影幢幢。作者在描写中,融进异常深挚的悲愤之情,这就更增加了其小说的悲剧色彩。因此,香港的文学家刘以鬯(音chang)先生认为:“二十年代,中国小说家能够将旧社会的病态这样深刻地描绘出来,鲁迅之外,台静农是最成功的一位”。
 
 
 
{{Infobox person   
 
{{Infobox person   
 
| 姓名    =  台静农  
 
| 姓名    =  台静农  
 
| 图像    =
 
| 图像    =
[[File:台静农.jpg|缩略图|台静农]]
+
[[File:台静农.jpg|缩略图|台静农
 
| 图像说明 =  [https://timgsa.baidu.com/timg?image&quality=80&size=b9999_10000&sec=1542816456670&di=6d5cabb8c765cacf08ac3f155f2bd4cc&imgtype=0&src=http%3A%2F%2Fepaper.anhuinews.com%2Ffiles%2Fahsb%2F20160228%2F357504.jpg 原图链接]  [https://image.baidu.com/search/detail?ct=503316480&z=0&ipn=d&word=台静农&step_word=&hs=0&pn=1&spn=0&di=74712829290&pi=0&rn=1&tn=baiduimagedetail&is=0%2C0&istype=0&ie=utf-8&oe=utf-8&in=&cl=2&lm=-1&st=undefined&cs=2261849532%2C287954777&os=4141991736%2C3491793899&simid=3328773882%2C96511296&adpicid=0&lpn=0&ln=1515&fr=&fmq=1542806368618_R&fm=&ic=undefined&s=undefined&se=&sme=&tab=0&width=undefined&height=undefined&face=undefined&ist=&jit=&cg=&bdtype=0&oriquery=&objurl=http%3A%2F%2Fepaper.anhuinews.com%2Ffiles%2Fahsb%2F20160228%2F357504.jpg&fromurl=ippr_z2C%24qAzdH3FAzdH3Fjrwrj6_z%26e3Bwgi7tgjof_z%26e3Bv54AzdH3Fip4sAzdH3FwifkAzdH3Fda8maddbAzdH3Fw6ptvsj_n9898aa_z%26e3Bfip4s&gsm=0&rpstart=0&rpnum=0&islist=&querylist= 来自360网]]]     
 
| 图像说明 =  [https://timgsa.baidu.com/timg?image&quality=80&size=b9999_10000&sec=1542816456670&di=6d5cabb8c765cacf08ac3f155f2bd4cc&imgtype=0&src=http%3A%2F%2Fepaper.anhuinews.com%2Ffiles%2Fahsb%2F20160228%2F357504.jpg 原图链接]  [https://image.baidu.com/search/detail?ct=503316480&z=0&ipn=d&word=台静农&step_word=&hs=0&pn=1&spn=0&di=74712829290&pi=0&rn=1&tn=baiduimagedetail&is=0%2C0&istype=0&ie=utf-8&oe=utf-8&in=&cl=2&lm=-1&st=undefined&cs=2261849532%2C287954777&os=4141991736%2C3491793899&simid=3328773882%2C96511296&adpicid=0&lpn=0&ln=1515&fr=&fmq=1542806368618_R&fm=&ic=undefined&s=undefined&se=&sme=&tab=0&width=undefined&height=undefined&face=undefined&ist=&jit=&cg=&bdtype=0&oriquery=&objurl=http%3A%2F%2Fepaper.anhuinews.com%2Ffiles%2Fahsb%2F20160228%2F357504.jpg&fromurl=ippr_z2C%24qAzdH3FAzdH3Fjrwrj6_z%26e3Bwgi7tgjof_z%26e3Bv54AzdH3Fip4sAzdH3FwifkAzdH3Fda8maddbAzdH3Fw6ptvsj_n9898aa_z%26e3Bfip4s&gsm=0&rpstart=0&rpnum=0&islist=&querylist= 来自360网]]]     
 
| 出生日期 = {{birth date and age|1903|01|01}}  <!-- 逝世用: {{Birth date|1990|01|01}} -->   
 
| 出生日期 = {{birth date and age|1903|01|01}}  <!-- 逝世用: {{Birth date|1990|01|01}} -->   
 
| 出生地点 =   
 
| 出生地点 =   
 
| 逝世日期 = {{Death date and age|1990|01|01|1903|01|01}}  <!-- 死亡日期在前, 出生日期在后 -->  | 逝世地点 =   
 
| 逝世日期 = {{Death date and age|1990|01|01|1903|01|01}}  <!-- 死亡日期在前, 出生日期在后 -->  | 逝世地点 =   
| 国籍    =  中国
 
