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古桑乡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古桑乡旧乡名,详见古桑街道。古桑乡隶属于江苏省淮安市盱眙县,位于县城南郊,依山傍水,风景宜人,盱明、盱半两条省道穿境而过。乡政府所在地距县城3公里,是盱城的南大门。这里资源丰富,经济发展迅速。

2015年5月18日江苏省人民政府同意撤销盱眙县古桑乡。以原古桑乡古桑居委会和季安、白虎、磨涧、石龙、龙潭、关帝、佛窝7个村委会区域,设立盱眙县古桑街道办事处,街道办事处驻古桑街132号。原古桑乡三塘村并入新设立的太和街道办事处。[1]

简介

古桑乡,原名枯桑公社,以境内的枯桑树得名。1965年建立公社,因"枯"字含义不好,改"枯"为"古",命名为古桑公社,1983年改为古桑乡。该乡位于县城南端,紧邻县城。乡域东接穆店乡,南邻桂五镇,西连河桥镇,北临淮河镇,总面积94.1平方公里。境内中部冈峦起伏,东部缓坡,本部丘陵,淮水流经西北边缘。该乡自然资源丰富,主要有凹凸棒石粘土、石灰石、玄武岩、矿泉水等。全乡辖7个村,1个居委会,2个场圃(古桑居委会

、三塘村、关帝村、季安村、白虎村、磨涧村、石龙村、龙潭村、佛窝村), 60个村民小组,2.1万人。2005年,全乡国内生产总值1.48亿元,财政收入107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000元。该乡由于紧连县城区,交通便捷,区位优势明显。

面积人口

据当地政府官方资料显示,古桑乡总面积904平方公里,耕地23333公顷,山地18667公顷,水域1000公顷;辖7个村,1个居委会,1个林场,1个农场,108个村民小组5100户居民;社会人口2.0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85万人。[2]

经济发展

工业发展

该乡把招商引资作为富乡富民的重要举措。利用紧傍县城,水陆交通便捷,境内蕴藏有丰富的石灰石、玄武石和凹凸棒石粘土等资源优势,开展全民招商活动,并取得了成效。乡政府还为外来客商在古桑办企业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和发展环境,使客商鼓起了钱袋子,带动了全乡企业的发展,壮大了财政收入。2005年吸引大小43个招商引资企业在该乡落户,完成招商引资额8500万元。全乡实现工业总产值221亿元,工业销售收入217亿元,工业利润768万元,工业入库税金完成360万元,分别比上年增16%、20%、46%、20%,工业固定资产投入实现5200万元。新增规模100万元至499万元的企业11个;新增500万元以上规模企业2个;净增个体工商户52个,个体私营企业21个,解决2000多名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

农业发展

农业全乡粮食总产量26040吨 ,油料总产量3625吨。实现农业产值8230万元 ,其中多种经营产值4723万元,占农业产值的574%。农业产业化重点发展项目有养羊、四季鹅、西瓜、红心山芋、牧草、蔬菜、豇豆、花生、毛豆、意杨等,收到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乡政府围绕养羊、养鹅、西瓜、红心山芋和牧草种植5大特色农业产业做大文章。实施"五扩五增"工程。

养羊扩大到55万只;增加5万只,四季鹅饲养扩大到22万只,增加2万只;

西瓜种植扩大到6667公顷,增加3333公顷;牧草种植扩大到3333公顷,增加667公顷。

扶持种养老大户,培植新大户,以点带面,建立大户档案,对老大户加大资金扶持,新培植特色农业种养大户1000户。

抓寒山羊、白虎山牌西瓜、庙山牌红心山芋等特色农副产品商标登记注册工作。乡农副产品扩大知名度、占领市场、提高经济效益、创造品牌,乡政府帮助注册了商标。

建立特色农业生产组织乡领导班子抽出两人主抓,从有关单位抽出专业技术人员组建办公室。利用典型引路,大造舆论,营造氛围,开通特色农业生产服务热线,及时分析研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3]

特色产业

古桑乡依托特色资源,打造特色产业,很短时间里,其凹土工业集中区已实现年开票销售收入3.21亿元,实现入库税金880万元。古桑乡地处盱眙县淮河南岸,是盱眙凹土资源的主要蕴藏地。凹土作为一种用途极其广泛的非金属矿物,素有"万用之土、万土之王"之称。全世界凹土矿藏的70%分布在中国,中国凹土70%在盱眙,盱眙主要凹土资源又在古桑,随着省委省政府"振兴苏中、苏北"战略的实施,古桑乡坚持以凹土资源为依托,以科技为先导,以产品的研发及深加工为功能定位,积极构建一个现代化、开放式的特色凹土工业集中区。建区两年多来,累计引进项目15个,其中投资总额在亿元以上的项目2个。特别是2008年,该乡凹土集中区建设大幅推进,全年共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入3.4亿元,建设标准化厂房3.68万平方米。

金融危机背景下,古桑乡适时提出,要重点在凹土资源的"精深加工"和"高效开发"上做文章。近半年来,他们一方面通过招商引资,大胆引进国际先进技术,增加凹土产品的科技含量。同时,积极吸纳国际资本,拓展全球市场,最大限度地提高凹土产品的附加值和开发利用效率。连续几个月,这里开发热度不减,产品产销两旺。

社会发展

社会事业和基础设施计划生育率99%,改水新增受益人口1140人,电话户新增520户,电话普及率70%。有线电视光缆通进山区片,新增用户200余户,普及率53%。村级安居工程新增156户,新建价值50万元的老年公寓楼两栋。投资122万元建设乡村道路,修整境内道路3条、长65公里。投资70万元修建县工业园区的工七路,为园区建设贡献力量。[4]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