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台北市乡土教育中心(剥皮寮历史街区)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台北市乡土教育中心照片来自

台北市乡土教育中心(剥皮寮历史街区) 位于台北万华老旧巷弄中的台北市乡土教育中心,是利用“剥皮寮”的旧址,以融入式的教育文化理念,作为推广乡土教育之园地,并将学校教育及社区文化互相结合,不定期规划各式主题特展,再配合上剥皮寮历史街区,发挥“历史老街扎根教育园地,教育活动活化历史老街”的想法,办理各项寓教于乐的教育活动。


剥皮寮老街,就位于今日万华老松国小的南侧,地址为康定路173巷,老街北侧的街屋与老松国小校园仅一墙之隔,南侧的街屋则紧临广州街。创立于明治二十九年(1896)的老松国小为一所历史悠久的百年老校,校园建筑北栋被指定为市定古迹,东、西栋分别被指定为历史建筑。而老松国小旁也有了一座“台北市乡土教育中心”,可供学童参观学习。


剥皮寮历史街区内保存有相当完整的清代街型、清代传统店屋、日治时代市区改正后的立面以及光复后改建面貌,其建筑空间见证了艋舺市街的发展,对于都市纹理的延续深具意义。街区内并包含相当多的历史轨迹,包括指定为历史建筑的广州街123号-国学大师章太炎旅台居所、永兴亭船头行、宋协兴米店、吕阿昌医师宅、日祥旅社、太阳制本所、秀英茶桌仔店、长寿号茶桌仔店、道教法坛-威灵坛、公共澡堂凤翔浴室等,加上周边聚集著龙山寺等古迹和金纸店、中药行、青草店、佛具店等传统产业。因此剥皮寮历史街区实蕴含了丰富的乡土文化,为最佳的本土教学场所。[1]


成立缘起

剥皮寮历史街区保存有相当完整的清代街型、清代传统店屋、日治时代市区改正后的立面以及光复后改建面貌,其建筑空间见证了艋舺市街的发展,对于都市纹理的延续深具意义。街区内并包含相当多的历史轨迹,包括指定为历史建筑的广州街123号-国学大师章太炎旅台居所、永兴亭船头行、宋协兴米店、吕阿昌医师宅、日祥旅社、太阳制本所、秀英茶桌仔店、长寿号茶桌仔店、道教法坛-威灵坛、公共澡堂凤翔浴室等,加上周边聚集著龙山寺等古迹和金纸店、中药行、青草店、佛具店等传统产业。因此剥皮寮历史街区实蕴含了丰富的乡土文化,为最佳的本土教学场所。 剥皮寮历史街区紧临老松国小南侧,街区自日治时代的都市计画即划入学校用地,民国七十七年起历经一连串的征收补偿作业,至八十八年六月台北市政府确立“剥皮寮老街保存再利用”政策,将剥皮寮如期征收, 以文化资产保存与本土教育共构之原则进行规划。


“剥皮寮老街东侧(第一期)修复再利用工程”于九十一年十月通过都市设计审议,九十二年七月动工。台北市政府教育局于九十二年八月成立剥皮寮再利用的经营 团队-台北市乡土教育中心,以发挥“历史老街扎根教育园地,教育活动活化历史老街”的理念。筹备工作自七月下旬聘请中心主任后,密集展开拟定中心设置计划和年度经费预算,并著手商调来自各校对本土教育 有兴趣的教师,担任各组组长或种子老师。九月中下旬设置中心办公室,并以教育部增置员额办理工作人员甄选,九月二十四日研究助理报到,台北市乡土教育中心工作团队正式运作。九十三年八月工作团队重组, 原各校商调教师回归各校,乡土教育中心团队以正式员额和增置员额为主。


台北市乡土教育中心隶属台北市政府教育局,由教育局局长兼任中心主任委员;国教科科长兼任执行秘书;中心主任由教育局聘任。中心自成立至今可谓从无到有,百事待举,各种运作模式仍须不断尝试和建立。工 作内容包括研究、出版、策展、推广活动和社会服务等;工作任务更需配合“剥皮寮老街修复再利用工程”的修复进度,随时机动调整。剥皮寮活化再利用是市府重大政策,在教育融合文化资产的议题上更具指标性 意义,然以任务编组的模式,担负剥皮寮历史街区的管理营运实极具挑战性,尚需更多的突破和资源挹注,方能共同开启剥皮寮的新生命。期盼台北市乡土教育中心不仅成为台北市中小学师生的本土教学园地,更能 跃升为国家级,甚至世界级的本土教育重镇。[2]