 
| 别名    =  字伯简,笔名有青曲、孔嘉等  
 
| 别名    =  字伯简,笔名有青曲、孔嘉等  
 
| 职业    = 作家、文学评论家,书法家       
 
| 职业    = 作家、文学评论家,书法家       
 
| 知名于  = 《地之子》<br>《建塔者》<br>《中国文学史》    <br>
 
| 知名于  = 《地之子》<br>《建塔者》<br>《中国文学史》    <br>
 
}}
 
}}
 +
 +
'''台静农'''(1903年-1990年),本姓澹台,字'''伯简''',原名'''传严''',改名静农,[[安徽]]霍邱(今六安市叶集区)人。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书法家]]。字伯简,笔名有青曲、孔嘉等,安徽省霍邱县人 。幼承庭训,读经史,习书法,中学后入北京大学国文系旁听,后[[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肄业,奠定了国学基础。<ref>[https://book.douban.com/author/4556156/  豆瓣讀書 - 台静农 本姓澹台,字伯简]</ref>
 +
 +
1925年,春初识[[鲁迅]],后两人关系密切,友谊深厚。他創作的短篇小說集《地之子》、《建塔者》得到魯迅好評。
 +
 +
1927年后,任教于[[辅仁大学]]、[[厦门大学]]、[[山东大学]]及[[齐鲁大学]]等。抗战后,举家迁[[四川]],任职国立编译馆。
 +
 +
1946年赴台,后任[[台湾大学]]中文系[[教授]]。<ref>[http://homepage.ntu.edu.tw/~chinlit/ch/html/MA3d007.htm   教師資料 - 臺靜農先生(1902~1990)傳【方瑜撰述】]</ref>
 +
 +
台静农治学严谨,在文学、艺术、经史等多种领域均涉之甚深,并以人格耿介、文章书画高绝驰名。有《静农论文集》、《静农书艺集》、《台静农散文集》、《台静农短篇小说集》等行世。
 +
 +
==拆哪!民國南來人與物,就這麼一筆一筆勾銷==
 +
2020年1月21日,大過年的拆房子!台大擬拆除文史大家[[臺靜農]]故居,引爆文資人士抗議,北市文資委員將在年節放假前,重新會勘,文資人士則發起「我們都是臺靜農運動」,希望能保住這棟位在溫州街巷弄裡的日式舊宅。<ref>[https://www.storm.mg/article/2205771   風傳媒 - 風評:拆哪!民國南來人與物,就這麼一筆一筆勾銷]</ref>
 +
 +
== 人物生平 ==
 +
曾在[[汉口]]上中学,未毕业即到北京大学国文系旁听,后转该校文科研究所国学门勤工俭学。1925年夏,鲁迅发起成立未名社,台静农为社员。创作以短篇小说为主,兼写诗歌、散文,多载《莽原》半月刊、《未名》半月刊等刊物。后集为短篇小说集《地之子》、《建塔者》,分别于1928年、1930年由未名社出版,均为《未名新集》之一。另外编有《关于鲁迅及其著作》一册,内收有关《呐喊》的评论和鲁迅访问记等文章共14篇,1926年 7月由北京未名社出版,为最早的鲁迅研究资料专集。《地之子》共收小说14篇,显示了作者善于从民间取材,通过日常生活和平凡事件揭露社会黑暗的特点。笔调简练、朴实而略带粗犷。格局不大,但有浓厚的地方色彩。鲁迅认为,“在争写着恋爱的悲欢,都会的明暗的那时候,能将乡间的死生,泥土的气息,移在纸上的,也没有更多,更勤于这作者的了”(《〈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序》)。他是20年代乡土文学的代表作家之一。《建塔者》共收小说10篇,揭露新军阀的血腥统治,歌颂在白色恐怖下坚持斗争的革命志士,是作者思想更趋激进的产物。但由于生活积累不足,人物形象不够丰满。台静农曾先后在辅仁大学、齐鲁大学、山东大学、厦门大学等校任教。抗日战争开始,赴四川,在白沙女子师范学院任中文系主任。抗日战争胜利后,应当时任台湾省编译馆馆长的许寿裳的邀请,到该馆任职。后又随许寿裳转至[[台湾大学]]中文系任教。他是台湾出版的《中文大学典》编纂人之一。
 +
 +
他晚年收进《台静农短篇小说集》的十五篇作品,就有十二篇出自《地之子》。他在“后记”中写道:“其十篇中的九篇都是以我的故乡为题材的,还保留了乡土的语言。这次读过后,使我有隔世感的乡土情分,又凄然的起伏在我的心中。”(台湾远景出版社1980年版《台静农短篇小说集》)现代文学史家杨义先生认为台静农的小说“从内容到风格,皆师法鲁迅”,并认定他是中国现代小说史上的杰出的“乡土小说作家”(《中国现代小说史》)。台静农的小说,师承鲁迅的现实主义传统,不仅写出了传统等级制度和封建习俗造成的乡村悲剧,而且写出了民国初年军阀横行和社会动乱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他笔下的人间闭塞、灰冷、残酷有若传说中的阴曹,到处是邪气朴朴,鬼影幢幢。作者在描写中,融进异常深挚的悲愤之情,这就更增加了其小说的悲剧色彩。因此,[[香港]]的文学家刘以鬯(音chang)先生认为:“二十年代,中国小说家能够将旧社会的病态这样深刻地描绘出来,[[鲁迅]]之外,台静农是最成功的一位”。
 +
 +
 +
==參考資料==
 +
 +
[[Category:作家]]
 +
[[Category:教授]]
 +
[[Category:书法家]]
 +
[[Category:中国人]]

