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古原无语释秋声(姚国禄)

古原无语释秋声
圖片來自免费素材图片网

《古原无语释秋声》中国当代作家姚国禄写的散文。

目录

作品欣赏

古原无语释秋声

——希拉穆仁草原散记

小时候,对大草原的最初印象是小学课本里《敕勒川》里的诗句“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这是我想象中的塞北草原风情:苍凉,雄浑,古朴,荒芜,风吹草动,牛羊遍野。后来又在各类资讯和影像资料里看到与古诗里描写的不一样的草原,尤其是草原上那纯净的蓝天和大朵大朵的白云,还有奔腾的骏马,悠扬的马头琴声,敖包里的情歌对唱,美丽的格桑花,飘香的马奶酒,那达慕惊险刺激的赛马节等等,使我对大草原充满了无限的向往。世界这么大,我要到草原去看看。

那是一个仲秋时节,在包头文友的安排下,我们一行七人终于踏上了梦寐以求的蓝天白云的故乡——希拉穆仁草原。且不说这里的天有多蓝,地有多阔,云有多白,草有多绿,月有多圆,歌有多美,光想象中草原的美丽风光就已非常兴奋了。大草原的影像一幕幕掠过我思维的荧屏,尽管还只是一些零星的碎片,但我坚信真实的草原一定会令我喜出望外。就像我熟悉的一首《草原诗》里写道的“黄毯悄然换绿坪,古原无语释秋声。马蹄踏得夕阳碎,卧唱敖包待月明。”每每想起, 那情,那景,那原,那草,那夕阳,那秋声,人在途中,意念里早已浓墨重彩地勾勒出大草原的传神画面。美丽的希拉穆仁,我的草原我的梦影,这次零距离的亲密接触,当是我生命中的一个深情约会,我会爱上你的辽阔,你的深邃,你的神秘莫测,你的诗情画意。

希拉穆仁草原在内蒙古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东南部,位于包头市的偏西方向,离包头大约有250多公里。希拉穆仁,蒙语意为“黄色的河”,距离呼和浩特向北100公里。因在希拉穆仁河边有清代喇嘛庙“普会寺”而得名。“普会寺”为呼和浩特席力图召六世活佛的避暑行宫,建于乾隆34年(1769年),行宫雕梁画栋,蔚为壮观。在人烟稀少的大草原,能建有如此气派的行宫,说明大草原还是有它不同寻常的魅力,它向人们昭示的是神圣的宗教的力量,是蒙古人民心中坚不可摧的信念。

希拉穆仁草原属于典型的高原草场,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植被相对比较稀疏,远看绿草如茵,走近看到的却是斑斑点点裸露的地表,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样草丛茂密,牛羊成群。我们一行从包头市九原区出发,路上走了三个多小时,抵达草原的时候已近中午,放眼望去,天地苍茫,空中偶有小鸟飞过,空旷的草原,在秋风的吹拂下,原上青青的草甸偶尔显出苍黄的颜色,但大部分草地上还是泛着茸茸的绿色,一片片的马兰花很不规则地生长在草丛中,显示出顽强的生命力。刚刚进入草原的边缘,一块巨大的标示牌上显示的是这里属于包头市达茂旗希拉穆仁镇,我不知道草原牧区的乡村是怎样划分的,但我远远看到那散布在草原上成片成片的蒙古包,我知道这里就是真正的大草原了,只是觉得希拉穆仁草原的草色远远没有我想象的那么美好,因为这里的草甸是生长在干旱半干旱的土地上,一年四季降水量偏少,水源奇缺,属于干旱少雨的温带大陆性气候,风吹草低的壮观场面是难以见到的,真是看景不如听景,总觉得《敕勒川》里的诗句是一个错觉。我们沿着通往草原的柏油路前行,一路上看到最多的田野里还没有收割的玉米、小麦,油菜籽,还有大片大片的向日葵,路边间或有几个放羊的牧人。在大草原的边缘,我们把越野车停在路边,问了一个放羊的老人,那个老牧人看上去十分的憨厚,还让我们随便品尝成熟的葵花。走在草原的边缘,我们下了车,稍作片刻的休息,抬眼遥望四野,天空晴朗, 草原上有丝丝的凉风吹过。杂草丛生的地面上,牛羊不多,偶尔看到一些马匹,好像还都在木桩里圈着。牛群稀稀落落,漫无边际的在草原上走,只顾低着头啃草。在草原,最直观的感觉就是天空像一口倒扣的大锅,湛蓝湛蓝的,天上飘着大朵大朵的白云,像一个个巨大的棉花团,低低的在空中飞舞,似乎触手可及,多么迷人的草原画面,真是一川草色青袅袅,原上无处不飞花。 在当地牧民的引导下,我们把越野车开到一个较大的蒙古包群旁边,这里是希拉穆仁草原牧区的一个接待场所,迎接我们的是一个叫娜仁花的蒙族妇女,她手里拿着一沓名片,一张一张的向我们散发,不耐其烦地介绍着她们的特色餐饮和住宿条件,以及游乐项目,有骑马,有草原跑车,有大风筝,还有各种野菜和醇香的马奶酒。娜仁花告诉我们,在这里吃饭,她可以给我们当向导,草原的中心还有一条美丽的小河,河水一直流淌,清波荡漾,如果想玩耍,还可以到草原上溜溜马,开开跑车,放放风筝,一切都可以自行安排。看她那真诚的样子,我们相信她的话是值得信赖的。