历史沿革

剥皮寮历史街区位于台北市万华区,北临老松国小,东至昆明街,南面广州街,西接康定路,为台北市今日硕果仅存的清代街道之一。在目前可得的艋舺地契资料中,福皮藔街在嘉庆四年便有店屋买卖的纪录,可以推估剥皮寮聚落的成形当在清代早期,开发至今已有两百多年的时间。


清代中期,剥皮寮街称为福地藔街,而福地藔街尾为清代艋舺的营盘所在,由于当时营盘在北台湾的军事地位极为重要,在时空背景上有其独特性,福地藔街连结了营盘与艋舺市街的道路。就艋舺地区的观点来看,剥皮寮位于清代艋舺东南角的边缘位置,是艋舺通往古亭庄的要道。清代道光、咸丰年间,台北的开垦已经遍及大安、中仑、古亭庄、景尾(景美)。艋舺至新店及艋舺至锡口(松山)的交通顺畅,故成为各地土产的集散地,古亭庄、景尾的货物若要进入艋舺皆须经过福地藔街。因此可以理解,剥皮寮街在清代时是艋舺与其他街庄的联络要道,更是其他街庄要进入艋舺要重要市街的必经要道。


日治时代称为北皮藔街,在日人一系列都市空间的改造计画,使得北皮藔街道失去了清代的空间地位,但由于被划定为学校预定地,所以在都市计画中得以保留。正因为如此,整个剥皮寮街因受清代街道发展及日治时代空间改造计画的影响,一方面在建筑物上保有清代民房特色,一方面在今日广州街、康定路保有日治时代街屋立面的形式。然而光复后由于都市化脚步加速,艋舺其他地方随著老街发靳而改建,街道纹理因数次都市计画之拓宽道路,已不见清代旧貌。剥皮寮虽划归学校用地,长期禁止增建,反而保有了清代旧有街型,但部分清代、日治时代建筑物却因为年久失修而荒废,或因产权问题而转手他人,已不复往日旧貌。


日治时期被划定为老松国小学校用地,在民国七十七年,台北市政府开始进行剥皮寮土地征收,民国八十八年六月十六日,剥皮寮进行人员净空。六月二十日欧晋德副市长组成“台北市政府推动剥皮寮古街历史风貌维护及建筑物在利用专案小组”,其后召开专案小组会议,提出剥皮寮再利用“应以教育措施建设与文化资产结合,积极成立跨局处整体规划小组”。民国九十一年四月二日“剥皮寮老街修复再利用工程”开标评选建筑师,由徐裕建建筑师事务所得标,研拟剥皮寮建筑体及内部空间的修复与规划设计。同年五月十五日台北市政府马市长英九主持“万华剥皮寮老街修复再利用工程会议”,再次强调应强化教育与历史街区共构并存的精神:十一月二十九日,“剥皮寮老街南北侧第一期(东侧)修复再利用工程”通过都市设计审议,修复工程于六月二十七日由庆仁营造股份有限公司得标,负责进行修复工作。并于民国九十二年七月七日正式动工,工程于民国九十三年六月二十六日完工。


民国九十二年八月,台北市政府教育局成立“台北市乡土教育中心”,作为剥皮寮历史街区的管理营运单位。台北市乡土教育中心秉持“历史老街扎根校地、教育活动活化历史老街”的理念,提供台北市本土教学资源,推广本土教育活动,希望活化剥皮寮老街作为本土教学示范场所,并研拟剥皮寮老街永续运作模式,创造教育与文化共营的前景。[3]