於 2021年5月20日 (四) 20:38 的最新修訂

臺靜農
圖像說明 = 原圖鏈接 來自360網
出生 (1903-01-01) 1903年1月1日(121歲)
逝世 1990年1月1日(1990-01-01)(87歲)
別名 字伯簡,筆名有青曲、孔嘉等
職業 作家、文學評論家,書法家

臺靜農(1903年-1990年),本姓澹臺,字伯簡,原名傳嚴,改名靜農,安徽霍邱(今六安市葉集區)人。著名作家文學評論家,書法家。字伯簡,筆名有青曲、孔嘉等,安徽省霍邱縣人 。幼承庭訓,讀經史,習書法,中學後入北京大學國文系旁聽,後北京大學研究所國學門肄業,奠定了國學基礎。[1]

1925年,春初識魯迅,後兩人關係密切,友誼深厚。他創作的短篇小說集《地之子》、《建塔者》得到魯迅好評。

1927年後,任教於輔仁大學廈門大學山東大學齊魯大學等。抗戰後,舉家遷四川,任職國立編譯館。

1946年赴台,後任台灣大學中文系教授[2]

臺靜農治學嚴謹,在文學、藝術、經史等多種領域均涉之甚深,並以人格耿介、文章書畫高絕馳名。有《靜農論文集》、《靜農書藝集》、《臺靜農散文集》、《臺靜農短篇小說集》等行世。

拆哪!民國南來人與物,就這麼一筆一筆勾銷

2020年1月21日,大過年的拆房子!台大擬拆除文史大家臺靜農故居,引爆文資人士抗議,北市文資委員將在年節放假前,重新會勘,文資人士則發起「我們都是臺靜農運動」,希望能保住這棟位在溫州街巷弄裡的日式舊宅。[3]

人物生平

曾在漢口上中學,未畢業即到北京大學國文系旁聽,後轉該校文科研究所國學門勤工儉學。1925年夏,魯迅發起成立未名社,臺靜農為社員。創作以短篇小說為主,兼寫詩歌、散文,多載《莽原》半月刊、《未名》半月刊等刊物。後集為短篇小說集《地之子》、《建塔者》,分別於1928年、1930年由未名社出版,均為《未名新集》之一。另外編有《關於魯迅及其著作》一冊,內收有關《吶喊》的評論和魯迅訪問記等文章共14篇,1926年 7月由北京未名社出版,為最早的魯迅研究資料專集。《地之子》共收小說14篇,顯示了作者善於從民間取材,通過日常生活和平凡事件揭露社會黑暗的特點。筆調簡練、樸實而略帶粗獷。格局不大,但有濃厚的地方色彩。魯迅認為,「在爭寫着戀愛的悲歡,都會的明暗的那時候,能將鄉間的死生,泥土的氣息,移在紙上的,也沒有更多,更勤於這作者的了」(《〈中國新文學大系〉小說二集序》)。他是20年代鄉土文學的代表作家之一。《建塔者》共收小說10篇,揭露新軍閥的血腥統治,歌頌在白色恐怖下堅持鬥爭的革命志士,是作者思想更趨激進的產物。但由於生活積累不足,人物形象不夠豐滿。臺靜農曾先後在輔仁大學、齊魯大學、山東大學、廈門大學等校任教。抗日戰爭開始,赴四川,在白沙女子師範學院任中文系主任。抗日戰爭勝利後,應當時任台灣省編譯館館長的許壽裳的邀請,到該館任職。後又隨許壽裳轉至台灣大學中文系任教。他是台灣出版的《中文大學典》編纂人之一。

他晚年收進《臺靜農短篇小說集》的十五篇作品,就有十二篇出自《地之子》。他在「後記」中寫道:「其十篇中的九篇都是以我的故鄉為題材的,還保留了鄉土的語言。這次讀過後,使我有隔世感的鄉土情分,又悽然的起伏在我的心中。」(台灣遠景出版社1980年版《臺靜農短篇小說集》)現代文學史家楊義先生認為臺靜農的小說「從內容到風格,皆師法魯迅」,並認定他是中國現代小說史上的傑出的「鄉土小說作家」(《中國現代小說史》)。臺靜農的小說,師承魯迅的現實主義傳統,不僅寫出了傳統等級制度和封建習俗造成的鄉村悲劇,而且寫出了民國初年軍閥橫行和社會動亂給人民帶來的深重災難。他筆下的人間閉塞、灰冷、殘酷有若傳說中的陰曹,到處是邪氣朴朴,鬼影幢幢。作者在描寫中,融進異常深摯的悲憤之情,這就更增加了其小說的悲劇色彩。因此,香港的文學家劉以鬯(音chang)先生認為:「二十年代,中國小說家能夠將舊社會的病態這樣深刻地描繪出來,魯迅之外,臺靜農是最成功的一位」。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