娜仁花家有几十间蒙古包,门口还停有几辆崭新的小汽车,门前的一大片空地,是一个停车场 。蒙古包的旁边,还圈养了十几匹膘肥体壮的高头大马,远处还有一些零散的羊群。最让我们感兴趣的是她家的蒙古包前种了好多蔬菜,虽然我们都叫不上名字,但在草原上看到牧民们自己种植的蔬菜,感到好奇。蔬菜都是用栅栏围着,栅栏的两边生长着好多的格桑花,看上去非常的漂亮,那些格桑花,是草原上最美丽的花,生命力旺盛且不畏严寒,花瓣很美,颜色各异,在秋天的草原上显得格外的鲜艳。 中午时分,我们在蒙古包的一个大炕上,尽情地品尝着各种蒙古特色的美味佳肴,大碗喝着马奶酒,大块咀嚼着手扒羊肉,服务人员不停地给我们添着奶茶,向我们介绍着草原上淳朴的民风,还有那达慕节上壮观惊险的赛马场面。虽然我们没有亲自参加,但我们也似乎感受到赛马场上那浓烈的气氛,心里还是在暗暗敬佩这个热情好客,能歌善舞的民族,他们马上打天下,盛世享天平的威武不屈精神感动着我们。

从蒙古包里走出来,我们一行一直向西往草原的深处走去,草原地形高低起伏,一条粗糙的土路延伸到很远很远的地方,我们走在土路上,满心欢喜地寻找着草原上那条美丽的小河,许是前几天刚刚下过一场小雨的缘故吧,原上低洼地草丛里水迹斑斑,草地上有一些叫不上名字的青草,一簇簇兀立在那里,根扎的很深,我们试着想拔掉它,可是非常的困难。我们在草原上找遍了好多地方,也没有看见那条美丽的小河,只是在离蒙古包很远的地方,看到一个干涸的沟渠,而且还是人工开挖的,沟边堆满了砂砾和黄土,这沟渠可能是牧民用来储水的地方,只是在这干旱半干旱的草原上,土地沙漠化严重,年降水量只有200多毫米,储水几乎是不可能的。在草原上,我们一拨人各自选择路线,漫无边际的行走。秋日的草原,天高气爽,四野辽阔,蓝天白云在草原的衬托下,更显出它的雄浑、壮阔,因为这里没有工业污染,远离尘嚣,大地纯净得就像过滤一样,这里真是一片难得的净土。我们之所以喜欢大草原,看中的也是它的原始古朴。

在草原上,我们快乐地行走着,不断寻找新的发现。我们知道,秋天是一个丰收的季节,草原上偶尔还能听到抑扬顿挫的牧歌。这时节,他们除了精心组织好那达慕节,还有一些零零星星的庄稼需要收割。这里的牧民也会在长满砂砾的土地上种植向日葵、油菜籽、小麦、玉米等农作物,而秋天正是小麦、油菜籽、向日葵收获的季节,他们也会在秋天忙碌,放牧牛羊,收获庄稼。这里与黄河以南地区有所区别的是,牧区的庄稼成熟的季节是在秋天,而我们在夏天早已把小麦、油菜籽收割完毕,这也是这里的地形和气候所决定的,塞北不同于黄河以南地区,这里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干燥寒冷,植物生长期短,所以,好多农作物都在秋天成熟,也是一种正常现象,实不足为奇。

在草原上,其实,我最想听到的是牧民演奏的马头琴声,想亲手摸一摸那拙朴的马头琴,感受那清丽柔曼的乐曲,或者骑上马在草原上溜一圈,只是我们没有赶上那达慕节,当然也就听不到那悠扬的琴声了,也感受不到那敖包相会的浪漫,敬献哈达的热情,篝火晚会的喧闹,看不到夜晚满天纯净的星斗,这也许只是希拉穆仁草原之行一个小小的遗憾了。

从草原回到蒙古包,我们问娜仁花怎么没有看到那条美丽的小河,她诡秘一笑,对我们说,那低洼有水的地方不就是一条小河吗,原来如此,她所说的小河也许根本就不存在,她只不过给我们一个美丽的幻想罢了,但我们还是没有责怪她的意思,她的一个美丽谎言,倒是让我们领略到不少草原上的奇异风光,这也是很值得的!

曾几何时,我曾在内蒙古《草原之声》杂志上发过一首叫《草原放歌》的歌词:“走过美丽的草原,走不出碧草青青的牧场。走过奶香的土地,走不出歌舞流淌的故乡。草原美酒千杯不醉,牧场飘来奶油茶香。那达慕的歌声多么迷人,马头琴的和弦响彻四方。骏马奔驰在辽阔的草原,飘香的土地上啊遍地牛羊。走过多情的牧野,走不出蒙古包放飞的梦想。走过绿色的草地,走不出赛马节狂欢的疆场。草原哈达热情奔放,牧场神鹰自由飞翔。希拉穆仁的蓝天多么迷人,草原上的白云飘向远方。牧民眷恋着美丽的草原,多情的土地上啊幸福荡漾。”如果说这些还都是在我还没有到希拉穆仁草原之前虚拟的草原风情,这次到了真实的希拉穆仁,与我想象的诗情画意的草原是如此的步调一致,看来我的想象还是合理的。草原胜景,尽在美好的想往之中。

希拉穆仁草原的秋天,说不上是一年之中最美的[季节]],但也算是旅游的旺季,去草原旅游的人还是很多。虽然已进入秋令时节,但原上仍泛着绿色,大地依旧透出蓬勃的生机,草原的蓝天白云,草原的美丽歌声,草原的旷达渺远,草原的旖旎风光,草原人的热情好客,都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美丽的希拉穆仁草原,真是一片多情的土地! [1]

作者简介

姚国禄,男。媒体人,以文字书写心灵。

参考资料