剥皮寮地名由来

剥皮寮历史街区位于台北市万华区,北区老松国小,东至昆明街,南面广州街,西接康定路。由于在日治时代的都市计画中划归为老松国小预定地而限建,因此街区仍保留了清代及日治时代开发的空间纹理。在目前可获得的艋舺地契资料中,嘉庆四年(1799)称为福皮藔,道光十八年(1838)至清末,此街则为福地藔街。日治时代称为北皮藔街,光复后则以广州街x号及康定路173巷称之。在民国四十二年苏省行的〈艋舺街名考源〉中以“剥皮寮”称之,尔后出版的《台北市志》,以及《剥皮寮古街历史价值调查研究》、《剥皮.变脸:剥皮寮古街再造计画》等书,皆沿用“剥皮寮街”的称呼,后经报纸、新闻的广泛使用,“剥皮寮”一词成为普遍的通称。“剥皮”一词的由来众说纷纭,目前仍旧没有确切的答案,或以字解释著眼,认为“剥皮”之名来自于剥树皮、剥兽皮;另以发音相类著眼,认为“剥皮”即是“北皮”各家说法莫衷一是,仍待进一步的资料加以考证厘清。


“剥树皮”的说法:
根据《剥皮寮古街历史价值调查研究》一书的调查,由于艋舺料馆为淡水河上游木材集散中心,艋舺泉郊的出口物品中亦有木材,且福州杉亦曾运至艋舺,因此推论杉木经海运由福建至艋舺,堆放在料馆口淡水河沿岸,而后利用兽力将木材拖运至北皮藔街剥皮。然而北皮藔街的产业上并没有“剥皮”一业的记载,加上北皮藔空间有限,进行剥皮工作有所困难,且利用兽力拖运的说法也有问题,使得剥树皮的说法遭到质疑,仍待进一步的考证厘清。此一说法详见米复国主持,《剥皮寮古街历史价值调查研究》,页45-47。


“剥兽皮”的说法:
在《台北市志》的〈经济志.工业〉上记载台北制革工业始自请代,制革所用的皮草取自动物,文中并提到:“艋舺有北皮寮(藔)街,又称剥皮寮街,北皮寮(藔)后有一池,应是杀牲制革所在,所制成品不外手皮箱、枕、鼓。”加上艋舺土治后街旁之泮牛池,主要为杀牛制革所在,因此有“剥皮”是指“剥兽皮”的说法。然而,根据访谈及文献记载无法断定是否能够利用莲花池附近的水塘作为剥皮的清洗池,亦无法直接证实有剥兽皮的行业,因此剥兽皮一说仍待进一步的检证。此一说法详见工月镜主修,《台北市志》,卷六〈经济志.工业〉页51:米复国主持,《剥皮寮古街历史价值调查研究》,页45-45。


发音相似“北皮”的说法:
由日文发音上来说,“福皮藔”的日文念为“ふくひりょう”,而“福地藔”为“ふくちりょう”,“北皮藔”则是“ほくひりょう”,其中福( fuku )与北( hoku )、皮( hi )与地( chi )的发音相近,因而推论“北皮藔”的名称来自于“福皮藔”闽南语念法的转换,而“剥皮寮”的名称则来自于相类似的“北皮藔”闽南语发音。但目前仍缺乏确切的文献资料加以佐证,需等待更多的资料作深入的检核。详见米复国主持,《剥皮寮古街历史价值调查研究》。


名人轶事

剥皮寮位于艋舺,在两百馀年的发展岁月中,有著常民百姓生活的点滴,也有著文人逸士到访的足迹。清末知名的国学大师章太炎,便曾来到剥皮寮短居住,在此撰写了数十篇文章。京都帝大医学博士的吕阿昌医师,亦在此处悬壶济世,开设怀安医院,造福无数百姓。著名报人林佛树,则在剥皮寮永兴亭开设了“台湾经济日报社”,报导台北市民生经济相关的新闻。


国学大师旅居剥皮寮
黄玉斋在〈章太炎与本市操觚界〉一文中的考证,国学大师章太炎旅台居所为今广州街123号。国学大师章太炎,在明治三十一年(1898)戊戌政变失败之时,为躲避清廷所颁布的“钩党令”,辗转来台避难。在明治三十一年(1898)十二月七日至隔年六月十日旅台的半年期间,章太炎便居住在艋舺的福地藔街,并担任台湾日日新报汉文栏记者,在报纸上发表了五十多篇对清廷批判及对台湾观感的文章。在台期间,章太炎更参加了由日人组成的吟社,也在报纸上与日本文人唱和。在剥皮寮拆迁之前,广州街123号曾开设了一家远近知名的豆浆店。 因章太炎的国学贡献,其来台居所于民国九十二年二月十九日正式由台北市政府指定为历史建筑。广州街123号和125号两栋建物内部相通,125号二楼后进阳台墙面上还留有难得一见的泥塑联文。


