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台北101伙伴碑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台北101伙伴碑

图片来自blogspot

台北101伙伴碑,是位于台湾台北市信义区台北101前的七座纪念碑,设立缘由是纪念2002年331大地震罹难的五位工人。[1]

事由

台北101建造时,顶楼共有四座澳洲进口的塔式吊车,分架于东南西北四方位,东西两侧负载能力约三百四十吨,南北两侧负载能力约一千三百五十吨负载能力,其中只有南北两侧塔吊的夹支层有加装以防掉落的固定护条。

2002年3月31日下午2点52分,花莲外海发生规模六‧八的强震,位在台北101第五十六层顶楼的东、西侧塔吊机具的人字臂承受不了震威应声倒落。数吨重的钢铁一支掉落在松智路上,压毁三辆轿车,另有三辆轿车半毁,驾驶与乘客都无重伤及死亡。一支掉落在另层建物的圆顶。陈又祯、陈信阳两人自五十六楼坠落,当场惨死。林建成从五十二楼震落,现场血肉糢糊。

工人孙同英、陈锦水被送往台北医学大学附设医院救治,但孙同英到院前死亡,陈锦水则于深夜10点51分不治。

罹难工人
姓名 年龄 备注
陈又祯 卅岁 妻子刚怀两个月身孕。出事时,正与陈信阳在顶楼各操纵一台塔吊,一同落下身亡。
陈锦水 卅岁 与妻子育有四名儿子,夫妻开面包店,但经营不善倒闭,加上妻子患了精神方面的疾病、儿子的学费,因此只好四处打工,每个月仅回家一两次。

事后,儿子陈圣翰表示自十岁开始,父亲就从事鹰架工作,他常想像父亲从高空坠落,早有心理准备

林建成 廿四岁 强震之日刚好是其生日的前一天,当时他将安全带绑住五十六楼副柱,突然发生地震,顶楼的人字臂倒塌,击中支撑副柱,因此坠楼身亡。目睹一切的兄长林见佑急忙从楼顶狂奔而下,再一次看到弟弟时,弟弟已血肉糢糊倒卧在一楼的机具当中。
孙同英 廿五岁 退伍后,考上台北科技大学夜间部,白天在担任水电技工赚生活费及学费。出事时,他连忙拉著一起打工的女友往楼下跑,但他却被四楼砸下来的钢筋身亡。
当智邦科技给罹难者家属每户廿万元时,叔叔孙全忠出面婉拒,请求智邦公司把善款捐给更需要帮助的人
陈信阳 卅一岁 出事时,儿子出生才刚满月。
邱姓妻子在现场见殡葬业者搬动丈夫遗体时,结婚戒指与金链子还在,但移至殡仪馆后,戒指与金链子都不翼而飞。

此次五条人命,一度引发二家殡葬业者抢生意。一家向另一家撂下狠话,将出动天道盟份子“主持公道”,并向某台北市议员台北市政府警察局与另一家殡葬业者利益输送,导致该议员随后致电大骂警方。最后两家殡葬业者经过协商,同意让第三家殡葬业者承揽,利益由三家均分。

立碑

2002年4月4日,工作伤害受害人协会、工人立法行动委员会成员约廿人,赴台北市政府陈情,希望台北市政府促使为这五名劳工建立工殇碑。罹难劳工林建成的兄长林建信也在陈情行列,他说,补偿都是一时的、短期的,若要永远记下这些劳工的贡献以及强化民众对施工安全的观念,建立工殇碑是可行的方式。台北市政府劳工局局长郑村棋接见时表示支持此一构想,愿向时任台北市市长马英九报告,并全力促成建商建碑。

4月6日,台北市立第二殡仪馆举办头七法会,由法鼓山果东法师主持,时任台北市市长马英九率领台北市政府劳工局局长郑村棋、台北市政府社会局局长陈皎眉台北市政府新闻处处长吴育昇等首长,向五名罹难者牌位上香。马英九在场表示会支持金融大楼周边择地兴建工殇纪念碑的想法。

工作伤害受害人协会、工人立法行动委员会、台北市产业总工会共同推动、历经廿馀次会议才定案工殇碑。原始构想是悼念六位因101大楼施工中身亡的劳工,几经讨论,最后碑取名“伙伴”,以七彩琉璃透明材质、高三公尺、厚约六十公分、宽两公尺的规模,将上万名劳工姓名胪列其上,共七座。

2004年4月28日,国际工殇日,工殇碑动工。由李祖原联合建筑师事务所设计,以七巧板拼贴的概念,象征来自各国的工作伙伴打造新地标的合作精神。琉璃砖委由新加坡业者制作,每颗砖头刻上四个名字,一共有一万五千名以上的相关人员列名,在2005年夏间安装

参考文献

  1. 陈盈珊. 五震殇头七法会 老泪纵横 其中四人都不到三十岁 一位还是在学生. 中国时报. 2002-04-07 (Chinese (Taiw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