医学博士悬壶艋舺
吕阿昌在剥皮寮有著四栋房舍,系指昆明街298、300、302号以及广州街97号等四栋楼房。吕阿昌祖籍泉州晋江,出生于艋舺顶新街(今西昌街),父亲吕春营曾在鹿港的“锦玉香铺”担任掌柜,而后自立开业,在艋舺西昌街开设“振玉香铺”,远近驰名。吕阿昌曾经就读于艋舺公学校、台湾总督府医学校。大正四年(1915)年从台湾总督府学校毕业后,吕阿昌在新庄开业,并进入杜聪明的药理学研究室进行鸦片研究。之后,将医院迁回艋舺,于今康定路与广州街转角处(今台北国际商业银行)开设“怀安医院”,悬壶济世,专长为内科及小儿科。昭和十年 ( 1935 )以〈阿片アルカロイドノ家兔血糖ニ及ボス影响〉一文获得日本京都帝国大学医学博士学位。其后历任台北市会议员、国大代表、台北市医师公会理事长、台湾省医师公会理事长等职,并曾担任老松、龙山公学校的校医,以及龙山国校家长会会长。民国四十四年三月二十八日,吕阿昌与蔡培火至屏东县大武山上的药草农场勘查,突然心脏病发,与世长辞,“怀安医院”也随之结束经营。吕阿昌医师家屋位于昆明街与广州街交会处,交通便利,在剥皮寮拆迁前曾出租作为槟榔摊皮用。房舍为水泥粉光的牌楼厝,女儿墙上有半圆弧形的山头,骑楼则有两根圆形间柱,在剥皮寮的街屋中独树一格。


著名报人操觚剥皮寮
林佛树,为著名的经济记者,曾经担任《台湾新民报》经济版主笔,并著有《台湾经济要覧》、《台湾经济の基础知识》、《米壳管理と果荷机构》等多部经济相关著作。于新民报担任多年记者,在昭和十六年(1941)《台湾新民报》改版为《兴南新闻》之后,则担任论说委员兼社会部长的管理职。林佛树积极参与文化运动,大正十二年(1923)年,与蒋滑水等人成立了“台北青年读书会”。昭和十九年(1944)在战时新闻统制政策下,《兴南新闻》与全岛其他五家主要报社共同被并入《台湾新报》,战后则则由行政长官官署接管,改名为《台湾新生报》。民国三十四年十月十日,林佛树与杨云范萍吴浊流王诗琅等人一同发起《民报》,强调台湾人反抗殖民统治的斗争精神,以自别于具有官方色彩的《台湾新生报》。次年,林佛树在住处(康定路163-~171号的永兴亭)开设“台湾经济日报社”,以报导台北地区粮食的相关行情为主,每日发行量约为千份。民国四十五年应聘为中兴大学教师,也结束了“台湾经济日报社”的经营,举家搬离剥皮寮。在经济记者、教师的身份外,林佛树也对于台湾的文艺有著热情,民国五十三年,参加了吴浊流为《台湾文艺》创刊而湾办的文艺座谈会,发抒对于台湾文学的看法。对于台湾社会的热情,也让林佛树的生平显得多彩绚烂。[4]


产业文化

永兴亭
在林佛树一家搬离剥皮寮后,永兴亭旧址陆续承租为布店、西服店、眼镜行以及贩售脚踏车和电视的二手商行。永兴亭华丽的建筑立面,依稀可见往日繁华。


茶桌仔店---秀英茶室、长寿号茶桌仔店
秀英茶室位于康定路173巷5号,是剥皮寮有名的传统茶桌仔店,主要提供茶饮以及点心。自日治时代至拆迁为止,走过了80几个年头,林陈被抱、林秀英及郭林梅吉三位女士的经营,让传统的清茶店增添了温婉的气息。茶室店面历经三次迁徙:从康定路179号迁至广州街151号,最后迁至现址,但茶的清香、糕饼的新鲜及主人的好客,则是多年不变的好滋味。来客大多为40岁以上的中老年男子,多来自于万华邻近区域,如中和、永和、士林、板桥等地,而较远的基隆、桃园、松山等地的常客也不在少数。由于茶室的设备简易,所吸引的来向多为中下阶层的一般民众,特别是在邻近市场经营贩售生意的小贩,以及过去台北火车站的三轮车伕,都是秀英茶室的主要客源。小小的店面,来自各方的茶友齐聚其中谈笑饮茶,是剥皮寮中独具特色的景象。


广州街161号的店面在战后一分为二,分别经营长寿号茶桌仔店以及切仔面店。由于茶桌仔店的经营者为陈长寿,因此店名也以“长寿”为名。长寿号自民国四十几年开始经营,在店主辞世之后,店面由他的妻子、媳妇接手经营,由于店里一直是各方茶客的集会所在,生意不恶。店屋前别具特色的三拱牌楼面,以及茶客们饮茶聊天的情景,都是剥皮寮独具特色的景致。民国八十八年剥皮寮拆迁之后,迁徙到南宁路继续经营。


道坛---威灵坛
威灵坛,位于康定路173巷7号,是俗称“师公贵”的道坛,日治时代至今历经五代经营,由于在第三代高懋贵时事业到达颠峰,人称“师公贵”,此称号不胫而走沿用至今,目前掌坛者为第四代的高文垶和他的儿子。因属于“红头”师公,主要进行收惊、补运、祝寿、驱邪避凶及招财纳福等相关法事。民国八十八年剥皮寮拆迁之后,威灵坛迁至广州街98号2楼继续经营。威灵坛旧址房舍及庭园有著浓厚日本风味,庭园中盘根错节的老树及日式枯山水设计都体现了主人的品味。


旅馆:日祥旅社
日祥旅社位于台北市康定路173巷17号,具有日式木格窗立面的古朴建筑外观。旅社原名“明和旅社分部”,由吕姓代书经营,是广州街上明和大旅社的分店。而后旅社顶\让给外地人赖先生,改名为日祥旅社继续经营,直至民国八十八年剥皮寮拆迁前才结束营业。日祥旅社的性质类似于贩仔间,为地区性的小旅社,客户来源较为复杂,费用也较为低廉,一般多为中下阶层民众暂时居住。


装订厂---太阳制本所
原位于康定路173巷37、39号的太阳制本昕是台北最早的装订厂之一,自日治时代至今历经三代。在将近百年的经营中,太阳制本所历经了手工制本至今日全面机器装订的过程,《故宫文物》、《蒋总统哀思录》乃至于目前当红的《西街少年》都是太阳制本所负责装订的书籍。在剥皮寮拆迁之后,太阳制本所迁至中和继续经营,虽然往日朴拙的手工制本情况不再,附近居民协同折书页的合作分工也被机器取代,但太阳制本所在印刷装订业聚集的中和,找到了传统与现代装订厂间的平衡点,秉持著制作精美书籍的信念而努力经营。


土炭贩卖---土炭市
土炭市在剥皮寮街西侧,即今康定路与广州街的交会处一带,为昔日贩售煤炭、木炭的店家聚集之处。由于形成售炭业聚集的情况,久而久之“土炭市”的名号不胫而走,后来由于道路的辟建,土炭市逐渐没落。因为地处交通要道的交会处,加上秀英茶室当时位于广州街151号,来往的茶客多为台北车站的三轮车伕,三轮车的聚集成为此处的一个特色,之后因为秀英茶室搬迁至康定路173巷内,这样的情况才逐渐消失。


米店---宋协兴
宋协兴号位于广州街153、155号,为经营米壳贩卖的商号。经营的宋家原居住于今日的卧龙街一带,经营米壳的批发买卖并兼卖鸦片。在清道光三十年(1850)左右,因为躲避盗匪的缘故搬到万华康定路173巷10号,仍旧经营米壳及鸦片贩卖。日治中期,因为鸦片的贩卖遭遇困难,转而纯粹经营米的批发、零售买卖,也因为市区改正,便将屋厝转向广州街,改建为西式的牌楼厝。光复后由于经营人手不足,生意有所影响,民国七十八年结束营业。在结束营业后,一楼店面曾出租作为机车行及自助餐店。宋协兴号的房舍上,醒目的“宋”字样,标示著当年宋家经营米业的辉煌。


浴池---凤翔浴室
凤翔浴室位于广州街143号,由黄德所、陈姮月天妇合力经营,是一间传统式的公共澡堂。光复初期,屋主曾经陆续开设桌球店、撞球馆,直到民国五十二年有鉴于战后人口爆炸、居住空间不足而缺乏浴室空间的情况,改经营浴室,成为邻近民众沐浴泡澡的场所。“凤翔”对名来自于“凤鸟逆风飞翔”的想法,经营者希望浴室的经营也能像凤凰一样,在逆风中自在飞,因此将浴室取名为“凤翔”。由于凤翔浴室属于传统式浴池,仅提供热水和泡澡的空间,采行自助式的管理,因此收费较为低廉,前来泡澡的客人多为社会中下阶层民众。随著时代变迁,经济高度发展,生活品质提升,家家户户几乎都拥有浴室及热水器,到浴室洗澡消费的客人逐渐减少,凤翔浴室也于民国七十六年结束营业。虽然浴室随著人们需求降低而消失于市井之中,成为台湾没落的行业之一,却也呈现了常民的生活历程。在结迈营业后,一楼店面出租作为贩售热带鱼和古董的商店。[5]


再造与新生

一、保存再利用的意义:
剥皮寮历史街区位于台北市万华区康定路、广州街和昆明街口,街区内保存有相当完整的清代街型、清代传统店屋、日治时期街区改正后的立面以及光复后改建面貌,其建筑空间见证了艋舺市街的发展,对于都市纹理的延续深具意义。丰富的历史人文内涵和常民生活间极具保存和教育价值,尤其包含相当多的历史轨迹,如章太炎旅台居所、永兴亭船头行、宋协兴碾米店(土垄间)、吕阿昌医师宅、日治时代颇具风味的日祥旅社、历经三代经营的装订厂---太阳制本所、秀英茶桌仔店、长寿号茶桌仔店、道教法坛---威灵坛、公共澡堂---凤翔浴室等,加上周边聚集著龙山寺等古迹和金纸店、中药行、青草店、佛具店等传统产业。因此剥皮寮历史街区实蕴含了丰富的乡土文化,为最佳的本土教学场所。


健康的身心寓于优雅的环境,适性而优质的环境有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与学习成长。创立于明治二十九年(1896)的老松国小为一所历史悠久的百年老校,作育英才,名人备出,校园建筑北栋被指定为市定古迹,东、西栋分别被指定为历史建筑。校地自日治时代的都市计划即包含剥皮寮历史街区,自民国七十七年起历经一连串的征收补偿作业,至八十八年六月台北市政府确立“剥皮寮老街保存再利用”政策,将剥皮寮如期征收,纳入学校用地,以文化资产保存与学校共存之原则进行规划。


二、再利用的目标:
“剥皮寮老街东侧(第一期)修复再利用工程”于九十一年十月通过都市设计审议,九十二年七月动工,台北市政府教育局于九十二年八月成立剥皮寮再利用的经营团队---“台北市乡土教育中心”,以发挥“历史老街扎根教育园地,教育活动活化历史老街”的理念。台北市乡土教育中心提出再利用的主要目标包括:


本土教育的推广:形塑本区成为一个立体的乡土教材,期望利用情境展示和教育活动的举办,塑造成为中小学生本土教学场所。
本土文化的延续:保存剥皮寮历史街区的空间形式以及具有历史意义的空间。利用历史事件场所或具特色的传统产业空间作为展示馆,介绍剥皮寮的历史发展、常民生活及本地特殊产业,以利本土文化的延续及传承。
活化历史街区,展现时代脉络:剥皮寮历史街区历经清代、日治、光复后等时期的建筑,展现出不同的建筑语汇、空间意义与常民生活,其社会价值与文化的变迁使街区活化具有历史性的使命。活化再利用的方式让旧建筑赋予新生命,强调新旧的融合,使老旧街区注入一股新的力量,带动街区活动,活络老街氛围。


三、再利用的空间规划:
再利用规划以“生态博物馆”和“类博物馆”的概念,将剥皮寮历史街区视为艋舺地区的核心博物馆,成为整个艋舺地区历史文化以及深度旅游的资讯枢纽,形成一个类博物馆网络。空间规划包括教育空间、展示空间、公共服务空间、行政空间和收藏空间。全区以东西侧交接处的原消防水池广场为主要入口,并于康定路、广州街交叉口和康定路173巷口以及广州街99~103号分设三个次要入口。教育空间涵盖学习体验室、艺文展演中心、研习教室、简报室;公共服务空间有入口大厅、休憩区、洗手间、服务区等;行政空间包括办公室、会议室、志工室、档案室等;收藏空间包括一般的收纳仓库和控制温湿度的典藏库。


展示空间分为“特展”和“常设展”。特展区于东西侧各设一处,东侧设于广州街107~121号,提供举办各种主题的特展和教学成果发表;西侧设于广州街139~149号,拟结合社区资源,介绍台北地区的传统产业。常设展则利用历史事件场景和具特色的产业空间,规划常设展主题,例如在剥皮寮东西侧交接处入口广场北侧的“台北、艋舺和剥皮寮聚落的发展”展示主题:原广州街153~161号和康定路173巷8-12号的两店面作为“传统店铺情境模拟”;原康定路173巷39号太阳制本所作为“书的诞生”展示主题;原康定路173巷5号秀英茶室作为“茶饮与生活”展示主题;仍保留早期传统店屋空间形式的康定路173巷3号作为“剥皮寮的常民生活”展示主题;原康定路167~171号永兴亭船头行作为“淡水河流域的河港变迁”展示主题;原广州街123~125号国学大师章太炎旅台居所作为“台湾传统和现代教育”展示主题;原广州街97号和昆明街298~302号吕阿昌医生宅作为“台湾医疗的发展”展示主题。


透过展示主题和教育活动的融合,使剥皮寮历史街区的保存不仅是空间和建物的保存更能结合原有的人文和产业纹理,体现常民生活,经活化再利用后赋予历史街区新的生命,达到推展乡土教育之目的。历史街区的保存活化向来复杂且难度颇高,剥皮寮历史街区在历史的偶然下,因都市计画限建而被保留下来且完成建物征收,街区产权完全属于公部门。教育单位能拥有一片完整历史街区,有机会将文化资产活用作为教育活动的活水源头,成为文化与教育共构的示范,真可谓千载难逢。期待剥皮寮历史街区的再利用不仅将成为台北市本土教育的特色,更能跃升为国家级,甚至世界性的本土教育重镇。[6]


剥皮寮历史街区简介

艋舺龙山寺旁的剥皮寮历史街区,位在康定路、广州街及昆明街口,整条街区保存了清代完整的街型、传统居屋以及日据时代的市区改正后的立面和光复后改建的面貌,剥皮寮历史街区的整个建筑空间,见证了当年艋舺的发展,在街区内包含了不少具有纪念意义的历史古建筑以及店家,如吕阿昌医生宅、章太炎旅台居所、凤翔浴室、宋协兴号、长寿号茶桌仔店、永兴亭、秀英茶室、威灵坛、日祥旅社、太阳制本所等,因此蕴含了相当丰富的在地乡土文化,是最佳的乡土教学场所。而剥皮寮历史街区因紧临老松国小南侧,自日据时代开始,就在都市计划中划入为学校用地,而民国77年又历经征收补偿等一连串的作业,直至88年6月确定为老街保存再利用的政策并如期征收,且以保存文化资产及用作本土文化教育的基础重新规划。[7] 台北市乡土教育中心(剥皮寮历史街区)周边旅游


参观完台北市乡土教育中心(剥皮寮历史街区)之后,您可顺道前往步行时间不到十分钟的艋舺龙山寺参拜,结束之后搭乘便利的大众运输工具,除了能够到西门町吸收时下年轻人的流行新知之外,还能前往日前甫开幕的京站时尚广场,而邻近的景点,如二二八和平纪念公园台北植物园中正纪念堂青年公园等,都是不容您错过的好地方。


【建议参观动线】
动线一:服务台→剥皮寮历史与建筑介绍(亭仔脚)→剥皮寮的故事(1楼)→教育馆(1楼)→教育馆(2楼)→剥皮寮的故事(2楼)→医疗馆(2楼)→医疗馆(1楼)
动线二:服务台→剥皮寮的故事(1楼)→教育馆(1楼)→教育馆(2楼)→剥皮寮的故事(2楼)→医疗馆(2楼)→医疗馆(1楼)→剥皮寮历史与建筑介绍(亭仔脚)
动线三:服务台→医疗馆(1楼)→医疗馆(2楼)→剥皮寮历史与建筑介绍(亭仔脚)→剥皮寮的故事(1楼)→教育馆(1楼)→教育馆(2楼)→剥皮寮的故事(2楼)
动线四:服务台→教育馆(1楼)→教育馆(2楼)→剥皮寮的故事(2楼)→医疗馆(2楼)→医疗馆(1楼)→剥皮寮历史与建筑介绍(亭仔脚)→剥皮寮的故事(1楼)


注意事项

(1)馆内严禁携带食物、饮料、吸烟、嚼口香糖、宠物及相关危险物品,并请共同维护秩序及清洁。
(2)参观当日如遇无可抗拒之灾害或临时要务,中心得视情况改期或取消活动。
(3)其他未尽事宜按中心相关规定办理。[8]


地址

台北市万华区广州街101楼


景观特色

保存了清代完整的街型、传统居屋以及日据时代的市区,可见证艋舺的发展,而乡土教育中心则以融入式的教育文化理念,作为推广乡土教育之园地,也是电影“艋舺”、“大尾鲈鳗”的取景地之一。


营业(开放)时间

。街区:周二~周日,每日09:00-21:00
。室内:周二~周日,每日09:00-18:00
。周一及国定假日休馆


费用简介

免费参观
◎以上费用仅提供参考,请以现场公告为准,不另行通知!


游程建议

分为团体预约参观和个人自由参观二种
。团体预约参观:(请于七日前预约)
(1)团体预约人数以15人以上,90人以下为限。
(2)周二至周五开放团体(含各级机关学校、公司行号、民间团体)之预约导览为主。
(3)每日导览分为四场,时间为上午九点、十点半及下午一点半、三点。


。个人自由参观:
(1)以190人为限,若人数达此标准,将采入场人数管制。
(2)周六、日新增定时导览服务。(全程40分钟)
(3)定时导览分为二场,时间为早上十点及下午二点半。(于开始前十分钟于服务台登记即可)


停车场

无 (请参观团体或个人尽量搭乘大众交通工具前往)


交通资讯

【自行开车】
1.行驶国道一号(中山高)由“重庆交流道”下,沿著重庆北路南行重庆南路至爱国西路右转,直行过中华路后接至桂林路,左转康定路,再左转广州街即可到达。
2.行驶国道三号(北二高)由“中和交流道”下,往板桥方向台64甲、台106甲向西行,至民生路右转文化路,上华江桥下环河南路,右转广州街即可到达。


【大众运输】
公车:
(1)捷运龙山寺─ 1、231、234、245、263、264、265、265(右)、265(左)、265(区间车)、310、38、38(区间)、628、651、656、657、658、701、702、703、703(副)、705、907、和平干线、蓝28、201、49、527
(2)龙山寺(西园)─49、527、673、234、265、265(右)、265(左)、265(夜)、265(区间车)、38、628、673、705
(3)龙山寺(康定路)─201、205、229、231、234、242、264、38(区间)、601、62、624、628、658、701、702、703、703(副)、705、9、蓝29、49、527
(4)老松国小─218、218(直达)、302、628、673、蓝29
(5)龙山国中─202(区间) 、231、245、263、265、265(右)、265(左)、265(夜)、265(区间车)、310、38、601、651、656、657、658、701、702、703、703(副)、9


捷运:
搭乘板南线于龙山寺站下车,步行约10分钟即可抵达。


火车:
搭乘火车于万华火车站下车后,由康定路往北步行约10分钟即可抵达。[9]



视频

剥皮寮,因电影‘艋舺’成为台北热门景点。



印象台北-剥皮寮


外部连结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